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在西邑,她位於隆陽區東南部,距保山城34公里,與施甸、昌寧交界。西邑鄉種桑養蠶的歷史悠久,尤其在2001年以來東桑西移後,蠶桑得到了恢復性發展。
八鴨塘有耕地1.5萬畝,涉及11個種桑村754戶,成片的桑園匯成了一望無際的蠶海桑田。春雨如絲,一棵棵桑樹貪婪地喝著大自然供應給它的雨水。
它們在春雨中舒枝展葉,伸出了一根根嫩綠的枝條,一片片寬大的桑葉在微風中跳起了歡樂的舞蹈。陽春三月,下過幾陣小雨後,桑樹忙著照顧自己的孩子,生出了一個個小青果。
起初的小青果非常小,慢慢地它長大了長成了一顆顆像寶石一樣的果子。原來它們的身上長著一些毛,慢慢地這一些毛逐步脫落下來,後來變成頭上豎著三根「孔雀毛」。
再後來,這一些紅色的果子像青果子一樣喝足了大自然給它們喝的「陽光茶」。
過了立夏,桑果也由鮮紅變為紫紅,一串串沉甸甸的桑果掛滿了枝頭,真像節日裡的彩燈。一張張比手掌還大的桑葉綠得發亮,仿佛翡翠一般,一棵棵紫色的桑果躲在綠葉底下。
沒有成熟的半紅半青的桑果,起初它的顏色是青綠色的,逐漸變、變紅,最後變成紫色的了。
那就是成熟的桑果了,這個時候,你來到桑樹林裡,不僅會品嘗到桑果的美味,還會感受到摘桑果的樂趣。玩累了你就可以到農莊去飽嘗一下「桑葚宴。」
桑樹全身都是寶,桑葉可養蠶,桑果可食用,桑根可入藥,桑樹富含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具有抗衰老、降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
為打造蠶桑西邑,提高西邑鄉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知名度,2017年4月22日,「雲南隆陽,桑韻西邑」西邑鄉首屆桑葚旅遊文化節在西邑鄉八鴨塘萬畝生態桑葚園隆重舉行,目前為止西邑鄉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桑葚文化旅遊節,吸引了各界人士前來參與。
通過桑葚旅遊文化節的開展,推動產品市場的發展,利用引入龍頭企業帶動群眾參與,達到綠色發展,群眾致富的發展理念。
如今西邑鄉推出了桑葚果醬、桑葚酒、桑葚酵素、桑葚粉、桑葚茶、桑葚乾果、桑葚汁、蠶絲被、蠶絲枕等十餘種產品,產品市場供不應求,有效的促進農民增收。
西邑鄉桑葚種植歷史悠久,桑葚節的舉辦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每次桑葚節的舉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度、參與度、支持度,對於群眾思想的轉變、觀念的更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時,極大的提高了桑農對蠶桑產業的信心,鞏固了西邑鄉蠶桑產業的發展。
西邑蠶桑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優勢已初步凸顯,經濟效益初顯,吸引遊客達到幾萬餘人,蠶桑系列產品已經銷至全國各地,前景廣闊。
據了解,西邑鄉從2001年開始發展蠶桑產業,目前,已帶動272戶貧困戶種桑養蠶,戶均增收達12775元,在實現致富的同時,也打響了特色鄉村旅遊文化品牌。我相信通過我們西邑鄉黨委、政府的持續支持,我們西邑鄉最終能夠實現經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啊!家鄉的蠶桑,我為你自豪!
作者系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中心學校教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j-4ZW8BMH2_cNUgqgh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