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讀書越多,越不會被外在的環境所困擾,越不會被寂寞孤獨這樣恐怖的東西所折服。我們從經典中汲取養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能看得更遠一些、更深一些。人生最大的捷徑就是,用時間和生命閱讀擁抱世上一流的書。
本文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本文長度約1705字,閱讀全文大概需要4分鐘
新東方聯合創始人、真格基聯合創始人王強曾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對讀書和人生的關係有過一段異常精彩的論述。
北大出了許多企業家,這讓我非常自豪。我經常回憶,北大為什麼會產生企業家?
我一直以為清華才可能產生企業家,因為它搞科技。北大是學術的殿堂,是精神自由的三角地。企業、上市等等好像與北大無關。
但是經歷了這麼多年人生後,我明白了北大為什麼會產生企業家。
以北大的32樓為例,當年我和俞敏洪作為北大青年教師住在該樓的第二層。後來俞敏洪創辦了新東方,成了偉大的企業家。
第三層樓,當年住著一個來自山西的叫李彥宏的青年,天天在水房裡光著上身用冷水沖澡,唱著「夜裡尋他千百度,你在哪呢」,天天念「百度」兩個字,於是後來誕生了百度公司。而從知識儲備來講,李彥宏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做企業,他是學圖書館系古典文學編目專業的。
第四層樓住著北大中文系的憤怒詩人黃怒波。這些年來,黃怒波令人刮目相看,成為中坤集團創始人,在冰島購置土地。
更匪夷所思的是,北大中文系的女生樓里一個長相非常平和的人龔海燕,她充滿著激情,創辦了世紀佳緣。
英文系、圖書館系、中文系都是與金融、融資、管理完全無關的專業,但是學這些專業的人怎麼會創建出成功的企業?
我想,這是因為北大給予了我們一樣東西,就是怎樣塑造生命的東西,使得我們對知識的渴望超過一切。
我有一個座右銘叫「讀書只讀一流的書」——真正值得我智力投入、值得我尊重、花費我精力的。
我覺得讀書一定要讀一流的書,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正是讀經典,讀那些能夠改變我們生命軌跡的書籍,成為北大人離開校門後不管走到哪個領域,能比別人走得稍微遠一點的保證。
因為那些書不是字,是生命,而這些生命對讀者的生命來說,是一種引領。
現在我們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也算人生有幸,但是要接受的信息太多了。那麼什麼樣的書該讀呢?
我讀書的選擇是這樣的:暢銷書堅決不讀,不是我看不起暢銷書,而是我知道生命有限,只能讀人類歷史上大浪淘沙的作品。
我所讀的作品的創作年代越來越早,因為我覺得越是早期的人,他們寫下的文字越是生命的寫照。
讀一流的書就要衡量這個作家進入書前的狀態是什麼。他是為滿足市場的需要而寫,還是傾其鮮血、生命和經歷而寫。
如果你讀的不是真文字,遇到的不是真語言,那麼最後見到的也一定是虛幻的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
讀書真正對讀者產生作用的時候,就是讀者和真正的生命融匯在一起的時候。
千百年來,沒有被淘汰的著作是人類一代又一代人選擇的結果,而不是現在市場的選擇,更不是廣告詞的選擇,這是非常關鍵的。
為什麼讀經典能改變我們的生命呢?因為那些人類最高的價值,真的、善的、美的東西會融入我們的血液。
一旦人的身體里有這三樣東西,在現實社會中就不會輕易被世俗的、流行的、暫時的甚至非常糟糕的價值觀扭轉。
讀那些經典的、人類熟悉的甚至很多人因為追求時髦而不屑一讀的文字吧。這些文字使我們對生命、審美、真理、語言與世界的關係有了更直接的感覺。
我認為我人生最大的捷徑就是,用時間和生命閱讀和擁抱了世上一流的書。
人讀書越多,越不會被外在的環境所困擾,越不會被寂寞孤獨這樣恐怖的東西所折服。
因為書籍逐漸在人的心靈里建造了一個完全獨立於外界的力量的王國,這個王國是被心靈完全擁有的,在這個世界裡棲居著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豐富而偉大的靈魂。
當一個人的心靈完全擁有這樣一個王國的時候,他靈魂的承受能力會有多麼堅強!因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來支撐他的生命。
王強說的很好,讀書、讀好書、讀經典好書,已經是世人所公認的通向成功的捷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勢必就能比旁人看得更遠一些、更深一些。
而且,更重要的是,作為自我投資的讀書永不貶值,在漫漫的人生長河之中,絕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巴菲特曾經說過:「人生中沒有任何一項投資會比『投資自己』更加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