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噴漆過程中比打翻漆杯更噁心的事情

2020-06-10     高達

原標題:【學園】噴漆過程中比打翻漆杯更噁心的事情

原創聲明

高達模型製作技巧

微信公眾號《高達模型製作技巧》自創辦以來深受各個方面大力支持,眾多作者編輯譯者亦傾力付出辛苦的汗水和獨特的創意。對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的轉載請聯繫公眾號編輯獲得授權。私自轉載行為和任何不負責的摘錄行為,本公眾號運營主體將進行最大程度的追責。

一到周三咱們就可以聊聊漆了。今天咱聊聊噁心事怎麼樣?畢竟胃緊乾嘔更下飯。

噴漆、筆塗弄不好其實都挺噁心的,如果要排名的話:

第三名可以說是噴筆的漆杯打翻了。由於噴筆下面接著一根氣管,所以在相對狹小的模型製作桌面上很容易沒放置穩當而發生各種側傾。灑出漆造成一片污染。如果說誰沒有遇到這件事,那麼iN就可以說你可以等著遇到了。畢竟連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人不可能不鬆懈。

如果噴筆的漆杯打翻僅僅算是第三名的話,第二名就更有意思了。大家聽過漆瓶爆炸嗎?這比打翻漆杯勁爆得多,之前公眾號報道過這件事情《 顏料瓶爆炸 》。

在使用非承壓容器去分裝自噴漆的過程中往往會伴隨著漆瓶爆炸的危險,這時很可能油漆糊一臉,伴隨著心中的超過一百萬匹駝羊狂奔,再看工作室也已經滿目蒼夷了。

現在已經進入夏天,所以還得對大家分裝自噴漆做一個小提醒——千萬注意自噴漆導出後做靜置減壓。

但如果說排行第一的噁心事其實是這樣了,漆瓶爆炸、漆杯傾覆等等的問題還是可以用小小謹慎來避免的。但第一噁心事所引發的一千萬匹駝羊狂奔則是迷之原因,這就是「漆面橘皮」現象。

在我們噴塗模型的時候,往往會希望模型有一個很平整的漆面。但是如果稍微不注意的話,漆面的微觀效果就會成了這個樣子:

表面大大小小的橘皮褶皺。這種現象往往是得在你的油漆漆面乾燥後才會出現。漆浪費掉了,甚至有的漆再重新調漆顏色也會不對。本來期待的幼滑少女膚質變成了一個滿臉褶皺的老太婆,一億匹駝羊充滿大腦。可以說沒有任何噴漆的問題比這件事更有挫敗感更噁心人了。

但對於普通模型製作者來說,這個漆面效果發生的原因是迷之存在的。說不好哪天你就會遇到一次。

橘皮現象在家庭製作模型和普通的模型工作室的製作環境中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咱們還是可以總結一下橘皮的成因和一般的避免方法:

橘皮從微觀層面上來看就是漆膜干透後的不平整現象。在理想的狀態下漆面干透後表面應該是一個平面。但由於種種原因漆面會形成上圖的峰巒起伏的狀態。擴大到平面上看就是橘皮了。

主要成因有5點:

  1. 噴筆和模型零件之間的距離太大或者太小。
  2. 噴筆壓力不合適導致的霧化不良,這裡很多用龜泵的玩家往往會遇到這個問題原因就是龜泵的壓力不夠。
  3. 漆膜太薄或者太厚,有很多的作者會追求薄噴的效果,認為漆只要蓋上的下面的顏色就可以算是噴完一層了,但太薄的漆膜會使漆面失去流動性導致在應力的作用下形成橘皮。而太厚的漆面則會讓模型漆的表面先干底下的漆面還沒有來得及乾燥,這時也會產生橘皮現象——想想喝牛奶的時候牛奶表面結起的奶皮。
  4. 選擇的稀料太過於快乾,一般的來說稀料都是推薦使用緩干稀料,類似於郡士的黃標。尤其是你需要噴塗較大面積的時候緩干稀料是必須要使用的這是給你的油漆面一個充分的流平時間。千萬別因為效率問題而導致結果的損失而錯誤的使用快乾型稀料。
  5. 油漆層和層之間乾燥過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要點。我們在做多層上漆的時候尤其是類似於《 為啥勞斯萊斯的車漆好看? 》這樣的多層顏色混合的上漆法的時候這一點就尤為重要了。下層的漆過度乾燥會搶走上層剛剛噴過漆的稀料,這時會出現一種漆面下層瞬間干透的現象。直接就導致橘皮的產生。iN在自己做多層噴漆的時候其實還有一個小步驟——不存在的漆層。會在層與層之間噴塗的時候少量的再噴一點點純稀料,為的就是保證兩層漆之間的濕潤度。在這層稀料幾乎干透的時候再噴上一層顏色。這樣就能解決下層漆搶稀料的問題。

當然了,形成橘皮還有很多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原因。例如噴漆時的溫度和濕度。這個就在於大家自己的習慣掌握了。尤其是現在是夏天,過高的溫度的確會導致上面說的幾點問題的加劇。但噴漆就是經驗值的問題,如果缺乏鍛鍊和不斷的練習那麼新手是很難噴出完美的漆面的。所以也建議大家沒事的時候拿起噴筆就噴噴東西,哪怕不是模型而是一個膠板,你也能在不斷的練習中積累經驗。在噴漆過程中自然而言形成系統的習慣是尤其重要的一件事,這也是為什麼iN很拒絕直接發各種噴漆的範例的原因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1QtnXIBiuFnsJQV3w_F.html



【佳作】FREEDOM

202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