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政府於1929年5月15日制定《陸海空軍勳章條例》並頒行實施。條例明定:「青天白日勳章不分等級,凡陸海空軍官佐士兵,於攘御外侮,保護國家時,立有特殊戰功者,得給予之。」本文對國民黨退往台灣前所能查到的有關獲得青天白日勳章的情況做一拋磚引玉的介紹。
一
最早獲此殊勛的是少帥張學良。1930年1月1日,頒授東北軍司令長官張學良及其部將軍長王樹常、于學忠、胡毓坤、鄒作華、沈鴻烈6人。彰揚其毅然東北易幟之歷史功勳。
蔣介石於1930年2月22日獲頒第7枚青天白日勳章。
全面抗戰前因反擊日本侵略有兩次授勳。1932年淞滬抗戰,此役有12位將軍獲授青天白日勳章,有蔣光鼐、蔡廷鍇、毛維壽、沈光漢、翁照垣、張治中、俞濟時、錢倫體等。
1933年,日軍在占我熱河省後,於1933年3月又攻擊古北口、喜峰口長城關隘,威脅平津。東北軍王以哲67師首與日軍交火,宋哲元29軍及黃埔嫡系迅速加入戰鬥,奮起長城抗戰。此役,有49人立功獲授青天白日勳章。宋哲元、秦德純、張自忠、馮治安、劉汝明、黃傑、關麟征、劉戡、張耀明、張漢初、王以哲、劉多荃、董英斌、牛元峰、王理寰、楊汝維、賈鳳鳴等獲此殊榮。
又有河北民軍上校王長江,以長城抗日戰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二
1937年淞滬會戰,「八百壯 士」堅守四行倉庫馳譽全球。1937年11月7日,頒授謝晉元和楊瑞符青天白日勳章。
台兒莊戰役有16人獲此勳章。有孫連仲、池峰城、田鎮南、湯恩伯、王仲廉、張雪中等。
武漢會戰,只有中士安德成、下士張倫林獲授青天白日勳章。
1943年鄂西會戰,陳誠、方天、羅廣文、胡璉、吳奇偉、汪匣鋒6人獲此勳章。
滇西大反攻作戰勝利,授勳20人。計有鄭洞國、霍揆彰、宋希濂、鍾彬、廖耀湘、周福成、王凌雲、黃琪翔、孫立人等。
1944年衡陽保衛戰,第10軍浴血奮戰,致使日軍兩名師團長戰死,軍長方先覺、少將師長周慶祥、容有略、葛先才、饒少偉5人獲授青天白日勳章。
空軍上尉周志開先後擊落日本空軍戰機七架,於1943年8月13日獲此榮譽勛獎。空軍還有周至柔、毛邦初、王叔銘、張廷孟、高又新也獲此勳章。
三
抗日戰爭勝利前後,曾有 兩次授勳。一次是1944年元旦授勳,總結1944年以前之抗戰功勳,八人獲授青天白日勳章,他們是何應欽、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程潛、陳紹寬、徐永昌、俞飛鵬。
另一次是抗日勝利後授勳,自1945年12月至1946年11月(陸續頒發),共29人。有商震、董其武、馬占山、胡宗南、張發奎、顧祝同、馮玉祥、俞大維、劉斐、錢大鈞、張群等。
抗日獲授該勳章者,女性唯一人,即宋美齡,她於1943年12月25日獲授,以酬其創建空軍特殊功勳。
也有文職獲此勛獎,日本投降後29人受勛。其中有行政院糧食部部長徐堪、次長龐松舟、次長端木傑、酬其抗戰期間籌存糧食,保障軍需民食功勳。
外國軍人4人,俱系美國將領,分別是史迪威、魏德邁、陳納德、馬歇爾。
青天白日勳章系對軍人抗禦外侮,保衛祖國神聖疆土與人民,著有非常戰功者,當時軍界視之為至高獎譽。據不完整統計,自北伐勝利後至1949年12月,期間因抗擊日本侵略「立有特殊戰功」獲得青天白日勳章者一共有170人。
四
青天白日勳章是否是免死 金牌?多年前有流傳,該勳章猶如歷代皇朝賜開朝勛臣的鐵券,其本人或兒孫可免死罪一、二次。又有流傳稱,黃百韜之子在台犯死罪,其母持青天白日勳章到蔣介石「總統府」前跪求,終於免死。此系傳訛。
黃百韜率部參加豫東戰役,獲授青天白日勳章。後其長子黃效先在台灣犯法而不處死刑,與青天白日勳章無關。
周慶祥于衡陽抗擊日軍畑俊六、橫山勇立功而獲此勳章。解放戰爭時,周因戰敗逃回濟南即為王耀武扣押,送南京軍法審判,於1948年7月10日槍決。
黃樵松,曾任42軍79旅少將旅長,系在台兒莊立功獲頒青天白日勳章。1948年,徐向前主力圍攻太原,閻錫山向蔣介石告急求援,調胡宗南所轄30軍空運援晉。其時,軍長黃樵松擬率部起義,結果被閻錫山假召來開會時逮捕,用飛機押送南京,於1948年11月27日被殺害於中央軍人監獄。
李玉堂,大陸全部解放時任海南防衛部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薛岳)兼32軍軍長。32軍有兵力3萬餘人,上峰派項傳遠、蔣經國兩次授意李玉堂率部撤到台灣,李玉堂均以未奉正式命令拒之。1950年5月1日,海南島全部解放,李玉堂敗抵台灣。8月,由毛人鳳親自逮捕關押。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和妻子陳伯蘭在台北被處決。
從以上周慶祥、黃樵松、李玉堂三將所述,可證青天白日勳章是免死金牌一說,是臆測之詞。(毛德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2Lk7W4BMH2_cNUgBpp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