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漢宣團隊(清風)無授權禁止轉載
「口蜜腹劍」這個成語的主人公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唐朝奸相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是他經常對那些他想要除去的官員表面上說好話,暗地裡卻陷害他人,典型的佛口蛇心。李林甫所處的時代是唐朝繁榮的中後期,當時的皇帝就是一代明君唐玄宗。李林甫這個人大權獨攬、妒賢嫉能,排斥有才之人入朝為官,為什麼如此英明的唐玄宗會重用人格有重大缺陷的李林甫呢?
是昏庸不理政事,還是想集中皇權?
唐玄宗經過血腥的政治鬥爭,終於在712年登上皇位。早年他勤於政事、關心國計民生,根據國家發展的需要先後重用姚崇、宋璟、張九齡等賢相。國家經過這段時期的積極發展,出現了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文化、科技齊飛並進的大好局面,開創出了被後世所稱頌的「開元盛世」。開元二十四年之後,面對著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國,唐玄宗產生了懈怠心理,不再勤理朝政、關心國家和人民。相反,一改之前勤儉節約的風氣,開始縱情享樂。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唐玄宗不再像以前一樣,每三年換一個宰相,啟用李林甫之後,竟然讓他在這個重要職位上當了19年,唐朝開始由盛轉衰。
有人說,唐朝達到「開元盛世」頂峰的時候,唐玄宗對自己取得的成就很是滿意和驕傲。已經年過半百的唐玄宗開始昏庸起來,不然怎麼會重用沒有文化的李林甫呢?
但是我覺得,唐玄宗這麼一位從小在政治旋渦中長大,又經歷了殘酷血腥政變的皇帝,即便是在晚年也不可能因為昏庸去重用李林甫這樣的小人。對於皇帝而言,最關心的事莫過於皇權。唐玄宗在開元前期發憤圖強,根據國家發展變化重用了很多有能力、有文化、有人品的宰相。之所以三年一換,也是為了防止宰相的個人權利過大,出現架空皇權的不利局面。到了開元後期,國家一片海晏河清的盛世局面,唐玄宗覺得艱苦創業的階段終於過去了,可以找個人幫自己守著這份成果了,李林甫就是唐玄宗眼中的「看門人」。這個「看門人」不光會說好聽的話,揣摩皇帝心中的意思,而且也不像其他宰相一樣耿直進言,更重要的是這種喜歡奉承諂媚的人會一直忠於皇上,把皇上當做他一生的靠山,這樣一來,也就沒有相權會分化皇帝的權利,皇權也就更加集中。
李林甫的獨特優勢
眾所周知的是李林甫善於揣摩人心思,會變通,討皇帝歡心,除此之外,他還擁有著極強的行政管理能力。早年李林甫就把國子監治理地井井有條,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一個大公司里重要的行政長官。可能不像其他宰相那樣有雄才偉略,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制定什麼五年十年規劃,但是他可以把眼前的政務處理地乾乾淨淨,確保國家各個機構的有序平穩運行,簡直就是唐玄宗的高級文秘。政務都被李林甫處理好了,唐玄宗自然有時間風花雪月。李林甫非常恰當地出現在了開元中後期國家持續穩步前進,唐玄宗最需要的時候。有人不僅會說話,懂皇帝的心思,還把皇帝厭惡的政務全部包攬過來,你說皇帝能不開心嗎?恰當的時間、合適的才幹,李林甫都具備了,我想這才是李林甫在位這麼久的原因吧。
唐玄宗是一個聰明的人,也是一位玩政治的高手。李林甫的缺點他全部知道,但還是堅持重用,是因為他覺得李林甫的雖無才無德,卻能夠為自己解決掉不少麻煩,說到底還是處於自身利益的考量。李林甫死後不到一個月就遭到唐玄宗的清算,可見並非像後人所說那樣的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