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唐妝大揭秘!原來古人過得也如此精緻

2019-07-17     Deerchic時裝筆記

Hi姐妹們,中午好~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你們追了沒有,好吧D爺承認是來看四字弟弟的

D爺覺得易烊千璽真的蠻適合古裝造型的,他的長相屬於清秀但不失硬朗的類型(可甜可咸),

劍眉星目且眼角比較尖,有靈氣,真的超帥~


這部劇除了易烊千璽比較吸引D爺還有就是劇中人物的唐妝也是極盡的還原歷史

提到大唐盛世,浮現在D也爺眼前的就是一片繁華的長安城和穿著開放化著精美妝容的唐代女子


雖然這部劇的美女戲份不多,但但是每一位窈窕淑女的妝容都還原了唐代女子的風貌

對比敦煌壁畫上飛天的人物,廣袖、披帛靈動飄逸的造型真的是像極了

仔細欣賞劇中路人小姐姐們的過節妝容,不僅眉毛,連花鈿都千姿百態,頭上的步搖和鬧蛾

絲毫沒有任何偷工減料(群演平民的妝容也是如此精緻,可見唐朝當時是多麼繁華)

恕D爺直言,一開始還沒看這個劇看到這個鏡頭,D爺以為這是劇中比較重要的人物

因為她們的造型真的是很精緻,和之前的看的古裝劇路人群演造型不是一個檔次的

連唐朝tony家的小女兒季姜也全套做足,梳著雙丫髻,額點花鈿、頭戴鬧蛾,雖然只是一個不到十歲的路人女童

但是這種劇組一點一滴落實到每個細節、煞有介事的認真和專注,才能讓人從季姜身上都看見了開放、煙火氣十足、生生不息的盛世長安

但劇中貴妃的造型讓D爺匪夷所思,極盡的樸素低調和之前的電視劇貴妃美輪美奐、雍容華貴的造型形成鮮明對比

早期的電視劇的貴妃造型都是這樣的,精美的華服配上浮誇華麗的裝飾

D爺覺得林芳兵的楊貴妃算是眾多楊貴妃版本中造型中最美之一了

這兩個造型真的是驚艷到D爺了,非常美,很符合楊貴妃的特徵和氣質


雖說樸素但徐璐這個貴妃的造型也是盡力地還原歷史,和出土的唐代畫像和雕塑非常的契合

眉心花鈿和眉形古韻十足,垂目的樣子將雕塑還原了個十成十

都說貴妃徐璐貴妃造型寡淡,但檀棋的造型就榮獲廣大觀眾的一直好評,尊重歷史原型的同時也符合現代的審美

於是#熱扎依唐妝#就喜提熱搜了,調色和妝容細節都耐人尋味!一顰一笑間,傾國傾城


服飾雍容華貴卻不庸俗,雖說是紅配綠但這樣的配色一點都不土氣

正好將唐代時期服飾的華麗展現的淋漓盡致,妝容髮飾也是經過細心斟酌

總體來說,這部劇的妝容造型可謂是很用心,盡最大可能的還原歷史,但劉亦菲的「木蘭妝」廣大網友就不太滿意了

「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明亮的鮮黃色和熱烈的鮮紅色妝容,即便是神仙姐姐也駕馭不了啊!瞬間把仙氣飄飄的劉亦菲變得像諧星一般

說了那麼多華服和妝容,估計姐妹們一定好奇唐朝女子是如何化妝的

其實她們化妝和我們現在類似,只是說法不同,她們化妝步驟包括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點面靨、描斜紅、塗唇脂

一個唐代女子出門前足足要完成七個步驟的妝扮,完成這些好歹也要兩個多小時了吧

所以吶,那些直男們不要抱怨女生出門太慢,你就在樓下多等個幾分鐘怎麼啦

在妝容方面細緻一點來說,唐朝的妝容分為白妝和紅妝。再細緻一點有分為桃花妝、飛霞妝、酒暈妝、啼妝、淚妝等


不得不說,古代人在妝容方面還是蠻講究的,輪到現在也個個是個全能的美妝博主

扒拉那麼多,D爺又認真仔細的為你們詳解一下唐朝女子的化妝步驟

1.敷鉛粉

原來古人也像我們一樣,以白為美,一開始的鉛粉就相當於我們現代的底妝部分的粉底

一開始的粉底就是普通的米做成的粉,叫做「米粉」,但是米粉不好定妝,容易花妝

後來人們發明了鉛粉,古稱為「鉛華」,洗盡鉛華就是這麼來的,鉛粉塗在臉上不僅可以增白還不容易脫妝

但鉛粉是有毒的,長期使用會讓肌膚發青甚至金屬中毒,古代人為了美白也是夠拼的

2.抹胭脂

胭脂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用的腮紅,古代的胭脂一般都是用花瓣製成

根據胭脂畫法的深淺妝容會有不同的名字: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檀棋妝就屬於酒暈妝

3.畫黛眉

畫完腮紅就可以畫眉了,畫眉是中國最流行的一種化妝方法,產生於戰國時期

唐代流行的眉形叫做娥眉,亦稱為桂葉眉,畫這種眉毛的時候需要吧自己原來的眉毛給剃掉

然後在眉頭位置用眉粉畫出橢圓形狀,大概大半的拇指蓋大小,眉形濃重而短小,眉尾高出天際

4. 貼花鈿

基本妝容確定後,唐人會在眉間額頭貼上花鈿,就像我們小時候喜歡在額頭中央點個美人痣

最讓D爺驚艷的就是鞏俐在《天龍八部.天山童姥》里的造型

沒有多餘的髮飾,僅一個花鈿在額頭簡單裝飾就驚為天人了

還有一個經典的鏡頭就是她和林青霞一起撫琴的畫面,D爺看了很多遍,兩大美人同窗,真的太美了

關於花鈿的起源,D爺聽說一個有趣小故事

據說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躺在梅樹下歇息時,風吹梅花正好落在公主額上,公主額上留下了五個花瓣的印記

宮中女子覺得梅花印很好看,於是開始仿效,剪梅花貼於額頭,「梅花妝」由此誕生

梅花妝也叫做「落梅妝」章子怡的落梅妝也承載著很多人


濃墨重彩的妝容讓章子怡顯得美艷動人,而由於在劇中的角色設定是失明者,而眉間的落梅妝則恰好了這一不足,美得讓人不敢直視

不過花鈿並非用顏料畫出,而是將剪成的花樣貼在額前。用來剪花鈿的材料,記載中有金箔、紙、魚腮骨,鰣鱗、茶油花餅等多種,剪成後可收藏在妝奩內

5. 貼面靨

面靨通俗的來說就是「人工小酒窩」, 也稱妝靨。古代婦女施於兩側酒窩處的一種妝飾,在頰邊畫二新月樣子或錢樣,或在嘴角酒窩間加二小點胭脂


不過面靨起初並不是為了妝飾, 而是宮廷生活中的一種特殊標記

當某妃例假來臨,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臉上點上小點,稱為點痣,也叫點「的」

女史見了,即不用列名,後來逐漸成為一種妝飾,多在嘴角邊所點的

6. 描斜紅

描斜紅和貼面靨相似,都是面部一個小裝飾。斜紅,一般畫在太陽穴處

是一條紅色彎彎的新月形,有的還故意描繪成殘破狀,像傷疤一樣


7. 塗唇脂

妝容得到最後一步也是點睛之筆。口紅被叫做口脂、唇脂

在動物脂肪中加入香料和紅藍花染色的脂就是口紅了,有的配方還會加入硃砂、蜜蠟、香油等等

古代唇妝以小為美,即「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朱唇一點桃花殷,宿妝嬌羞偏髻鬟」,於是……歷代流行的唇妝,姐妹們可以感受一下

唐書中記載,唐明皇每年賞給楊貴妃的脂粉費就高達百萬兩,一百萬兩銀子是什麼概念呢

要知道當時一兩銀子差不多是現在的2000-4000人民幣,所以就不要好奇我們女生每個月的錢都去哪裡了

既然唐妝好看到熱搜,網上也有很多化妝大神cos檀棋造型,在這裡D爺也不落下,決定挑戰一下檀棋仿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eKSCGwBmyVoG_1ZKT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