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被徵收,村委會拿走補償款合法嗎?

2019-07-26   宏詠華威法律諮詢

我國農村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所有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宅基地就是這樣一種土地類型。村民們對於自己的宅基地只是擁有其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具體的來說,宅基地是本村村民需要建設房屋的時候,必須先申請宅基地的使用權,在批准後才能進行建設。

在遇到拆遷的時候,村民們往往會有這樣的疑惑:這宅基地是歸村集體所有的,這拆遷補償還有我們的份嗎?

順著這個問題,我們來為大家解決這些和宅基地徵收補償有關的問題。

我們先來回答上面的問題,宅基地的徵收補償應該已經合法歸占有使用的農民所有。原因在於農民在建設房屋前已經按照相關的流程合法取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權,而在宅基地被徵收的時候,宅基地仍屬於使用當中,因此農民應當根據宅基地的使用面積來獲得相對應的徵收補償。且任何行政部門或機關不得以宅基地屬於村集體為由而不向農民支付徵收補償。

如果農民朋友們在宅基地徵收過程中遇到通知自己因某某原因而沒有宅基地徵收補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不要被這些說辭給矇騙了,最好是去諮詢一下專業的律師,維護自己應有的權益。

如果家裡只有一個戶口,但是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宅基地,那麼多出來的宅基地還能獲得補償嗎?

雖然我國的《土地管理法》已經明確規定了一戶一宅的原則,即一戶農村家庭對應擁有一處宅基地,但是對於上面的問題,我們也不能單單依據這個法律條文而一棒子打死。

因為《土地管理法》先後經過幾次的修改,每個時段對應適用的法律也是不同的。對於實際當中的一戶多宅問題還是需要從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

比如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老宅子以及在相關法律出台前進行合法買賣取得的房屋等,像這些原因導致的一戶多宅我們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屬於違章建築。在實際徵收過程中,有時候政府部門為了減少財政支出或者加快徵收過程,發現一戶多宅的情況會直接告知是違章建築,沒有徵收補償。

農民朋友們千萬不要因為被政府部門簡單告知一戶一宅的規定後就放棄了自己本來應得的補償。如果大家在此過程中有什麼疑惑或者無法確認自己的宅基地是否真的存在問題,建議大家還是去諮詢專業的律師,以幫助您解決您的問題。

還有個問題朋友們也經常提到:我的宅基地沒有證或者證件不全,在徵收的時候是不是可以獲得徵收補償?

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一樣,我們不能夠給它一棒子打死,還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看。首先,宅基地證件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要確認到底是自己弄丟了,還是說因為在房屋建設的年代沒有辦理相關的手續。我們遇到比較多的情況是由於房屋建設的年代久遠以及地方管理的問題造成的沒有宅基地的相關證件。個人遺失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畢竟每家每戶也就這麼一本紅本子,大家也是當寶貝一樣藏著的。不管是個人遺失的還是因為歷史遺留的問題造成的證件缺失,我們仍然都是可以通過合法的途逕取得徵收補償的,不會僅僅因為證件的缺失就失去獲得補償的資格。

隨著城市化的加快推進,拆遷一詞也常常聽到大家談起。但是拆遷並不是像大家表面所看到的一樣一個想拆一個願拆,然後給補償就完事的了。拆遷過程中其實會遇到很多的法律問題,如果大家遇到了拆遷方面的問題,一時間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建議大家還是去諮詢和委託專業的律師來處理,維護您自己的合法權益。

行政法;民法;提供知識交流與經驗分享。
需要了解更多,請點擊頭像旁邊的紅色「關注」按鈕,關注我們!有法律問題可以隨時通過私信聯繫我們!
宏詠華威法律諮詢服務帳號,每天為您推送各種相關法律知識文章,幫助您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也可以私信我們解決您的法律問題,維護您自身權益;避免做一個「法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