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因為沒新鮮竹子吃要被「遣返」,疫情下的動物們都還好嗎?

2020-05-15     華輿

原標題:大熊貓因為沒新鮮竹子吃要被「遣返」,疫情下的動物們都還好嗎?

編輯:向前

最近,旅居在加拿大的大毛和二順很是鬧心。

受疫情的影響,兩人可是有一段時間沒吃上從中國運過去的新鮮食物了,要知道,嬌生慣養的他們長著地地道道的「中國胃」,只要食材不是來自故鄉,或者食材本身不夠新鮮,他們一筷子都不會動。由於對吃的不滿意,二順和大毛決定絕食抗議,這驚動了加拿大政府。

不過,即便是政府也束手無策,對他們說你們要是實在吃不慣就回去吧,這就幫你們訂機票。

加拿大政府如此決絕的態度是二順和大毛沒有預料到的,在飲食和回國的雙重壓力下,他們的黑眼圈眼瞅著又黑了一大截。

雄性熊貓「大毛」和雌性熊貓「二順」於2013年3月底來到加拿大。圖為「大毛」正在休憩。(圖片來自中新社 余瑞冬攝)

對了,我是不是忘記說了,其實二順和大毛是兩隻熊貓來著……

話說,為什麼加拿大熊貓的名起得這麼不走心啊……

據報道,這兩隻被飼養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最大城市卡爾加里動物園的熊貓本應該在2023年送還中國,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無法通過商業航班每周兩次運來足夠多的新鮮竹子。而這兩隻熊貓又挑食得很,一旦發現竹子不新鮮便停止進食,這讓加拿大的動物園方面十分為難。

據該園園長透露,他們正在向中加兩國政府申請,加快辦理審批手續,儘早送還大熊貓。

此時必定會有愛熊貓人士跳出來鳴不平:養個熊貓咋這麼毛病,拿來我養!

其實,完全沒必要為大熊貓的遭遇感到憤憤不平,畢竟,它們回家坐的是飛機,而且還是專機。

相比而言,其他動物就沒這麼好運了,比如泰國的大象。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泰國旅遊業帶來巨大影響,為泰國旅遊業工作的大象不得不「收拾行李」回家。

位於清邁的一座大象體驗公園正在遭遇寒冬,由於造訪的遊客銳減,使得園區無法負擔每月近20萬泰銖(約合人民幣43841元)的土地和設備租金、飼養員工資以及大象飼料的費用,要知道,大象一天要吃掉多達300公斤的草和蔬菜。無奈之下,公園主人決定將大象送回老家。

不過,用卡車拉運大象的費用高得驚人,經過一番商議後,大家決定步行送大象回老家,畢竟,路途也不太遠,也才……150公里。

搬家中的大象。(圖片來自世界動物保護組織)

150公里完全靠腿兒,相信不論對於大象或是人都會是不小的負擔。大象的步行速度大概在每小時7公里,150公里需要大象足足走上一天。另外,即便是回到家鄉,大象是否能找到適合的生存環境同樣存疑。

據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介紹,受疫情影響,已有多達2000頭已被馴服的大象可能因主人無力喂養而餓死。

日本的水族館同樣人影稀疏,這讓其中的一些魚類產生了心理問題,比如花園鰻。

花園鰻。(圖片來自網絡)

被譽為「治癒萌神」的花園鰻有一個神奇的特性:但凡周邊有風吹草動它們都會立刻鑽進沙子裡,然後好奇地探出一半身子四處張望。在日本的很多水族館中,你看到一群花園鰻在探頭探腦,不斷地做伸縮運動,會產生一種奇怪的萌點……

不過,隨著疫情到來情況在發生改變。工作人員發現,因為很長時間沒怎麼見過人的緣故,館裡飼養的花園鰻,開始對工作人員變得警惕,都「自閉」鑽進沙子不願出來。

為了讓館內的約300條花園鰻「回想起」人類的存在,水族館推出了一項為期3天的視頻連線活動。館方在水箱前放了5台平板電腦,供大家每天和花園鰻互動幾個小時。時隔多日再次看到人類的樣子,花園鰻們的「自閉症」終於得以緩解,重新開始從沙子中探出腦袋。

(圖片來自進擊的多肉)

如果說疫情對一部分動物的影響僅停留在心理層面,那麼相比而言對另一部分動物的影響則更加深刻,因為關乎生死。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隨著肉類加工廠的關閉和全國範圍內加工能力的下降,美國養豬戶預計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需要對數百萬頭豬實施安樂死。

肆意的疫情幾乎癱瘓了美國豬肉的生產鏈,大批員工遭受感染,某些工廠中感染率甚至超過了50%,生豬的加工能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大批餐廳停業,這也使得豬肉麵臨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

豬肉賣不出去,養豬便反而成了一筆賠本買賣。美國國家豬肉生產商協會估計,每頭上市的生豬將給養豬戶帶來約37美元的損失,到今年年底,該損失將達到50億美元。

於是,全美的多家農場不得不做出安樂死豬的決定,用以止損。據估計,將被執行安樂死的豬將達到500萬到1000萬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eUtG3IBnkjnB-0zpL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