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最扎心一幕:成年人的體面,全靠硬撐

2019-08-18     如夢如晰

人的一生,正如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的:「趨行在人生這個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然而,漫漫長途,終有迴轉。餘味苦澀,終有回甘。

成年人的世界,雖沒有容易二字,但一路披荊斬棘,最終慶幸自己沒有放棄。

張愛玲在《半生緣》里寫道: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人到中年,十有九難。

熱播劇《小歡喜》,將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推上了風口浪尖。

但最觸動我的,卻是這一幕:

黃磊飾演的方圓中年失業,得知金庸去世,拉著老婆說自己的武俠夢,最後崩潰,哭金庸,哭自己:

「以前一直以為自己是令狐沖,沒想到,突然到這個歲數了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岳不群!」

世人多愛令狐沖,奈何活成岳不群。

年少的時候,我們都曾幻想過,自己一路斬妖除魔走向人生巔峰。

直到步入中年,才明白哪裡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江湖熱血快意恩仇,只剩下為生活而奔波的普通人。

01

擊垮一個成年人,只需幾分鐘

那個逆行的杭州小伙,曾經刷爆了朋友圈。

他蹲在地上,抱著頭大吼幾聲,大喊:「我壓力好大,每天加班到十一二點,我女朋友沒帶鑰匙,要我去送鑰匙,我其實真的不想這樣的。」

他說這些話的樣子讓人覺得很心疼,男兒有淚不輕彈,哭到這個份上了,心裡一定很

可這世上沒有一件事是容易的,看不到的盡頭的加班,不如意的生活。

世人萬千,煩惱皆不同,在世間本就是各人下雪,各有各的隱晦和皎潔。

現代職場上,有一個「潛規則」: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房貸車貸似乎永遠還不完,孩子還想參加夏令營。

加班完成方案,卻沒有在停電前一刻保存。

出差十幾天後回家,髒衣服和外賣垃圾堆得遍地都是。

每個人都在這樣的生活里,保持著人前的體面,然後在掛掉電話後,或是關上廁所的門,允許自己崩潰一會兒。

因為是大人,所以不能大聲哭泣,就算忍不住落淚,也要調成「靜音模式」。

前一天再怎麼崩潰,第二天都要裝作什麼都沒發生。

王小波曾說,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深以為然。

我們帶著軟肋和鎧甲一路奮戰,儘管再三小心,仍然躲不過一場必經的暴風雨。

朋友大凡是一名老師,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回復家長消息,每一件事她都求盡心盡力。

晚上十點,她終於改完所有的作業,還沒來得及伸個懶腰,家長的電話火速地將她拉回工作中。

一句您好之後,攻擊和責備的話語接二連三從電話那端傳來。

不問端由的辱罵讓所有的負面情緒瞬間湧上心頭,但她依舊壓著怒火,和顏悅色地向家長解釋。

掛掉電話後,大凡情緒逐漸失控,鮮少抱怨的她,也在朋友圈裡發了發牢騷。

事後,大凡苦笑著對我說,我挺過了艱難的考核,完成了無數複雜的教案,最後在一通電話上敗下陣來。

可能人生的旅程就是這樣,用大把時間迷茫,然後在幾個瞬間成長。

拒絕崩潰,就等於拒絕成長,只有挺過崩潰,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那些你昨日最大的痛楚,都會造就你明日最大的力量。

02

成年人的體面,全靠硬撐

余華在《活著》里說:

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辛。

成年人的世界布滿靳棘,每個人都死死守著自己的一方田地,活得謹小慎微。

因為大家都明白:現實從來不會因為你是個弱者而手軟。

《浪漫是一冊副刊》里的姜丹伊,37歲重新征戰職場,卻屢屢碰壁。

面試了50多家公司,沒有一家公司願意錄用她。

一次面試結束後,她遇見了面試官,竟然對她說:我好不容易守住了職場,如今你這種人竟妄想爬回來。

走出寫字樓的她,終於忍不住崩潰大哭,大雨滂沱,她的眼淚和雨水交織在一起。

作家毛姆曾說: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

小時候我們都以為,只要非常努力就可以成為厲害的人。

長大後才明白,賺錢養家,為人父母,沒有一件事是簡單的,成為一個普通人竟然已耗盡全身力氣。

素素今年也三十多歲,但她並沒有脫離職場,而是另一個特殊的身份—職場媽媽。

早上六點起床,簡單洗漱然後做好早餐,再幫孩子洗漱穿衣,孩子吃早餐的間隙,還要準備晚餐的食材。

直到將孩子送到學校,素素才能鬆一口氣,然後擠上一輛人滿為患的公交車,開始自己在職場上的一天。

下午六點,素素第一個衝出辦公室,接孩子回家,做飯、洗衣、打掃衛生、輔導孩子作業,這一套流程走完已經將近十點。

在雞飛狗跳的生活中,儘管素素有著自己的節奏,但即便是鐵人,也有倒下的時候。

素素提交的方案出現了問題,焦頭爛額之際,老師一個電話讓她積壓的情緒,一點一點達到閥值。

自己忘記在兒子的作業上簽字,老師一口咬定,她是不負責的家長。

素素在電話里,接連向老師賠禮道歉才結束了此事。

她本想忍住眼淚,但她分明看見鏡子裡的自己留下了一滴眼淚。

道理都懂,但總有一些瞬間會擊垮你心裡的堅硬的堡壘。

就像《請回答1988》里說得那樣:大人只是故作堅強去承受重擔,他們不是不疼,只是在忍。

我們奮力追趕著生活的步伐,儘管用盡全身力氣,仍有可能被現實擊敗。

但永遠有人走在路上,有人過著那種滾燙且難忘的人生,這就是生活的可貴之處。

03

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一生顛沛流離的蘇軾曾感嘆: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活著,面對壓力和打擊的時候,崩潰可以有,但我們更應該關注後來的事情。

到底是困難吞噬了你,還是你擊敗了困難勇敢前行。

就像《小歡喜》里,沙溢對黃磊說得那樣:你多跌幾個跟頭就好了。

有時候只有在最暗的夜裡,才能看到最美的星光,生活也是這樣。

當你走出陰霾便會發現,那些崩潰的時刻,早已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見證著你的成長與蛻變。

而那些殺不死你的東西,也終將使你更強大。

正如路內所說:

每個人的生命里,都有幾口吃不下的隔夜冷飯,必須得咽下去,而不是放在眼前發獃。

人間實苦,但愛和希望也常伴你左右,暴風雨終會停歇,萬里晴空也指日可待。

請不要輕易放棄,更不要被打倒,路就在自己腳下,沒有人可以替你做決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nY5qmwBvvf6VcSZBPF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