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出生以後,很多母親都會堅持用母乳喂養孩子,因為用母乳喂養孩子,不僅對母親的身體有好處,而且還很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等到孩子長到一歲左右時,母親們就應該考慮給孩子斷奶了。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給孩子斷奶的時間越晚,不僅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依賴感,還會對女性自己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孩子在兩歲的時候斷奶,已經算是比較晚的了,但是最近卻聽說網上有一位孩子已經到了12歲,每天仍然要求自己的媽媽給自己喂奶。
很多人或許很難想像孩子到了12歲,怎麼還會吃奶呢?其實這位孩子的母親在孩子應該斷奶的時候也嘗試過給孩子斷奶,但是每次都失敗了,所以就這樣由著孩子吃奶,吃到了12歲。
每次斷奶的時候,只要孩子沒有喝到母乳,就開始大哭大鬧,而孩子的母親又非常的心軟,所以一次次地向孩子妥協。
多次斷奶失敗後就為母親覺得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哪裡出了問題?於是就帶著孩子到醫院去做檢查。可是沒想到醫生卻這樣說:「孩子的身體沒什麼毛病,斷奶主要還是心裡的問題,這個是治不了的。」沒想到母親的次次心軟,卻給孩子造成了那麼大的問題。
1.戒奶要懂得循序漸進
如果母親想一夜之間就讓孩子把奶戒掉,肯定是不可能的。在進奶的過程中,孩子肯定會哭鬧,而父母肯定也會心疼。
但是如果父母學會了科學的方法,戒奶這個過程就會變得順利一些。母親應該給予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從減少喂奶的次數開始,讓孩子平穩地減輕對母乳的依賴,直到完全戒掉母乳。
2.適當地採取強制措施
無法給孩子戒奶,會讓孩子無法真正地得到成長,這不僅對孩子的將來會有一定的影響,對母親的身體也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母親們在給孩子戒奶時,一定不要過於心軟,適當的時候應該表現得決絕,果斷一些。
當然也可以嘗試著在乳頭上塗一些刺激性的物質,比如說苦瓜汁,讓孩子從主動的尋求哺乳,再到被動的抗拒哺乳。
3.用輔食來作為輔助
其實給孩子戒奶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逐漸接受正常的食物,母親們在給孩子戒奶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輔食。一旦孩子接受了輔食,那麼他們對於母乳的依賴性就會慢慢的降低,直到他們能夠完全地從母乳轉移到正常的食物。
戒掉母乳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所以母親們在幫助孩子戒奶的時候,一定不要過於心軟,要知道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成長過程,更是他們將來學會獨立的過程。
如果因為母親一時的心軟,讓孩子們難以戒掉母乳,那麼對於他們的今後是會造成非常大的消極影響的,甚至還有可能發育成為人們口中所說的「巨嬰」。
那麼各位媽媽們,你們在孩子幾歲的時候給他開始斷奶?又是用的什麼方法呢?孩子的反應強烈嗎?對於12歲還吃奶的孩子又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
育兒難題郝媽幫,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好媽媽郝女士,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