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條子泥——不僅飛鳥成群,還有浪漫詩歌……

2019-10-25     東台時空



  10月19日,世界自然遺產東台條子泥濕地正在舉行「遇見·條子泥詩會」,來自全國各地30多名詩人、作家、朗誦家歡聚一堂,帶著對這片美麗的大地的濃濃情誼,將詩歌讀給藍天白雲,也讀給了大海與濕地。從清晨到黃昏,詩人們像一群歌唱的鳥兒,沉浸在無盡的歡樂之中,美好的時光也給人們留下了一段最難忘的記憶。





  世界自然遺產地——東台條子泥,天藍地闊,起伏的濕地上雕刻著海水凝固的旋律,也書寫著黃海濕地 「飛鳥天堂」的詩意篇章。「萬頃濕地詩樂舞,遇見東台條子泥」。為進一步擴大世遺效應,集聚全國優秀文化資源,向全世界釋放地方專屬文化,金秋十月,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作家齊聚條子泥濕地採風創作。

  詩會當日,中國詩歌學會會長助理、著名詩人周所同、《詩刊》編輯、詩人聶權、《中國校園文學》主編徐峙、河南省作協副主席、詩人、畫家馮傑、江蘇《揚子江詩刊》副主編、評論家曉華、《散文詩世界》主編、詩人宓月、山東詩人周蓬樺,上海劉慧娟、江蘇詩人作家孫昕晨、姜樺、張作梗、王成章、艾英、傅榮生、曉川、季風、麥閣、宗小白等。

  還有來自遼寧、北京、江蘇、上海等地的朗誦藝術家雅馨、梅園、李進,以及鹽城市、東台市的部分作家、詩人、朗誦家,大家從天南海北匯聚到黃海之濱,在領略世界自然遺產地條子泥濕地美麗風光的同時,激情上演了一台獨具創意、精彩絕倫的詩歌盛宴,用澎湃的情感,唱出心底里詩的聲音。









  以湛藍的天空、蜿蜒的海槽、跨闊的草灘和古船、河流、海釣者、趕海人為背景,「遇見·條子泥詩會」的舞台直接鋪設到剛剛退潮的大海,寬闊的海邊濕地,成為天地之間最大的舞台。

  上午的詩會在原生態的漁歌號子中開始。一群腳踏濕地的當地漁民穿著膠鞋,挽起胳膊,面向大海和藍天激情誦唱,極具生命活力和震撼力的漁歌號子,那跳躍的音符,使得整個大海都在顫動。

  而一群小學生演唱的歌曲《遇見條子泥》,更如天籟般寧靜、夢幻。詩會上,《搬運》、《條子泥之歌》、《條子泥:深秋的灘涂》、《在秋天,說出祖國的名字》、《灘涂紅》、《黃海潮》……一篇篇詩歌,一首首歌曲,一支支舞蹈,一曲曲歌謠,都是詩人們獻給條子泥的原創新作。

















  遠遠地,有人輕聲哼唱起那首《遇見條子泥》:「大海邊我遇見最美麗的你,一抬頭遇見這片條子泥……」

  天空星光閃耀,大地火焰灼燙。地處黃海邊的東台條子泥濕地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麗的詩篇,在這裡,我們將這些詩篇讀向大海,讀給條子泥,讀給明天和未來,也獻給今生最美好的「遇見」。



來源:遇見條子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fZ0BG4BMH2_cNUgxrGG.html

禁行通告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