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氣,既有肝臟損傷,也會引發3個後果,健脾宣肺可解

2019-07-19     大國醫說

咽異感證,一個很奇葩的病,病人常常檢查不出什麼毛病,就是感覺咽喉有異物,卡在胸骨窩那裡。有人說如螞蟻爬,灼熱,悶塞,像個棗核兒啊,有人說咽部有個樹枝,或是線團,甚至以為自己得了咽喉癌,長了個大瘤子卡在那裡啊。總之形容起來各種奇葩,痛苦起來甚至都不能扣領子上的扣子。

西醫稱為咽異感症,又常被診為咽部神經官能症,或稱咽癔症、癔球。中醫把這種病症叫做梅核氣,而一般感覺嗓子有痰,不舒服,還不算真正意義的梅核氣。

梅核氣的病機一般是因情志不遂,肝氣瘀滯,痰氣互結,停聚於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時發時止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這個也就是咱們題目裡面講到的:梅核氣也是肝臟損傷的一種表現,當出現梅核氣時定有肝氣鬱結的情況。

梅核氣患者通常還會出現心煩疑慮、精神抑鬱、胸脅脹滿、睏倦消瘦、納呆等症狀,生活和身體健康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婦女還可能出現月經不調、脈弦以及舌質暗滯等症狀。

除了以上種種症狀,接下來我們著重看下梅核氣會引發的三個後果:

食欲不振

梅核氣患者在吃飯時不會有梗阻的感覺,但是他們的咽喉部不舒服,也有可能使得他們對進食的興趣減退,進食速度會相應放慢,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神經性厭食症。

抑鬱

長期飽受咽喉異物感的困擾,心情會受到影響,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抑鬱症的表現,不想與外界交流,將自己封閉在一方小小的世界中。

懷疑和恐懼

梅核氣患者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否患上不治之症,時時刻刻都有可能感到懷疑或是恐懼。

梅核氣的症狀用一成語形容再合適不過了:如鯁在喉,我們接下來看下如何解決如此惱人的情況:

既然梅核氣是痰和氣互結而成,把痰化掉,把氣行開,梅核氣自然就沒了。那為什麼還要健脾宣肺呢?

先說健脾

這就牽涉到中醫理論了,中醫認為脾是生痰之源,肺是儲痰之器。脾虛了就會生痰,生濕,脾健則痰濕不生。

再談宣肺

肺在五臟中位置最高,稱之為五臟華蓋。它的功能既有宣發,又有肅降。宣發的功能暢達了,肅降的力量才會通暢無阻。中醫有個說法叫提壺揭蓋。打個比方:一個水壺,蓋子蓋嚴實,水是倒不出來的,那怎麼辦?把蓋子提起來,水就倒出來了。我們用蘇葉就是這個道理。

著重強調一點

此病跟肝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很多病人起初是由情志不遂而誘發,肝氣上沖,帶著痰氣逆行向上,阻於咽喉留置不去。

為什麼這麼說呢?

咽部的神經支配極其豐富,咽從內有迷走,舌咽,副神經和交感神經分支,此外尚有三叉神經第二支,舌咽神經等直接分布於咽部,神經反射傳導失調,咽部可以產生各種奇異的感覺。神經的反射傳導常常受到情緒的支配。

臨床實踐觀察,此病多發於婦女,尤其是更年期女性,性格內向,神經緊張,情緒不穩的人發病較為多見,這類人群帶有明顯的肝鬱氣滯症狀。若加以疏肝平肝會有很好的效果。比如以疏肝理氣,散結解郁的逍遙散、五花飲,打底的基礎方加減對患者改善非常明顯。

多說一句:古方為醫師根據當時之人生存環境飲食結構組方而成,現代人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已經發生變化,需要辨證施治,方得其效,切勿盲目。失眠的成因複雜多樣,病程長且多變,需要理清其病其征,配以全面調養才能緩解症狀,在這個過程中放鬆心情尤為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j4NmwB8g2yegND55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