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眉山4月6日訊(袁呂 餘歡 文/圖)4月4日晚20時20分,四川省洪雅縣瓦屋山鎮派出所接到報警,2名外來遊客被困大山中,尋求幫助。接到報警後,當地派出所立即聯繫眉山市消防救援支隊瓦屋山山嶽救援隊聯合開展救援,一場歷時13小時的夜間生死營救迅速展開。
21時25分許,救援隊1台消防車,7名指戰員和3名民警趕到沙灣村。由於被困遊客深處大山中,道路狹窄無法通車,通訊信號不穩定,在當地3名熟悉地形嚮導的帶領下,救援人員攜帶照明、安全繩、擔架、呼救器、鐮刀等救援器材和食物、飲水、藥品,組成13人的營救小組徒步進山進行搜尋。
雨後夜晚的大山中天黑路險氣溫低,崎嶇的山路,陡峭的懸崖峭壁,茂密的叢林,濕滑的道路,時有時無的通訊信號都給救援行動帶來極大的困難。搜救行動中,按照被困旅客描述的大概方位,救援人員在夜幕中冒著危險不斷穿越叢林和懸崖峭壁,艱難的向著目標區域進發。由於通訊受阻,信號不穩定,一直聯繫不上被困遊客,救援人員行進至目標區域後沒有搜尋到被困遊客。直至凌晨2點24分,再次與被困遊客取得聯繫,從電話中得知,迷路後他們嘗試尋找出路,但是因其中一名遊客受傷,被困於一處山頂懸崖邊緣的夾縫中,由於周圍一片漆黑,也不知道是在什麼地方,但是暫無生命危險。互加了微信後,被困遊客給救援人員發送了一個導航定位。
救援人員在通話中安撫2名遊客,讓他們不要移動位置,在原地等待救援。搜救組人員根據第一次被困遊客描述的位置和發送的定位,經3名嚮導推斷出可行動大概的範圍,確定搜救方向後,營救人員立即向目標區域進發,並不斷通過喊話器進行喊話,但是都沒有一直都沒有到被困遊客的回聲。搜救工作持續進行。
4月5日凌晨6時許,救援人員終於在一出懸崖的夾縫中找到2名被困遊客。經觀察,除了一名頭部有輕微擦破皮外,生命體徵良好,但因山上溫度低,並且十多個小時未進食和休息,精神長時間緊繃,2名遊客身體不斷發抖,並且旁邊就是懸崖,如果出現體力不支,隨時可能滑落山崖。
勘察現場地形後,救援人員迅速利用安全繩搭建救援通道,救援人員沿著陡峭的斜坡順利到達被困遊客身邊,為他們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後,相繼轉移到安全地帶。經過暫短的休整後,救援人員護送著兩名獲救遊客,在嚮導的帶領下向著山下瓦屋山鎮轉移。
截止到4月5日上午11時許,輾轉40多公里的山路,救援隊一行成功護送2名遊客抵達瓦屋山鎮,並為他們提供食物和醫療服務。到達安全地帶後,2名獲救遊客紛紛跪下來感謝救援人員救了他們。
「我們2個人是4月4日上午十點多從瓦屋山鎮出發進山的,等到天黑我們準備返回的時候,不小心掉落到一個懸崖下的夾縫中,隨行的同伴就下來救我,但是我摔了一跤後行動不便,而另一邊是懸崖,我們也不敢亂動,所以就被困在山裡,這才想到打電話報警求助。晚上山裡面氣溫很低,還下了雨,好在我們帶的有雨傘,但是一晚上都沒有吃東西,因為之前就沒有特別準備,經過一晚上的煎熬,基本沒什麼體力了。到早上6點多的時候隱約聽到有人在喊,我們立馬回應,才和救援人員回合。謝謝所有救援人員冒著生命危險連夜進山救了我們,真的太感謝他們了」獲救遊客羅某傑在採訪中告訴筆者。
「晚上21時25分我們趕到沙灣村,準備好救援裝備和其它物資,尋找到經驗豐富的嚮導後,於22時30許開始進山搜救。由於瓦屋山地形複雜,徒步上山搜救比較困難,特別是夜間搜救,我們利用攜帶的鐮刀一邊開荒一併行進,因為光線不好,還要隨時提防各種危險。經過8個多小時的搜救,到早上6點多的時候,終於找到了2名被困遊客。對現場情況進行觀察後,我們利用攜帶的安全繩搭建起救生通道,成功將2名被困遊客救了上來,並一路護送至鎮上。整個搜救戰鬥中,全體救援人員都沒有休息,好在終於是成功找到並營救了2名被困遊客」。眉山市消防救援支隊瓦屋山山嶽救援隊副隊長章磊表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MZATnEBiuFnsJQV2Sp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