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七月、八月來臨
不妨就跟著小編的腳步,
一起到宜賓的這些紅色景點,
重溫那些年的崢嶸歲月!
趙一曼紀念館
趙一曼紀念館是為紀念中共優秀黨員、傑出的抗日民族英雄趙一曼烈士,於1960年修建的。
紀念館位於翠屏山腰,館內共設有三個展廳和一個宜賓地方黨史陳列室。
第一展廳陳列朱德、陳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及趙一曼烈士的大事年表、生平簡介;
第二展廳介紹趙一曼從一個大家閨秀演變成為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的過程;
第三展廳介紹趙一曼在東北組織領導工人運動,參加東北抗日聯軍英勇殺敵的光輝業績及被 俘後英勇就義的悲壯情景。
趙一曼紀念館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地點:翠屏山半山腰
李碩勛紀念館
李碩勛烈士紀念館坐落在高縣慶符鎮碩勛公園內,建成於2000年3月。
紀念館主體為一樓一底仿古建築,土黃琉璃瓦圈頂式,乳白色牆體,整體格調簡潔明快,樸素大方。廣場中央矗立著李碩勛烈士漢白玉塑像。紀念館內陳列了許多李碩勛的珍貴照片和資料,記錄了烈士在崢嶸歲月中走出的一步步紅色足跡。
高縣自唐代始稱高州,有「烏蒙西下三千里,僰道南來第一城」的美譽。在這片紅色土地上,孕育出了以革命先驅李碩勛、新文化運動先驅陽翰笙、紅軍將領張錫龍等為代表的無數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
在高縣,您還可以參觀位於慶符鎮東門街的李碩勛故居以及位於羅場鎮的陽翰笙故居。
地點:高縣慶符鎮碩勛公園內
朱德故居
位於南溪城區官倉街42號(原103號)的朱德舊居。
這是一幢典型的清代木構串架建築,一進三幢沿街一字排開,兩側為磚砌防火牆。進大門是第一幢,在第二幢與第三幢之間的天井闢為花園。當年,朱德總司令親手栽下的山茶花,而今紅彤彤的花朵正開得爛漫。
地址:南溪城區官倉街42號
石菊古地景區
石菊古地,位於四川省興文縣石海鎮,與興文石海景區毗鄰,占地600餘畝,這裡曾經是明代苗族棲息地,也是紅軍長征途經地。古道漫漫,繁花似錦,風景優美。獨特的古苗文化、紅色文化、鄉土文化在這裡交融生輝,渾然天成,鑄就了今天的鄉村人文勝景。
地址:石海鎮大旗村石菊古地鄉村旅遊區
李莊抗戰文化陳列館
李莊抗戰文化陳列館分主館、分館。主館設在張家祠,分館設在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月亮田,同濟大學校本部舊址——慧光寺,同濟大學工學院、法學院舊址——東嶽廟,同濟醫學院舊址——祖師殿,同濟紀念碑廣場,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分館共22個展廳。
其分館中國營造學社舊址、東嶽廟、祖師殿都有展板展出,展出書籍105本、圖片48張、大中小展板145張,匯票、支票91件,紙幣、銅銀幣58件,各種文物23件,共展出珍貴文史物品及文史資料495件,集中展示了李莊厚重的多元文化,展示了人文李莊的無窮魅力。
2017年3月21日,李莊被省委統戰部命名為「四川統一戰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全面激活了李莊基地的展示、教育、橋樑、宣傳等功能,成功將李莊打造成為「可看、可學、可為、可感」的具有統一戰線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基地。
地址:翠屏區李莊鎮
餘澤鴻烈士紀念館
餘澤鴻烈士故居位於梅硐鎮澤鴻村大窩沱,故居內設有餘澤鴻生平事跡、生產生活陳列室和相關紅軍革命文化陳列室等。遊客除了參觀烈士故居外,還可參加體驗重走「長征路」,吃「紅軍餐」,賞格桑花等系列活動。
地址:宜賓市長寧縣梅硐鄉澤鴻村
陽翰笙故居
陽翰笙故居坐落於高縣羅場鎮南華街,故居呈三合頭院落形成,坐北朝南,總體由主體房、院壩、後花園組成,故居內完整地保留了當年陽翰笙同志生前的居室、堂屋、書房等共11間。
抗日戰爭期間,陽翰笙創作了《八百壯士》《青年中國》《日本間諜》《李秀成之死》《塞上風雲》等愛國影劇。
地址:高縣羅場鎮南華街
孫炳文故居
孫炳文故居位於南溪鎮復興村魏家山,為單檐懸山式屋頂,穿斗梁架,屬清末鄉村民居院落,保存基本完整。
1945年,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為死難烈士開追悼會時,朱德親自撰文,稱讚他是「革命意志堅強」的「無產階級的戰士」,高度評價了孫炳文的戰鬥一生。
地址:南溪鎮復興村魏家山
歲月滄桑帶不走紅色記憶
時代發展不能忘黨的初心
這些紅色景點,時刻提醒著我們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文圖來源:中新網、宜賓新聞網、掌上宜賓、川南網
本期編輯:張耀兮
責任編輯:楊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