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頭十年,我在時尚雜誌《紅秀》工作時,人們的口頭禪是「買買買!」我的職責是讓新品鞋子和時事新聞同等重要。雖然這一頁可能寫著政治危機,但下一頁就會告訴你這一季最好穿的牛仔褲是什麼,為什麼它們比你上一季買的那條更好。
我的工作是梳理當時的流行大潮,推斷出下一個重大事件——香奈兒比聖羅蘭更火嗎?Topshop是本周商業街的首選目的地嗎?哪個設計師與哪個連鎖店合作?這一季該買哪個包呢?
如今,這些過剩的購物年帶來了令人不安的數據。英國議會環境審計委員會在2018年披露,英國人的服裝消費速度是歐洲最快的,這並不令人意外。在2019年,該委員會透露,每年要處理掉100萬噸衣服,其中30萬噸直接進入了垃圾填埋場。
現在我對快時尚對地球環境和服裝工人所產生的影響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對自己鼓勵人們消費快時尚商品的行為感覺很不好。那時候,我們買了又買,我們的讀者總是買不夠,我們頁面上的特色商品被搶購一空。
即便是2008年末的金融危機也沒有減弱人們對時尚的興趣。相反,當我們考慮在雜誌中加入某項內容時,我們的編輯會反問自己:「現在這樣做合適嗎?」我們更喜歡分享從孔雀和普里馬克等快時尚商店購買的最新款式,這些店鋪里的衣物普遍平價。時尚和購物都會讓人產生上癮的多巴胺,而這正是我們都喜歡的,我們幾乎沒有考慮到全球供應鏈的問題。
全球經濟衰退讓設計師和商業街的合作有了輝煌的歲月。標誌性的H&M合作品牌包括Lanvin(2010)、Versace(2011)、Marni(2012)和Maison Margiela(2012)。和許多人一樣,我排隊買了一大堆衣服,其中很多都放在衣櫃里,要麼穿過一次,要麼連吊牌都沒摘下。
新策略是讓舊的東西重新煥發生機。在時尚可持續性領域,據說紡織業是世界上第二大水污染的行業。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8年的一份報告,時裝業產生的廢水占全球的20%,碳排放占全球的10%,超過所有國際航班和海運。更不用說皮革所造成的影響,以及用於鞣製皮革的有毒化學物質,以及養殖牛、綿羊和山羊所造成的環境影響,或者是用原油製成的聚酯纖維。
這個問題不會消失:在全球範圍內,我們每年購買約800億件衣服,預計未來10年這一數字將增長63%,廢物和資源行動計劃估計有價值300億英鎊的未穿過的衣服被遺棄在英國家庭中。時尚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如此巨大,甚至於沒有快速的解決辦法。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會對自己的著裝選擇感到困惑,有些人則會因為太過糾結而舉手投降,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或從哪裡開始改變他們的購買習慣。
你的牛仔褲上不會有一個標籤來標記它們對地球的影響,那麼該怎麼做呢?雖然我喜歡好的設計,沉迷漂亮衣服的力量,但歸根結底,我更喜歡地球,我非常希望我的孩子能生活在一個健康的星球上。這就是為什麼我把改變世界作為我的使命,無論這種改變是多麼微小。
在過去的六個月里,為了找到這些答案,我潛心研究可持續的時尚世界。我發現了什麼?時裝設計行業正在緩慢而堅定地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和零售商首先需要關注他們的供應鏈——面料採購和服裝工人的權利。使用對環境沒有負面影響的產品是最理想的,沒有紡織品被填埋是絕對的夢想。
斯特拉·麥卡特尼是所有產品類別的先鋒和女王。她從未使用過皮革,也不再使用PVC,她生產的每一件產品都要經過倫理盈虧系統(EP&L)——該系統分析每一種面料對環境的影響。如果衝擊很大,那麼這種面料就會被棄用。
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EP&L現在已經被開雲集團採用,開雲集團還擁有聖羅蘭、巴黎世家和寶緹嘉等設計品牌。菲比•英格利希等年輕設計師正面臨如何以更新穎的方式打造更環保時裝的難題,英格利希開始在她的新系列中使用其他設計師的設計廢品。
上個月,英格利希在倫敦時裝周的時裝秀上對我說,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處理多年來積累起來的多餘垃圾。她指著一件短夾克說:「那件夾克里塞滿了凱薩琳•哈瑪尼特上次展示新品時留下的透明硬紗下擺。」我知道,與時尚行業的許多人相比,我的醒悟有點晚,但我想我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他們真的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因為每個人都渴望穿新衣。
就我個人而言,我已經知道,我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很簡單,那就是不要再把自己當成一個「消費者」,而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公民」。當我買到一件衣服時——無論是新的、二手的、回收的——我都會考慮它的用途,它是用什麼面料做的。當我有購物的衝動時,我都會問自己:我需要它嗎?因為大多數時候,答案是否定的。少買、買得好是最簡單的答案。
去年,我對自己的衣服進行了一次大的斷舍離,保留了多年來我一直穿著的衣服,把不再穿的衣服捐贈出去或轉手賣掉,我的衣櫥大大瘦身。現在,我會時不時地買一些好搭配的單品,不讓衣服變得多餘。我也努力讓衣服的壽命延長,我從來不洗我的藍色牛仔褲,我也努力修補我的衣服。
這是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而不是去購買昂貴的可持續時裝或租衣服。在製衣業迎頭趕上、開始生產對環境無害的服裝時,這是很好的起點。時裝革命聯合創始人奧索拉•德•卡斯楚正在寫一本名為《愛最後的衣服》的書,調查西方服裝修理的消亡。「反抗速度的唯一方法就是放慢速度,」她說,「讓人們改變用了就扔的方法是堅持用下去。」答案不僅在於「可持續時尚」,還在於打造一個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可持續衣櫥」。
在購物前問自己這些問題吧:我將用它做什麼?它是用什麼做的?我真的需要它嗎?如果你想避免誘惑,就把購物應用從手機上卸載掉。選擇有機棉和可回收面料所製作的衣服。如果衣服的標籤上有聚酯、尼龍、丙烯酸和聚醯胺等字樣,那就用冷水來洗滌衣服,以減緩塑料微細纖維進入水循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