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蘇北農村,感受不一樣的「陽春三月」

2020-03-01     愚伯的自留地

圖文:紅艷


疫情漸退,我帶著相機,懷揣著十二分的期待,在春意盎然的三月,尋找記憶中的模樣。徜徉於村頭巷尾、家前屋後,田間地頭,尋找鄉村的韻味,聆聽父老長輩們熟悉的腳步聲。



兒時三月的鄉村,那種溫暖的人情味,至今依然毫無保留的留在心底。時過境遷,人心隨著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變化,有一點我們不可否認,每個人內心深處,依然渴望那種最本質的純真。



豐縣鄉村的三月,走到任何一個村莊,都大致雷同,但走到沒過村莊,都能夠看到觸動鄉愁的部分,有時是一株無名的小草,有時是一個在家門口打盹的老人,有時是正在嬉戲的小貓小狗,有時,也許是一個小小的塑料菜棚。



在外的遊子都知道,無名人雖然定居在城市多年,但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始終都有一個這樣的夢:在某個日子,要在農村建了一個世外桃源,回歸田園生活,遠離城市的擁擠和霧霾……



在寧靜的鄉間,有貓狗的作陪,有碩大的院子,有滿滿的花草,在淳樸的鄉村裡,體驗鄉村生活的隨意和美好。



如今,油菜也成了家鄉隨處可見的東西,在稍顯枯燥乏味的三月,它們成了製造綠色的主力軍。



閒置的碌磙,它並不是寂寞的存在,周邊的野草始終與它為伴。



先前的土楊樹,已經開始結出它們的果實,再過十來天,就可以撿拾,用來做涼菜了。



在鄉村,隨處可見的,都是風景,這個莊稼地旁的小柴垛,主人可謂費盡了苦心,但此刻它在我眼裡,很純樸很華美。


去蘇北農村,感受不一樣的「陽春三月」


春光曠達,浮躁的心緒也能安頓下來。讓這種恬淡的心情,帶我略去生活的旁白,把最真實的自己展現的淋漓盡致。無需禪意的襯托,就這麼自然的呼吸著,行走著,緩緩的,靜靜的……



麵條子顆,在春光的撫慰下,拼盡全力的成長,說起來,我已經有很多年沒有嘗過它的味道了。



這樣的小屋子,佇立在田邊,一棵默默無聞的柿子樹,是它最忠實的陪伴。



小路旁的枯草之中,綠色已經是若隱若現,走在其間,可以聞到那種泥土的清香。



不知名道的野花,已經陸續綻放,它和我們一路走過童年少年……



三月,因著挖薺菜,使這個月份滿了回憶和詩情畫意。



廢棄的瓷盆里,種著「死不了」,天暖了,它也甦醒了,並且勃發出強勁的生命力來。



三月,萬物復甦,門口籬笆園內的蠶豆開始萌發了。鄉村籬笆是鄉村一道至美的風景,時時彰顯出馥郁淳厚、醉人心脾的溫暖和親切,她以最低調的形式,凸現了農人的本真淳厚、平淡超然,以及審美智慧的生命存在。



院子裡,一些野菜在春日暖陽的照耀下,悄然滋生,於是,農家人的飯桌上,也多了一道透溢著鄉村氣息的「野味」。



一群綿羊,吃飽之後,慵懶的躺在田間,其中有兩隻,把目光投向我這個陌生人。



自然的生命,靜心於這一隅天地,還是那樣的充盈。



一切都是匆忙地前行,靈魂還是需要棲息的,就如這一樹杏花,微風春雨中靜靜守護著一片天地,就是一個春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ATJlXABgx9BqZZIei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