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們終於迎來了一個新生代狐狸精。
還是個男的。
衝著這個,我去看了《赤狐書生》。
其實光看海報,你就大概知道這部電影要講什麼故事了。
一個書生,一隻狐狸。一個要騙,一個偏要信。兩人一路升級打怪,最終互相救贖。
不然,書生和狐狸精的故事,還能怎麼拍?
看完電影之後我發現,《赤狐書生》,有點意思。
它在一個早已形成套路的「人 +妖」模式下,講了一個全新的主題。
新在哪兒?
不僅是狐狸精變成了男孩那麼簡單。
也不僅是將奇幻志怪片慣常呈現的愛情主題換成了友情。
經典的志怪故事中,橫亘在人和妖之間的往往是世俗對道德的定義。
只有主人公分別突破自己的心魔——妖不再取人性命,人打破二元對立——兩位主人公方能互通心意。
但《赤狐書生》另闢蹊徑,對「考試」這個元素進行挖掘。
兩位年輕的主角身上背負的不再是人妖殊途、善惡對立的宏大命題,而是在功名和真情之間如何取捨的問題。
講的是兩個正值青春期的中二少年受到友誼的感召,逐漸明確自己的三觀,最終選擇遵從本性與內心的故事。
本質上,這是一個成長故事,而且事關你我。
01 兩個趕考boy
《赤狐書生》的故事起源於兩場考試。
王子進(陳立農 飾)是個小鎮青年。
他從小長在山林間,每天快樂、自在,有奶奶疼愛。
但是,這年頭,是個男人就躲不過科舉考試啊。
於是,長大後,小王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
這邊,狐妖界也在進行一場狐生大考。
每一個想要修仙得道的小狐妖都要經歷這場考試,只有通過了才能修仙成功,若是失敗,就會失去修煉五百年的法力,被打回原形。
考試內容則要求每個狐妖找到屬於自己的蚌人,取走他們的性命,和身上的丹。
但難點在於,必須騙得蚌人心甘情願獻丹,才能拿高分。
而赤尾小狐妖白十三(李現 飾)就是這次狐界大考的考生之一。
他也要找到自己的蚌人,然後騙死他。
於是,兩個中二少年為了贏得各自的考試,相遇了。
影片前半部分雖然直接交代了二人都是為考試而來,但偏偏,這倆人都不是一門心思只想考試。
王子進雖然一看便是循規蹈矩的好學生,
但在趕考路上,他滿心都是照顧好自己的——驢。
這不是一頭普通的驢,這是他的引路人劉道然(王耀慶 飾)的驢。
劉道然是他家那個小村鎮上最有名的青年才俊。
是他教小王讀書、寫字、學理、論道。
他成了小王最崇拜的人。
但自從前幾年,道然兄進京趕考後,便音訊全無了。
與其說小王是來趕考,不如說他是來尋找自己的知音道然兄的下落。
而白十三就更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問題狐妖。
上學不聽話被老師罰抄;
人家在教室里上課,他只能站在外面扒著看;
看他下山後那個得瑟勁,你就知道這小子說是為了修仙,其實大概就是為了下山開開心心吃雞吧。
當一個學霸不得不和學渣綁定在一起之後,我們都知道,學霸遲早會被帶跑偏。
影片的前半段並沒有著力刻畫倆人各自的考試對他們有多大的影響。
相反,我們跟隨兩個可愛的主人公一路遊山玩水,斬妖除魔。
一會看看道士割畫取血(把我們身為小妖怪的十三嚇得轉頭就溜);
一會大戰鬼書院,跟一隻青蛙鬥智斗勇(青蛙的嘴真的很大,因為他是李大嘴);
一會又跑到牡丹樓泡妞,跟美艷的西域蓮花精來一場「我越純情,你就越倒霉」的羞恥 play…… (蓮花精內心 OS:莫挨老子)
經過幾次生死考驗,兩個好朋友感情一路升溫。慢慢地,他們都覺得對方變得難以替代。
從小到大,王子進估計只有道然兄這一個朋友,後來還莫名失蹤。
而白十三一直不受人待見,雖然有老狐仙長老罩著,但大家顯然對這個明明學習不好卻獨得校長恩寵的小學渣排斥得很。
兩人成為好朋友,似乎是一種必然。
王子進俗稱「天然呆」,身上有一股難得的純粹。這讓他在面臨諸多物質、美色考驗的時候完全不為所動。
但這份天然呆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小王其實並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他就像我們上學時的一種好學生,雖然乖巧懂事學習好,但是一點也不傲慢,只要你真心對他,他就能和你成為朋友。所以討人喜歡,不論學習好壞,大家都願意和他玩(還能順便抄抄作業什麼的)。
但你若問他,你為什麼要學習?他卻答不出。
因為他太好脾氣,世俗對他的期待是怎樣,他便怎樣照做。
因為過於溫順善良,他人加於他身上的理想,即使並不符合他的本性,他也一併應承下來,並想方設法要做到。
科舉考試之於王子進,便是這樣一個虛幻的、根本不屬於他的人生目標。
考取功名本是劉道然的執念,王子進只是受到其人格魅力的感召,誤將其當作自己的理想。
他一路尋人,卻尋不到。
實際上,他是在尋自我,不料這個所謂的自我早已幻滅。但這是後話。
在尋找自我的路途中,他遇見了白十三。
白十三是那種典型的天生麗質型(誤)學渣。
他有抖不盡的小聰明,卻天生叛逆,就不愛好好學習。
他不把老師的教導當回事,卻對一切新鮮事物感到好奇。所以他想考試,想去外面玩耍,想要嘗嘗當神仙的滋味。
白十三收不住自己對世界的好奇心,也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善良的本色。但他自己卻對這種天性渾然不知。
所以,王子進需要有人引導他走出迷途,找回自我。
白十三需要有人幫助他一錘定音,告訴他,你天生做不了一隻騙人的狐狸。
他們因為彼此逐漸認清自我。
因此,兩人的友誼才變得如此珍貴。
02 人鬼鏡像
電影前半段著力刻畫王子進和白十三的友情,但考試的陰影卻無處不在。
全片的明線是白十三和王子進如何歷經艱險,成為真正的朋友。暗線講的則是兩人如何擺脫功名、成就這些世俗桎梏,完成自我蛻變和成長。
因此,兩場與考試相關的戰鬥戲份便成為展現主角心靈成長的重要關卡。
兩人在鬼書院的歷險記是電影的第一個小高潮,也是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段落。
這場戲有幾個功能。
首先,這是白十三第一次布局騙王子進。
此時的白十三還是一個沒心沒肺的混小子,他找來小弟扮鬼嚇人,再表現出自己捨命相救,想以此來打動小王。
然而沒想到,反而是蒙在鼓裡的小王拼了命來救自己。
從小在騙子堆中長大的小狐妖第一次被「真」和「善」震撼到。
其次,這裡首次對人間的科舉考試進行了諷喻。
說好聽點叫書院,其實就是民間課外補習班。
想在科舉考試中拿到好成績?
這裡有各個價位的補習套餐為您服務。
該段落中,由青蛙精幻化成的傀儡書生全都只有人形,沒有靈魂。
在大嘴青蛙的指揮下,這些傀儡書生指哪兒打哪兒,儼然一具具行屍走肉。
仔細看周圍的人
兩人與書生傀儡的戰鬥氛圍極其陰森詭異。
而這種氛圍不只是為了調動氣氛,讓觀眾在電影院裡為他們能否逃出生天捏一把汗而已。
那些書生的存在對觀眾來說是隱喻,對王子進來說則是一種警示。
讀書是為了什麼?
散盡千金,費勁心思考取功名又是為了什麼?
這些書生聚集在課外補習班,看上去每天勤學苦讀,實則早已叫人掏空腦袋,喪失了人格,猶如殭屍般任人擺布,成為善惡不分的空殼傀儡。
這群書生的命運,是王子進想要的結局嗎?
顯然不是。
逃出了這家鬼書院,王子進與白十三的友誼更加牢固。
對王子進來說,主動救出了小白,這意味著他在求取功名這條路上依然不願放棄自由和真情,甚至,在二者產生衝突時,他會主動選擇保護自己的真性情。
因此,這場戲看似是白十三設的局,實則講的是王子進在成長道路上突破心魔的外化表現。
而第二次考場大戰,則更是點題之筆。
王子進一直在找的道然兄遲遲不現身,最終才得知他久試不中,在考場抑鬱而亡,後化作考場亡靈,年年取考生性命。
劉道然與王子進,他們倆互為鏡像。
同是一心向學的年輕人,同是心無旁騖的追夢者。
但科舉考試競爭之殘酷、內容之死板,讓劉道然成為那千千萬萬書生傀儡中的一員。
這場功名爭奪戰不僅熬乾了劉道然的生命,還熬乾了他的心智,他的真心。
所以,他連自己忠實的粉絲小王的命也不放過。
如果不是遇見白十三,如果不是白十三捨身相救,王子進恐怕不過是另一個劉道然,在迷惘的人生中追求虛名,然後化作一縷冤魂,眼見一場場悲劇無休止地輪迴下去。
劉道然的鬼魂布下的迷魂陣極為精彩,是本片視覺效果與主題表達融合最為巧妙的一段。
這是一道道由字、墨、紙組成的迷障,王子進和白十三被困其中,難以抽身。
這正是此時的他們人(狐)生的真實寫照。
王子進必須從這場「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功名苦海中抽身,白十三必須捨棄以取人性命換取得道成仙資格的目的,兩人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從而彼此救贖。
破除這道迷障,則意味從此他們斬斷「考試」的執念,也斬斷對世俗定義的「成功」的追求。
從此,中二少年成長為真正的少年郎。
儘管,這成長是犧牲、是離別。
但,那是自己願意、並自主選擇去過的人生啊。
03 少年的愛
「愛,就是要浪費在喜歡的人身上。」
從考場大戰上頓悟的小王跑著去見自己心愛的姑娘。
他明知對方是妖怪,但依舊對著愛人說出這句話。
當陳立農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你很難不去相信他的真心。
因為如此少年氣性的話,就應該從一個純真少年的口中說出來,才有說服力。
其實,一部奇幻志怪類的影片想要做到動人,有一個難點,就是如何創造一個完全虛構的、根本不存在的世界,然後讓觀眾投入真實的感情。
因而,故事和演員的感染力很重要。
《赤狐書生》很聰明的一點在於,它抓住了「考試」這個點,突然讓我們覺得,嘿,鏡頭裡這兩個斬妖除魔的少年人,和當年掙扎在題海的我們也挺像的嘛。
而片中所展示的情感,無論是王子進和白十三的友誼,還是王子進對蓮花精的愛情,抑或是 王子進對劉道然的崇拜,都特別可愛。
可愛,就是沒什麼道理可講。你當然可以說,怎麼就崇拜了?怎麼就做朋友了?怎麼就愛上這個姑娘了?但當演員將那一股純然的少年意氣演出來時,你的心就軟了。
陳立農飾演的王子進顯然有個人魅力的加成。讓這個原本看著就呆萌的大男孩來飾演不諳世事、一片赤誠的小王,很是合適。
而李現出演的非典型狐妖,則能明顯看出演員為靠近角色所作出的種種努力。
白十三必定要在狡猾中透著涉世未深的天真。李現的表演在動作和表情上都能看出一些狐狸的特徵,比如靈活的眼珠子和四肢。而在表達感情時,演員氣質中自帶的穩重和深情又占了上風。
這種「然諾重,君須記」的情感,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甚至是影視作品中,都越來越少了。
所以,當我們不得不去挖掘各種人性的幽微之處,那種簡單的、熾烈的、沒有太多理性因素的情感,反而能夠「咻」地一聲,擊穿我們的心臟。
在經歷了之前的互相犧牲後,我們看到最後一幕,被打回原形的小狐狸向已然失去記憶的王子進走過來,又停住。
王子進笑著將它抱進懷裡。
那種充沛的、屬於少年人的真摯情感滿得溢了出來。
這樣的真情讓他們擺脫了人間苦海,在山水竹林、粗茶淡飯間悠然自得。
還有什麼比這更治癒呢?
你喜歡《赤狐書生》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3NYS3YBF7MU6wDEMC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