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新區(一)--- 建設成為西部增長極,緩解經濟發展不平衡

2019-07-23     隴上旅遊君

原標題:【原創】「網路名人走進甘肅」之蘭州新區(一)--- 建設成為西部增長極,緩解經濟發展不平衡

來源:中國蘭州網

(配圖:網絡名人走進蘭州新區)

日前,「新一代人工智慧」西部地區論壇在蘭州新區舉行,該論壇由蘭州新區管委會、蘭州工業學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承辦,參會專家學者來自中科院、北大、清華等遍及9省市的科研院所、著名高校和知名企業。

人工智慧作為一種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社會發展的加速器。蘭州新區作為全國第五個、西北地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根據國家布局,要成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循環經濟的重要集聚區。所以,舉辦「新一代人工智慧」西部論壇為西部地區人工智慧發展建言獻策,不僅是蘭州新區實現國家對其布局目標的應有之義,也是蘭州新區搶占未來發展先機的必然之舉。

但是作為一座從零開始拔地而起的新城市,儘管經過7年的發展,蘭州新區已經逐漸崛起為絲綢之路上產業初步集聚、開放平台初步建立的現代新城,但相對而言其基礎設施和產業基礎都還比較薄弱。所以,對於蘭州新區來說,若想以人工智慧為抓手帶動其經濟的騰飛,就目前而言,現實條件並不充分。不過,人工智慧正方興未艾,是面向未來的高科技產業,蘭州新區提前布局無疑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而要在未來抓住人工智慧的發展機遇,當前更要做好相應的技術和產業準備。

在蘭州新區的定位中,除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地以外的幾個目標,對當前的蘭州新區來說更具操作性,也更具有基礎性的重要意義,即,建設成為國家經濟轉型和承接東中部裝備製造業轉移的先導,以及傳統優勢產業和現代化服務業的擴展區,溝通全省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甘肅跨越式發展的重要經濟增長極。

也就是說,蘭州新區的發展路徑是這樣的,即首先承接東中部的產業轉移,突破資源和產業發展瓶頸,構築具有蘭州乃至甘肅特色的多元支柱產業體系,迅速做大做強支柱產業,然後逐漸延伸產業鏈,進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使蘭州新區成為未來蘭州及其輻射區域的產業中心和強力增長極。

而產業轉移不能局限於某一個產業種類或環節的轉移,而要著眼於整個產業的轉移,從整體角度選擇和東部配套的產業鏈條或多環節轉移,而這也有利於蘭州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以後的進一步發展。所以,想要實現產業的順利轉移和承接,就要為產業提供完整良好的產業設施配套條件,改進薄弱環節。恰好,筆者近日也應中央網信辦社會局、甘肅省網信辦邀請參加「網絡名人走進甘肅」活動,其中就有前往蘭州新區參觀考察,親眼目睹了蘭州新區在產業集聚、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營商環境的巨大改變,對蘭州新區的未來充滿期待。我們能看到的是,蘭州新區為此做出了很多努力,其效果也正在顯現。從以基礎設施為代表的硬體方面來看,公路、鐵路、航運等交通項目陸續落地,蘭州中通道高速公路項目等穩步推進,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也已於年初獲得批准。

從以營商環境為代表的軟體方面來看,蘭州新區對行政審批制度進行全系統、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對前置條件、審批手續、審批時間一再簡化、壓縮,全面推行全程電子化審批服務,全面兌現普惠性、全方位、持續性產業發展扶持獎勵政策,嚴厲打擊違法經營行為以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

這些努力結出的果實之一就是,在2019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上,蘭州新區與雄安新區一起成為19個國家級新區中獲評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的兩個新區。

但最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入駐蘭州新區。在剛剛過去不久的第十五屆蘭洽會蘭州新區專場推介會上,簽約項目75個,較去年增加27.1%,簽約金額436億元,較去年增加22.4%,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達到12個。比如新希望集團投資32億元,打造循環、綠色、安全、高效的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紡織機械(集團)有限公司連同上海紗線寶科技有限公司等斥資30億元共同成立智能紡織產業園有限公司,規劃建設千億紡織產業集群。可以看到,蘭州新區的產業承接正如火如荼。相信假以時日,蘭州新區將成為西部重要的增長極,其影響力將進一步輻射到周邊的製造業基地、新能源基地、特色農業基地和文化資源區、生態屏障區。在回波效應和擴散效應的作用下,蘭州新區在進一步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將帶動廣大西部地區共同發展,這對改變我國經濟「南高北低」、「東快西慢」格局、實現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盤和林 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vPFHWwBmyVoG_1Zq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