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一封郵件引發軒然大波
10月9日,一封疑似平安銀行的內部郵件在網上廣泛流傳。
這封郵件的標題為「關於對存量客戶涉及部分車企產業鏈情況開展風險排查的通知」,郵件顯示,媒體報道獵豹汽車、眾泰汽車、華泰汽車、力帆汽車四家車企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預計涉及上下游汽配供應商產業鏈合計約500億元壞帳。
在郵件中,平安銀行要求經營團隊對上述車企進行風險排查。
郵件流傳到網上之後,迅速發酵。 10月10日下午,平安銀行對此做出回應:
平安銀行相關部門及時根據宏觀經濟情況,及行業、企業經營變化等信息,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存量客戶進行風險排查,屬於常規風險管理動作。
而郵件中涉及到的四家車企,已經有三家做出回應。
眾泰汽車發布澄清公告:「相關報道內容是完全虛假的,眾泰汽車已經向公安部門報案。公司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不存在資不抵債進入破產程序的情況,公司目前無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力帆股份發布澄清公告:「媒體報道中提及的力帆汽車年底將進入破產程序,經核實該情況不屬實。截至目前,公司沒有破產計劃。」
但力帆股份在澄清公告中也承認了公司負債率高、資金壓力大的事實。
獵豹汽車高層則回應:「不實報道,我們正在跟對方交涉。」
眾泰汽車,翻版保時捷
雖然相關車企紛紛闢謠,但他們的經營壓力之大卻是肉眼可見。
這四家車企里,最著名的當屬眾泰汽車。
看下面這張圖,流線型的車身,炫酷的大燈,若不是車身中有「眾泰SR9」的字樣,你一定以為這是一輛保時捷。
外觀與保時捷高度相似,但價格卻只有六七萬,如此拉風的車型,成了很多囊中羞澀,但又喜歡炫耀的人的最愛。
把眾泰車標改成保時捷用來追女朋友,這種情況已經屢見不鮮。
「開上保時泰,全村我最帥」的段子也流傳甚廣。
能搞出這種「高仿型」的外觀,設計部門無疑居功至偉。眾泰汽車的設計部門被網友稱為「皮尺事業部」。
價格便宜,車型拉風,眾泰汽車滿足了一些人開上「廉價豪車」的夢想,因此在汽車市場有了一席之地。
但這並不意味著眾泰汽車的質量足夠過關,數據顯示,僅2018年眾泰就收到了數百條質量投訴,涵蓋旗下Z系列、T系列、S系列等多款產品。
就連眾泰最拉風的SR9,質量問題也頻繁曝光。發動機異響、發動機熄火、變速器異響、車身漏水、轉向系統異響等問題不斷出現。
質量不行,消費者自然選擇用腳投票。
2016年,眾泰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6999輛,2017年為36979輛。2018年眾泰定下了全年8萬輛新能源車的銷售目標,但實際銷量僅為33872輛。
2018年,眾泰汽車營收147.6億元,同比下降29%;歸母凈利潤約8億元,同比下降36.3%。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眾泰汽車2018年虧損12.4億元。
到了2019年,眾泰汽車業績再度大幅下滑。
2019年上半年,眾泰汽車產量為6.28萬輛,累計銷售新車6.38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7%和44.5%.
同期,眾泰汽車的銷售收入為50.4億元,同比下降50.83%;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9億元,同比大降195.37%;扣非後歸母凈利潤為虧損4.22億元,同比下降239.39%。
眾泰汽車目前確實沒有破產,但業績嚴重下滑是不爭的事實。
眾泰汽車的困境,與汽車業整體大環境固然有關,但本身產品質量的不過硬才是銷量大滑坡的根本原因。
能模仿到國外豪車的表皮,但模仿不到人家的核心技術,這就是眾泰的現狀。
力帆、獵豹、華泰,近況又如何?
與眾泰汽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力帆汽車也十分喜歡模仿外國同行的車型。
力帆320模仿寶馬mini,力帆620模仿寶馬3系,力帆軒朗模仿福特新款S-Max,力帆x80模仿漢蘭達......
在模仿之路上玩的不亦樂乎的力帆,跟眾泰一樣,忘了一個車企最應該具備的東西:技術積累。
由於技術嚴重落後,力帆汽車質量問題層出不窮。2016年,因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標示不符規定,財政部不僅取消了力帆新能源汽車補助資格,更是吊銷了其相關型號汽車的生產資格。
最近幾年,力帆股份(601777.SZ)江河日下,股價也一跌再跌。
除了今年4月份被當做「氫能源概念股」而炒作一把大漲之外,這幾年力帆股份基本處於單邊下跌狀態。
從2015年的高位到現在,力帆股份下跌了近90%!
與股價暴跌如影隨形的,是官司纏身、股權被凍結等一連串負面事件。
力帆又是賣地,又是質押股份,但都沒能挽回頹勢。
有媒體報道,今年下半年開始,力帆汽車基本處於半停產狀態,產銷量均同比暴跌。
從7月份的數據來看,力帆汽車傳統乘用車的產量僅為34輛,同比下降99.58%;傳統乘用車銷量678輛,同比下降91.43%。
截至2019年6月,力帆尚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10.95億元,但短期借款卻高達112.05億元!
受「破產傳聞」衝擊,10月11日,力帆股份盤中一度暴跌超過9%,截至收盤,股價下跌4.30%。
再來看獵豹汽車。
這家車企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因為車輛制動踏板中間連接機構的傳動效率的問題,在全國範圍內召回14萬輛CS10汽車。
14萬輛什麼概念?幾乎相當於這款車型最近兩三年賣出的總量。
5月份,獵豹汽車被曝出因為嚴重虧損,不得不停工停產、員工大幅度減薪的消息。
2019年上半年,獵豹汽車累計銷量僅為2.8萬輛,旗下車型幾乎全線崩盤,曾經的主力車型獵豹CS10、CS9等,月銷量僅為幾百輛。
可以說,獵豹汽車是一個完全被邊緣化的車企。
至於華泰汽車,這只是一家「五線車企」,其生產的汽車油耗過大,做工粗糙。
在華泰汽車的三大工廠中,鄂爾多斯工廠、天津濱海新區工廠半年沒有生產,山東榮成工廠已經停工三年。
2019年初,華泰汽車還捲入欠薪風波中:基層員工工資被拖欠4個月以上,中層管理人員工資被拖欠9個月以上。
此外,華泰汽車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曙光股份(600303.SH)的全部股權已經被司法凍結。
這四家車企的境遇,已經是很多小型車企的普遍現象。
說到這,筆者不由想到「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
前段時間,在美股上市的蔚來虧損大幅擴大,股價連續暴跌,從3美元附近一路跌到了1.2美元以下。
因為股價逼近1美元,「蔚來退市」的相關新聞也層出不窮。
結語
在德國、美國、日本等傳統汽車強國,能夠長期生存的車企也就那麼幾家。中國也會一樣,在國內汽車市場進入到存量階段之後,中小車企的生存將更加困難。
如果說2018年是中國汽車業的洗牌之年,2019年就是淘汰之年。一些沒有核心技術、只會一味模仿的車企,將被市場淘汰。
作為傳統工業的代表,車企最重要的不是模仿、不是造概念,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積累。看看國外的豐田、本田、奔馳、寶馬等巨頭,哪一個不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
汽車業最講究「厚積薄發」,沒有深厚的技術儲備和產業鏈上下游整合能力,靠拉風的造型和高大上的噱頭,也許能風光一時,但長期必然被消費者拋棄。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在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在看,以示鼓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