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寧吳電智——一門忠烈遭殺害 往事漫憶慰英靈

2019-08-27     洛寧城事

清明節上午,我在縣城,聽說本村山西後生返鄉為父立碑。親不親故鄉情,一人有難,干群伸手相援,溢滿魚水情。即撥通參與者電話,委託拍些照片,以備弘揚。可惜沒收到有價值的畫面,也就不了了之了,

事後回家,與王聚倉老人閒聊,有意無意重提此事,他給我詳細敘述了這一家十六口解放前被土匪槍殺的悲慘遭遇。

民國時期,洛寧牛渠村有兄弟三個,人稱「三掌柜」。大掌柜王德榮,二掌柜王德昭,三掌柜王星華。兄弟三人靠租種村內千佛寺土地而生計。常言「三人合一心,黃土變成金」後來又雇了幾個長工幫忙,很快成為村內首富,相繼蓋起了三所同樣院宅,雖不是一磚到頂,也是穿靴帶帽,青瓦罩頂,座獅迎門,名揚鄉鄰。

大掌柜持家有方,農忙與長工一同勞動,農閒時又建了油坊,做些糧油生意,家業更紅火。大掌柜性直耿正,樂善好施,有揭不開鍋的便慷慨救助,而從不言還;村內不平事,敢說,敢評;刀客進村騷擾村民帶頭大膽回擊,確保了村內一方平安。民國三十二年,身為王姓戶首,帶頭捐資重建起王姓祠堂。三掌柜王星華勤奮好學,成年後在洛寧縣城任職,是洛、陝、澠三縣稅務科長,王星華明為國民黨職員,暗地裡身份是八路軍,為共產黨辦事,同時與河底賀崇升之父賀澍山是深交,賀崇升稱其「仁伯」(賀崇升是洛寧縣早期革命者,解放後是國家交通部副部長)。家人在王星華的影響下,其長子銀,二個侄兒庭、現都參加了八路軍。家庭中已有四位參加八路軍,可謂革命家庭。王星華在縣城工作,村內有到縣城辦事的找到王星華,全家熱情相待,常是豬肉燉粉條招待,村內人提起很是感激。

抗戰結束,國共兩黨展開激烈的爭奪戰,王星華八路軍身份被暴露。第一次八路軍戰略轉移,王星華帶領村內幾個八路軍戰士趕到黃河邊時,八路軍船已啟動。幾個人在澠池大順溝(具體地名記不清了)停留幾日,無奈暫回家躲避。時值麥熟,人們忙於收麥,疏忽防備。糾集在楊坡寨上的一夥土匪,盯上了三掌柜殷實家境,蓄謀落井下石,奪取家產。

一日,家人和長工正在場碾麥,一幫土匪持槍闖入場內,王星華及侄兒等人始料不及,槍已逼在胸口。土匪用牛紖反綁二人,將王星華槍殺在王家祠堂門前,侄子庭被槍殺在村邊一棵柿子樹下。星華之子銀從三鄉回來,剛到村邊,被土匪伏殺。土匪將三位八路軍戰士槍殺後,將麥場內六頭騾馬趕上楊坡寨。不久,八路軍解放洛寧,打開楊坡寨,對罪大惡極的土匪頭子,召開批鬥訴苦會,群情激憤,將土匪頭子亂棒打死,以解其恨。時間不長,國民党進行反撲,八路軍又撤退,土匪對三掌柜一家進行二次屠殺,並斬草除根。大掌柜的孩子當時在山西八路軍隊伍不在家,家中一女已與柏坡大戶定親,土匪懾於婆家勢力,有意讓其越牆逃生外,其餘十三口人全部被殺。上至老人,下到幼兒無一倖免。現場駭人,殘不忍賭。十三口活生生的生命,瞬間橫屍門前,血流遍地。

據老人介紹,碑文所銘之人,就是大掌柜的孩子在山西的現,扶石之人是大掌柜孫子小名石頭。解放後,大掌柜孩子任山西省太原市銀行行長,退休後,定居山西,晚年壽終山西。

干群合力助立碑,往事漫憶慰英魂。

魂歸故里起漣漪,山川桑梓同悲哀。

前車之轍今日痛,軫恤尤甚味無窮。

今日甘露從何來,千萬烈士血染成。

幸福不忘黨恩情,吃水牢記打井人。

作者簡介:吳電智,洛寧縣河底鎮牛渠村人,熱衷於家族文化研究,現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xNW62wBJleJMoPMq_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