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油茶產業大布局,加速助推經濟發展指日可待

2019-07-26     耒陽生活圈

酷夏季節,走進耒陽的鄉村,走進山山水水,到處是蔥翠的山野,藍天白雲下,就像一幅絢麗的圖畫,婀娜多姿,動感萬分。蒼山翠綠之間,那一片片錯落有致,掛著果實的油茶樹,顯得更加分外迷人和風姿綽約。那山那茶那油,如同香醇的甜蜜,營造著耒陽農村最具潛力的朝陽產業,也讓農民看到未來綠色油茶變成金燦燦銀行的現實。古老的油茶產業,從一厥不振,近乎衰落,到華麗轉身,成為耒陽鄉村振興的主要產業,農民的「香饃饃」,這背後的故事,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決策布局的前瞻性和正確性,是「3131」工程和「六大行動」的助力推進。是林業部門齊心協力,共同努力而換來的成果。為有活水源頭來,耒陽油茶產業大布局,洐生了多個耒陽油茶「模式」,從集約化經營,到公司化運作,從一家一戶參與,到抱團種植,從初加工到精細化產品,耒陽油茶產業,正蓄勢待發,擠身全國「典型」,一幅中國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陽,衡陽油茶看耒陽的精彩畫卷,正徐徐打開,在廣袤的耒陽大地繪就。

0 1

往事並不如煙:傳統油茶衰落的背後

具有悠久歷史的耒陽,是神農創耒之地,神農播五穀,讓耒陽成為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由此而沿泝,聰明勤勞的耒陽先祖,對農作物歷來敢於捷足先登。譬如油茶種植,據史料記載,耒陽是世界油茶發源地,種植時間已達一千八百多年。作為享譽世界的油茶,被稱為東方的「橄欖油」,營養價值極高,世界盛產地也只有中國,而中國種植的地方,則為長江以南地區,耒陽由於土壤適宜的因素,加上先祖的重視程度,油茶歷來為江南各省種植最多之縣,沒有之一。據林業專家考證,耒陽從漢代開始,油茶種植一直波及東西南北四鄉,可以說從未間斷過,舊時耒陽,山中最茂盛的是油茶,山中最珍貴的樹木也是油茶,油茶成為耒陽人生生不息,長久種植的一種傳統產品。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政府對油茶產業非常重視,翻身得解放的耒陽農民,把油茶產業當作主要經濟作物種植,鼎盛時期,耒陽最高種值面積達到125萬畝,遠遠多於其他縣區,每年僅向國家交納的茶油,就占當時郴州地區的一半。種油茶,吃茶油,茶油飄香數百里,這是耒陽老百姓最津津樂道的話題。上世紀70年代,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特意來到當時油茶種植最好的耒陽公平白鷺村,拍攝了一部在全國放映的新聞紀錄片,當時的新聞紀錄片,類似今天的新聞聯播頭條,影響非常之大,耒陽油茶一時響譽全國。

農村實行家庭責任制承包以後,油茶林分配給了家家戶戶經營,上世紀八十年,油茶產業仍然是耒陽農村的主打產品之一,也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在部分村組,有的家庭一年可創油茶收入上千元,這在當時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量。後來,隨著打工潮的興起,鄉村主要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油茶林便疏於管理,加上沿襲很久年月的油茶林,老化程度嚴重,掛果也日趨減少,再加上分散式管理的滯後,森林防火難以做到位等因素,到上世紀末,耒陽油茶林面積銳減,很多成片油茶樹被燒毀,曾經引以為豪的耒陽油茶產業,呈現衰落和蕭條。

猶記當年油茶景,香飄鄉村角落中。耒陽油茶的衰落,曾讓很多年歲大的老農傷感不已,20年前,記者曾在南京鎮見到一位姓謝的農民,他望著自己十多畝光禿禿的油茶山,感概地說,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就這樣悄然無存了,毀一片油茶林易呀,再種一片油茶林就難囉。老謝恐怕做夢也沒想到,若干年後,他的那片被毀油茶,再次種上油茶樹,碩果纍纍,絕不亞於老祖宗手裡的油茶樹,而且,他聽技術人員講,豐產期後,新栽的油茶,產量比老油茶樹要高几倍。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耒陽油茶產業的再次振興,讓很多老一輩農民忘記了過去,往事並不如煙,面對未來,笑容寫在了一個又一個鄉村老百姓的心頭。

0 2

站在起點之上 風吹油茶遍地香

古人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在耒陽油茶衰落之時,也曾有過幾件頗有影響的油茶振興舉措,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油茶更新改造工程,由聯合國相關部門提供貸款支持,另一個就是沿襲至今的煤礦老闆產業轉型,由煤礦轉產油茶產業。應該看到,這兩項舉措,都給耒陽油茶業種植帶來生機和希望。但是,由於諸多原因,這兩項舉措,並沒達到理想中的目標,至少對全市油茶產業,沒有帶來根本性改變。

站到了新的起點,聞到了油茶飄香,卻無法把耒陽油茶產業「脫胎換骨」,換句話說,要想讓曾經全國油茶種植面積第一的耒陽,再次重振雄風,成為全國第一,成為農民家庭經濟的「聚寶盆」,似乎有諸多難點,用遙不可及來形容,並不為過。

東湖圩鎮林業站工作人員劉先生告訴記者,耒陽油茶樹衰落之後,面對荒山野嶺,面對殘存的油茶,曾嘗試過種植松樹等用材林來取代,而且全市各鄉鎮也確確實實種了不少,但能夠成林的並不多,最關鍵這種樹木幾乎沒有經濟價值,只是一種綠化作用,和種植油茶樹相比有天壤之別,今天回過頭來看,這個措施雖然不是一無所有,但至少影響了油茶林的恢復,對農民並未帶來經濟實惠。

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耒陽,煤炭行業轉產己是勢在必行。十年前,一些有經濟頭腦的耒陽煤礦老闆,開始涉足油茶產業,他們幾乎也是從零起步,從荒山租賃到油茶栽植,再到精心管理,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油茶業經營辦法。應該看到,這些轉型的煤礦老闆,為耒陽傳統油茶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耒陽油茶林的振興,帶來了生機。當一片片荒廢的山野種上久違的油茶林,當曾經成片被毀的油茶山再次栽上油茶樹,耒陽油茶產業終於迎來了一線新的機遇和起點。

但是暇不掩玉,依靠單一的煤老闆投資,要想讓全國聞名的油茶種植大縣蝶變起舞破繭騰飛,再次重現第一威名,似乎難以「水到渠成」。當然發展油茶產業,還有一個最關鍵因素,就是要惠及農民,要讓所有農民,都從油茶產業中得到實惠,耒陽油茶產業任重而道遠。

0 3

大布局大戰略 為有活力源頭來

耒陽油茶產業真正的發展春天在近幾年。新一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敏捷地看到,油茶產業的振興,必須走多種發展模式,必須惠及千家萬戶,必須擁有強大後勁,必須要成為耒陽鄉村振興的主打產業。為了把耒陽油茶產業做大做強,從而成為耒陽經濟發展的引擎,市委制訂了「3131工程」和「六大行動」計劃,將油茶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大力扶持和奮力推進。2018年,市委全會通過了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編制的《耒陽油茶2018一2025年發展規劃》,市委、市政府同時制訂出台了《耒陽市油茶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在財政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拿出4500萬元作為油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並將油茶新造林補貼提高至800元每畝,油茶新造林木款提高至200元每畝。這種大布局大舉措,讓耒陽油茶產業一下呈井噴式發展。從這幾年的油茶產業進程來看,正是因為市委、市政府的高瞻遠矚,讓耒陽油茶產業,迎來了真正的發展春天。據統計,近三年來,耒陽新栽油茶30萬畝,改造更新油茶林數十萬畝。到目前為止,耒陽市油茶種植面積超過115萬畝,接近鼎盛時期的種植面積,位列全國各縣市第一名,比號稱「中國油茶之鄉」的常寧,多出35萬畝。

發展油茶產業,只有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才會讓這一產業長盛不衰。這是記者在小水鎮採訪時,一個基層幹部說出的心理話。據小水鎮林業站工作人員譚先生介紹,在小水鎮,近年來冒出了很多種植油茶的農民,多的種植了上百畝,小的幾畝、十幾畝,他們主要是看到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這一產業,補貼到位又及時,再加上種植油茶確實是千秋產業,有利可圖,一個人種植了68畝油茶林的小水農民龍師傅扳著手指和記者算了一筆帳帳,如果天氣好,他這68畝油茶,豐產年可收純利20多萬元,這比存錢在銀行都好。他說,他兒子現在還在廣東打工,以後就沒必要打了,坐收漁利,何樂而不為。

家門口的財富,而且可以源遠流長,這就是耒陽的油茶產業。東湖圩鄉農民胡霞燕告訴記者,她家的山都轉包給股份制公司種油茶了,現在她在這個公司做事,一天包中午餐,工資70元,她一年可賺二萬多元,加上轉包山林的收入,一年收入基本可以保障生活開支了。

類似小水龍師傅和東湖圩鎮胡女士這樣依託油茶產業致富的農民,如今在耒陽農村已不在少數。家門口的財富,而且是傳統產業,這讓耒陽很多農民,看到了今後致富的前景,也讓鄉村幹部看到,鄉村振興戰略,耒陽油茶產業的大戰略大布局,確實棋高一著,為有活水渠頭來,活水永流,財富才能永遠惠及農民。

依託油茶扶貧,也是耒陽油茶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耒陽市油茶產業扶貧資金利益連結實施方案》利用油茶產業專項扶貧資金,入股建設10個油茶產業扶貧基地,利益連結3800多戶貧困戶。

0 4

耒陽油茶模式 萬紫千萬總是春

開啟一個產業模式,沒有高瞻遠矚的布局,沒有全方位的戰略眼光,沒有一心為民的情懷,沒有橫下一條心干到底的毅力,是不可能達到的。市林業局局長劉凡告訴記者,這幾年市委丶市政府對油茶產業的打造,可謂砥礪前行,真抓實幹,油茶產業,真正成為了耒陽鄉村振興的希望產業,農民致富的金鑰匙。同樣,耒陽油茶產業的振興,也離不開林業戰線的林業工作者和林業技術人員。

一個雨後放晴日子,掛著果實的油茶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戴著一頂草帽的耒陽市林業局局長劉凡,站在一片茂盛的油茶林中,高興地對記者說,近年來,耒陽油茶產業繽紛多彩,發展模式涵蓋方方面面,既拉動了油茶樹的種植,又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也助推了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可以說,惠及的不僅僅是投資人的利益,更多的是惠及千千萬萬生活在鄉村的農民,讓他們看到未來美好的前景,讓他們深諳財富就在身邊這一簡單而又深奧的道理。

的確,從地域上講,耒陽油茶種植有東湖模式、小水模式和哲橋模式,從經營上講,有公司股份制企業,有農民合作社形式,有外商合資企業,有家庭經營型企業,更多的是農民一家一戶的分散似經營,在規模上講,有投資上億的公司,有投資幾萬幾十萬的合作社。總之,耒陽油茶種植模式是立體型推進,讓更多的人來參與經營,讓更多的人得到實惠。

湖南陸軒然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種植的油茶樹已達數千畝,每年可帶動一百多位農民共同分紅,最多的收入可達數萬元。公司投資是以家族和鄉村熟悉人士為主體,不限門檻,沒有投資規定,可以投山地,也可以投資金,共同經營,打造一個優質油茶產業。

耒陽油茶產業模式的形成,讓油茶種植有了後勁,也讓這一傳統產業,重新煥發活力。愛護油茶,管理油茶,讓油茶不被火燒,讓油茶成為最美的一道風景,這正成為耒陽鄉村農民的一個共識。

如今,油茶種植在耒陽已是生根開花,井噴似發展,有關專家對記者表示,按現在發展速度,不用三五年,耒陽油茶種植面積,將超過歷史最高水平。

油茶麵積上去了,油茶產量上去了,油茶產值也應該得到長足發展,這是應有的規律。對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近年來積極引導企業從產品的粗加工,到產品的精加工,致力打造油茶品牌,讓油茶發揮最大潛能和效益。由神農公司打造的神農國油產品,將普通油茶,提煉加工,成為精品,產值比粗加工提高至少一倍。目前,像神農公司一樣重視油茶產品開發的企業,已有多家,不少企業從油茶種植到產品開發,都實行了一條龍服務,從粗加工到精加工,最後回歸原始加工,讓產品產值最大利益化。由於油茶產品是綠色食品,本身不愁銷路,如今又進一步提升了產品效益,耒陽油茶產業發展呈現出更加廣闊前景。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按照目前發展水平,耒陽油茶產業向更大效益化的規模進軍,建成真正的全國油茶第一縣,並向年產值百億元進軍,讓油茶產業成為耒陽經濟的源泉產業之一,支撐產業之一。

為有活水源頭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大戰略大布局下的耒陽油茶產業,必將為耒陽經濟騰飛,重回全省第一方陣,作出巨大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9FIMGwB8g2yegNDVtZ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