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老街不到500米,卻私藏著老貴陽最迷人的煙火氣

2019-11-04     行者無疆


每個城市都它自己獨特的魅力,也許是那山水之間的秀麗,是那如春筍般拔地而起的高樓,是那汽笛聲轟鳴,車水馬龍的清晨,是那華燈初上的夜晚,也更是那隱於都市喧囂中的老街舊巷。

隱於繁華都市裡的老貴陽市井煙火

隨著城市的發展,這些老街舊巷也經歷了不斷的發展與變遷,有的越來越繁華,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有的則歷時越久越能散發出其獨特的魅力,順時代發展但同時依舊保持原味城跡的可愛模樣!

如今貴陽的「網紅」景點、打卡地越來越多,然而這些城市中的老街、老商圈仍然值得我們走進其中,細細品味其獨特的「貴陽味」。



這條位於貴陽市雲岩區黔靈山腳威清路,名叫鯉魚街的老街,也淋漓盡致的彰顯了老貴陽正宗的味道,藏著貴陽這座城市的舊時記憶,很市井,很煙火。

舊時鯉魚街

一條有故事的街道。

鯉魚街過去叫鯉魚田。這裡以前只有十幾戶農舍,剩下的都是田壩。因為緊挨黔靈山,山中豐沛的山水衝到這一帶,在窪地中形成一個有數十畝面積的湖泊,湖泊里時常看見有鯉魚活蹦亂跳,加上人們都認為鯉魚能帶來好運,就這樣鯉魚田的名字就慢慢被大家叫了起來。

而隨著時間推移,大量的外來人口來到鯉魚田並在此定居下來,人口的不斷增多以及從前的幾間農舍到房屋一個挨一個的修建起來,鯉魚田就慢慢演變成了鯉魚街。

現在的鯉魚街

街道雖小,五臟俱全

鯉魚街,紅磚青瓦的樓房,縱橫交錯的電線,陳舊的牆壁街道,密密麻麻的沿街店鋪....幾百米的街巷裡濃縮了老貴陽的市井生活。雖顯得與周邊的高樓、亮麗街景格格不入,但卻能讓人感到生活的本來摸樣。

而住在鯉魚街的,多數是老年人,以及不少外來的務工人員,他們主要是靠做小生意,慢慢在這座城市裡紮下了根。有人來也有人走,還有人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

走進鯉魚街,紅的綠的顏色充斥著你的眼球,窄窄的街道兩旁都是各種各樣的小商鋪以及賣著各種各樣物品小商販。這些商鋪有各種招牌的飯館,雜貨鋪,洗燙店,五金店,麵條鋪,擦鞋攤,花店等,而且每家店都離得不遠,雖擁擠但充滿著人情味。

除了這些商鋪,在鯉魚街 96 號處你會發現一間黔靈印刷廠,但這裡早已沒有機器轉動的聲音,有的只是醫院裡來來往往的人群。聽門口的大叔說這裡十幾年前就沒開了,早就租給別人做了社區醫院。

一步一步往裡走,右轉看到的紅色磚房便是曾經的印刷廠,沿著磚房的樓梯步步向上,看到樓梯口廢棄的老器械,掉漆生鏽,和暗紅色的木窗以及從磚紅的牆壁上冒出的綠意,到也相得益彰,但卻與旁邊富麗堂皇的社區醫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這兒,你也許會被街道兩旁的小商販一大早從地里採摘來的新鮮時蔬所吸引,會停下腳步走進那些擺滿琳琅滿目商品的小商鋪海淘適合自己的物品,會主動為街邊各種各樣的小吃掏出你的錢包。

總之,鯉魚街里的紅磚青瓦的樓房,以及延伸到屋檐旁的綠意,都在訴說著鯉魚街種種,這大概是第一次走進鯉魚街最直觀的感受了。

老貴陽市井生活的濃縮

城市一直在變,這裡卻依然如昔。



你越走進鯉魚街,你便越感覺親切,不管是街邊鱗次櫛比,形形色色的商鋪,儘管沒有那些高樓大廈里燈火通明的商城那麼耀眼,還是那由紅磚和樹木為主要材料修建而成的老屋,看似殘缺破舊,雖沒有華麗的外表,但卻住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成為了居住在鯉魚街上老老少少的記憶象徵......

如果你是在陽光明媚的午後來到鯉魚街,那你便會看到鄰里之間坐在小巷裡怡然自樂嘮著家常,在這裡也就沒有了繁華都市裡高樓大廈里同住一個樓層,但卻相見不相識的尷尬,有的只是深深的小巷裡的鄰里友好,有天天都能遇到的老街坊,有暖心又平常的問候,「回來了」「吃了嗎」「要不來我家吃點」...左鄰右舍間漂浮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行走在鯉魚街上,儘管窄窄的街道上,時不時有人群穿梭於此,但你不會有身心俱疲之感,有的只是一種被放空的輕鬆,不理工作不理世俗以及難得的意境之美,好似你回到了那些年的老貴陽一般:簡單的生活,簡單的人群......

在這裡,你能聽到鍋碗瓢盆叮噹響,能聽到挑著菜籃子的叔叔阿姨的吆喝叫賣,也能聽到風吹過街道兩旁樹枝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悅耳極了。



老街住戶,幸福感滿滿

老貴陽的幸福一直都在延續。

住在街上的叔叔說:鯉魚街這兩年變化就大了,馬路也比以前好了,街上的商鋪什麼都有賣的,也有了各種快遞,不出鯉魚街,什麼都買得到。

不僅如此,住在鯉魚街上的鄰里之間都已經活成了親人般的模樣,隨便喊一聲,都是熟的。吆喝一聲,大家便可以抬著自家板凳坐在巷子裡圍成一個圈嘮家常。

在鯉魚街,每天來來往往很多人,其中就不缺乏像我這樣慕名而來的游者,可能是因為美食,也有可能是因為一種情懷。鯉魚街里儘管高樓很少,房屋老舊,但是住在這兒的人都已習慣了鯉魚街的生活方式,從未想過要搬離。

鯉魚街的美食誘惑



在鯉魚街不僅僅只有午後,曬太陽,聊家常,當然也還有不少老字號美食藏身於此。

酸蘿蔔,豆豉火鍋烤肉,牛肉粉、火鍋、燙菜......味道穿街過巷瀰漫在舊舊的樓房中,盤旋在鯉魚街的上空。

酸蘿蔔:

鯉魚街里有一位老奶奶泡的酸蘿蔔很出名,從黔靈印刷廠出來往下直走不到50米就到。據說老奶奶這裡做酸菜、酸蘿蔔賣也有四十來年了。住在鯉魚街的人幾乎都吃過,也有很多人慕名而來。不管是街坊鄰居還是外來遊客,吃過一次,都覺得非常酸脆好吃,不管是買回家下飯,還是買來在路上當零食吃都相當爽口,吃過一次,還會繼續甘願當老奶奶的回頭客。

老字號何姨媽豆豉火鍋

何姨媽豆豉火鍋在鯉魚街開了八、九年,他家的豆豉火鍋有祖傳的配方,火鍋中有淡淡的中藥味,吃起來很香,聞起來也是香到入骨。價格也不貴,油渣、酥肉、肥腸都是他家的特色,去吃的朋友一強烈安利你們點這幾樣,保你不後悔!

張記流香蹄花

張記流香蹄花火鍋店已經在鯉魚街營業十多年,從開業至今,店鋪口碑一直很好,這大概也是它能在鯉魚街立足至今的理由了。「流香」寓意香味是飄著走的,事實證明,這一流香使得許多食客紛紛慕名而來,也使得食客多次回頭光顧。

張記醬烤大排

這是一家在鯉魚街由一對夫婦自主經營了十多年,街邊小攤,原先只賣「烤漢堡」,現在有了烤茄子、腦花、大排、洋芋......張記的烤大排肉糯,嫩滑鮮香。所以在沒去到鯉魚街之前就有朋友對我去到鯉魚街一定要去吃張記醬烤大排。

劉記烤肉

劉記烤肉店面雖小,在鯉魚街烤了有十八年了,加上劉阿姨之前在城西小學烤的時間,也有三十多年了。她家的烤肉這麼多年來味道一直沒變,原汁原味只靠醬油提鮮,生意火爆,不光學生和年輕人喜歡,媽媽輩的阿姨們也會時常光顧店裡。如果你是「老貴陽」,一定能在這吃出小時候的味道。

深巷牛肉粉

鯉魚街里藏了一家 20 多年的牛肉粉店,他家在鯉魚街的一個深巷裡,沒去吃過的人可能就找不到具體位置。如果想去吃的朋友,找不到就得問問附近的居民,要不然你是找不到的。

老街的美不在姿色,而在故事,帶有歲月斑駁的光影,存留了這座城市發展的的痕跡。



如果你是遊客,就去鯉魚街看看吧,因為那裡有老貴陽的煙火味;如果你是貴陽人,也請抽點時間來這裡轉轉,也許不經意的就能看見自己從前生活的影子,偶爾想起,至今仍在懷念。同時,這也是一條讓人能讓人感受輕鬆愜意的街道,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鍋碗瓢盆的煙火氣中,靜靜的享受生活。



有人說,人間煙火氣,最能撫人心。鯉魚街,等你來探訪!

via:貴陽通,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FBXNm4BMH2_cNUgKzn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