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八大名樓

2019-08-24     丹楓飛雲

一、郡樓性質

1、清風樓

清風樓,位於河北省邢台市橋東區,府前南街北端,原順德府衙南。據《順德府志》記載,清風樓始建於唐代,根據一些石刻記載,元代時期清風樓曾與岳陽樓、黃鶴樓齊名,後因戰亂等故受到損壞。明朝憲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順德知府黎光亨不惜巨資進行修復。修復後的清風樓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築風格,為重檐歇山式結構,樓高7丈余,下面磚石築台,上面斗拱飛檐,氣宇軒昂,莊嚴雄偉。樓內則保留了原唐代清風樓內的詩人王維所做四季書畫石刻,清風樓為河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邢台市的城市原點所在,郡樓遠眺自古為順德府十二景活人邢台八景之一。

二、報時性樓閣

2、清遠樓

清遠鐘樓位街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這是一座宏偉樓閣若鶴立雞群,素有「第二黃鶴樓」美稱。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建成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據《宣府鎮志》記載,「成化壬寅,都御史秦級建。」清乾隆九年(174年)和 1984年兩次大修。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鎮朔樓

鎮朔樓, 鎮朔樓又名鼓樓。距今已有560多年的歷史。它始建於明代早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朔樓建在墩台之上,墩台下有南北相通的城門,整個建築通高25米,南北長28米,東西長38米,占地面積1052平方米。是一座九脊、歇山頂 樓閣式 木結構建築。

三、寺廟建築

4、大慈閣

大慈閣始建於金朝(公元1227年)。大慈閣以「市閣凌霄」之美譽名列「上谷八景」之首,成為古城保定的象徵,故有「不到大慈閣,何曾到保定」之說。大慈閣自古為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慈閣是一組寺廟建築群體,因其主體建築稱大慈閣而得名。

5、開元寺鐘樓

中國佛教寺廟建築,在河北省正定縣城內,寺院早年毀棄,現僅存鐘樓一座和磚塔一座。鐘樓始建於唐,明代重修,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進行落架復原性重修。

6、保定鐘樓

保定鐘樓又叫古鳴霜樓,位於保定市裕華路,緊鄰大慈閣,背後是鐘樓商廈。樓內藏鍾,鐘體通高2.55米,口徑2米,唇厚17厘米,鑄成於金大定廿一年(公元1181年)。據《中國名勝詞典》介紹,該鐘早於西安鐘樓大鐘203年,早於北京大鐘寺大鐘552年。

四、觀景、賞景樓閣

7、承德煙雨樓

在避暑山莊如意洲之北的青蓮島上。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興南湖(鴛鴦湖)之煙雨樓而建的。 樓自南而北,前為門殿,後有樓兩層,紅柱青瓦,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單檐,四周有廊。上層中間懸有乾隆御書「煙雨樓」匾額。樓東為青陽書屋,是皇帝讀書的地方,樓西為對山齊,兩者均三間,樓、齋、書屋之間有游廊連通,自成精緻的院落。東北為一座八角軒亭,東南為一座四角方亭,西南疊石為山,山上有六角涼亭,名翼亭,山下洞穴迂迴,可沿石磴盤旋而上,也可穿過嵌空的六孔石洞,出日嘉門,到煙雨樓。 煙雨樓為澄湖視高點,憑欄遠望,萬樹園、熱河泉、永佑寺等歷歷在目。夏秋時湖中荷蓮爭妍,湖上霧漫,狀若煙雲,別有一番景色。

五、軍事防禦性樓閣

8、澄海樓

澄海樓位於山海關老龍頭長城,始建於明末,為萬里長城東端第一座城樓,亦是老龍頭景區主要景點,前身叫觀海亭。樓上懸有明大學士,民族英雄孫承宗題今人侯正榮所書「雄襟萬里」匾額。現存者為1985-1987年和南海關口、靖虜1號敵台、入海石城一併修復,兩層大木結構、重檐九脊歇山瓦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C2d8GwBJleJMoPMXx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