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第一街道」展現「平安擔當」

2019-12-25   南湖發布

今年初以來,南湖街道上下深入推進「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圍繞「當好首席護旗手,打造首善主窗口,展示首位辨識度」的政治站位,把開展主題教育落小落細到「網格連民心,服務踐初心」上來,通過紮實推進工作,努力提升居民的獲得感、滿意度。

走深走細種好網格「責任田」

南湖街道下轄10個社區,共劃定網格49個,配備網格長87名,專職網格員49名,網格指導員178名,建立網格黨支部80個。為了更好地通過這49個網格為企業、居民提供精準服務,街道制定「重點戶、中心戶、困難戶、特殊戶」四大服務對象清單,以網格員為單位,推行「一員多戶」結對聯繫制,定期開展上門或電話聯繫服務工作。街道在每個網格都打造3到5支多功能型的網格服務隊伍,打響「一家人」「雷鋒角」等特色化服務品牌,累計開展各類專業化服務活動350餘次。

南湖街道建立受託代辦制、主動代辦制、集中代辦制,針對街道全域不同群體需求推行代辦服務。每個社區都設立了紅色代辦崗,配有黨員「跑腿工」,並公布了包含28項常見業務的「跑腿」清單,今年已服務3165人次。「企業服務直通車」服務平台則為企業提供政務辦理代辦服務46次,辦結各類事項215項。針對困難戶、重點戶等群體,建立街道、社區黨員幹部「一對一」「一對多」結對服務機制,而對群眾反映內容較集中或涉及群眾集體利益事項則採用授權集中代辦的方式提供服務。

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南湖街道全面整合各級機關幹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紅色四方聯盟結對單位等資源和服務力量,統籌調動各類優勢資源下沉網格參與基層治理,通過網格資源合力形成服務接力。並依託「微嘉園」平台,打造「網上直報流轉+網下即辦處理+網上辦結提醒」的閉環機制,通過問題信息流轉,對接專業部門解決問題。

接地氣有創新提升百姓滿意度

南湖街道根據區域實際做出了不少創新,努力實現走訪群眾更到位,問題解決更及時。

該街道實施紅色樞紐黨群同心匯工作機制,落實街道紅色樞紐黨群同心匯工作制度,每周一落實全體網格指導員下社區深入居民家庭開展走訪服務,每月還會固定1天召開社區黨群同心會,召集社區各網格服務力量集中會商當月群眾反映的疑難訴求。進一步暢通和融洽黨群幹群關係。今年初以來,已經累計收集需求建議679條,協調解決問題584個,面對面協商辦結難點問題167個。

街道努力推動基層黨組織、黨員群眾自主參與社會治理服務的主動性和自發性,通過打造園區生態自治模式,打造社區「五紅物業」模式和街區「三治融合」模式,以自我服務推動社會服務。

南湖街道老舊小區多,為此,街道將「老舊小區基本物業管理專業化運作擴大覆蓋面」列為街道民生實事項目,對無物業管理老舊小區開展專業管理兜底服務,優化小區環境。結合街道老齡化比例較高的實際,全覆蓋建好建優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重點實施為老助餐配送項目,街道兜底補助餐費,同步推廣居家養老智慧照護項目,為老人提供動態服務。

南湖街道在管理機制、工作方式、科技手段上不斷尋求突破,努力提升破難實效。比如每天晚上7時至9時圍繞南湖周邊開展「守護紅船」常態化巡防;通過規劃統一晾曬區域、安裝晾曬裝置的形式,有效破解老舊小區綠化帶亂晾曬的動態問題;在「利奇馬」來襲時,以「五零工作法」實施危房居民安全轉移;在大量重點工作落入網格時,探索實施街道綜合信息指揮室派單制度,吸引更多網格力量參與並融入全局工作;對煙湖苑小區開展提檔升級,建設人臉識別硬體設備與軟體平台;在網吧監控工作中,則在全國首創了無煙網吧智慧監管,有效破解網吧人員管理投入大和街道消防安全壓力大的雙重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