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甜又燒腦,這樣的台劇看一集就上頭

2019-12-23     第十放映室

毫不誇張地說,2019年已成台劇崛起之年。
不妨回顧一下,我們至今都收穫了哪些驚喜——
作為年度華語劇王,《我們與惡的距離》最是野心勃勃,話題涉及的維度也相當廣泛。
死刑存廢、網絡暴力、程序正義、媒體操守、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等諸多現實議題,都得到了精準而不失深度的呈現。


《俗女養成記》以又喪又暖的筆觸書寫了一部都市女性成長史,被譽為「台版《請回答1988》」;



《噬罪者》則用更冷峻、嚴肅的態度講述更生人出獄後舉步維艱的生活困境,試圖喚起大眾對「罪與罰」的審視。


在不斷彰顯「現實主義」底色的同時,新台劇的大膽革新也博得了外界認可。
破圈、引進、上熱搜、反覆引起熱議——無異於一記漂亮的全壘打。

既有現象級作品,又相繼打造了各類小爆款。

甚至,就連原本落伍多年的台偶劇也煥發全新魅力。

注意,小十君指的不是那部挑戰三觀的出軌甜劇《我們不能是朋友》。

而是這部由台灣中視與FOX聯手推出的新寶藏——

《想見你》


按照慣例,介紹下卡司。

先從男主許光漢說起。
恐怕任誰也猜不透,頂著「網飛首部華語劇」名號的《罪夢者》在開播前萬眾期待,開播後反倒啞火。

不過劇雖涼了,配角許光漢卻意外被捧紅。

憑藉可鹽可甜的氣質,他順勢上位。

不僅成了一眾迷妹的「現任男友」,連帶舊作《海吉拉》也小火了一把。

在微博搜索關鍵詞,你會見識到不少「虎狼之詞」


在正式入坑之前,我對這枚新晉鮮肉其實並無太大興趣。

事實證明,「真香」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就像我現在不止有被圈粉的苗頭,還想感嘆他的爆紅是遲早的事。

相比起常見的花美男,許光漢的五官倒不算精緻。

但他既有少年感,又不自覺地流露出一股野性,總之就是又純又欲,難以捉摸。


關鍵是,作為正式出道7年的演員,他的演技也可圈可點,鎮得住場子。

無論是校園時期的單純爽朗還是青年時期的體貼沉穩,都能做到無縫切換。

順便,還帶來久違的清爽氣息。

女主則由有「小桂綸鎂」之稱的柯佳嬿擔任。

和許光漢相似,她也面臨一人分飾多角的挑戰。

既要扮演兩個版本的女高中生,又要出演性格強勢的職場女性。

就具體表現來看,很穩。


導演黃天倫,一個你可能不太熟悉的名字。

這不打緊,我們只需要知道他的上一部作品叫做《荼蘼》,是當年最受好評的台劇之一就夠了。

既有顏值兼演技的雙保險,又有實力導演坐鎮,這還不算重點。

本劇最亮眼之處在於,它完成了一次出色的加法。
作為一部純愛劇,卻完美地融合了懸疑、推理、時空穿越等要素
如此一來,既滿足了CP黨愛嗑糖的樂趣,又符合劇情黨對於燒腦推理的追求。

正如許光漢的走紅,本劇成為爆款也屬意料之中。

劇集開播後,本土收視率就一路飆升,上周更是喜提中視台收視桂冠。

至於豆瓣評分嘛,只要後期不崩,突破9分只是時間問題。


01.

穿越時空的愛戀

從失去戀人的那一刻起,黃雨萱(柯佳嬿飾)的世界就仿佛停滯不前。

表面上,她過著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

實則,她一直處在失魂落魄的狀態里難以自拔。

每天都在重複做著和男友王詮勝(許光漢飾)一起經歷過的事,不斷寫下永遠不會收到回復的訊息。

無論睜眼還是閉眼,昔日的甜蜜都縈繞在心頭不肯散去。

被折磨到快要崩潰的她甚至希望找出王詮勝出軌的證據。

只有這樣,她才能用「他其實沒那麼愛我」的藉口換來解脫。

命運弄人,她越是賣力挖掘,就越是體會到對方的愛意究竟有多濃烈。

早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男友就安排了求婚計劃,連婚戒都在她的車上靜靜躺了兩年。

要不是那場空難,兩人距離婚姻的殿堂可能只剩一步之遙。

看到這裡,不耐煩的觀眾可能忍不住吐槽:這不就是個俗套的悲情故事嗎?!

別著急,爆點來了。

黃雨萱在試用自家公司新推出的APP時,意外搜到了一張三人合影。

正是這張看似平常的合影,徹底打亂了她的生活節奏。

照片上這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女生是誰?難道自己只是個替代品?

更蹊蹺的是,經過一番追查,她得知這張照片拍攝於19年前,那時王詮勝明明才7、8歲。

那如果照片上的人不是他,那又該怎麼解釋?
一連串的問號讓事情愈發顯得撲朔迷離,連一向機智過人的女主也不知該從何下手。

這還不算完。

參加完王詮勝告別式的黃雨萱及時收到了新的關鍵道具:一部略顯陳舊的隨身聽和一卷伍佰的專輯。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戴上耳機,在公車上沉沉睡去。

等到醒來之後,她發現自己眼前竟出現了一個和過世男友長得一模一樣的男孩。

本以為是一次失而復得的奇蹟,對方的表現卻給她潑了盆冷水。

他尷尬地表示自己的名字叫李子維,並不認識她口中的王詮勝。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場所有人都把黃雨萱當成是照片上的那個女孩,陳韻如

截至目前,由於信息量比較密集,所以大致梳理一下。

劇情被分為過去和未來兩條時間線,時間線A中黃雨萱在2019年失去了男友王詮勝。

接著,她意外穿越到1998年的台北,即時間線B。

在時間線B,黃雨萱以某種方式暫時頂替了陳韻如,並且擁有兩個人的記憶。

很快,她遇到了李子維,以及合照上的另一個男孩莫俊傑,並捲入這場三角戀之中。

至於她與陳韻如的聯繫、李子維和王詮勝間的關係,則是亟待她去探索的謎。

一開始,黃雨萱把李子維錯認成了王詮勝,還抱著對方大哭一場。

被對方多次否認之後,她恢復了理性思考。

無論如何,人死不能復生。

更合理的解釋,只能是兩個人恰巧長得一模一樣,她原本也打算這麼安慰自己。

直到深入接觸了一段時間之後,她發現兩人的重合點越來越多:

口味相似、睡姿相似、喜歡對她做一樣的惡作劇,就連性格也很相近。

經過幾番回憶,更多疑點隨之湧上心頭。

明明是第一次見面,王詮勝卻勇敢告白:「早在你認識我之前,我就已經深深喜歡上你了」;

相識不久,卻對她的喜好了如指掌;

在承認自己畫的女高中生是第一個喜歡上的女生時,偷偷瞥了她一眼;

就連兩人吵架時,對方說出的那句「我唯一後悔的就是失去你」也顯得意有所指。

除了缺少兩人相愛的記憶,李子維儼然就是年輕版的王詮勝。

對於身處其中的黃雨萱,仍有不少急需探究的疑雲。

但對於自帶上帝視角的觀眾而言,真相已無比清晰。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唯一的出口:李子維,就是王詮勝

正如黃雨萱自始至終愛的都是同一個靈魂,王詮勝(李子維)摯愛的人,也只有一個。

她既是穿越到1998年的「陳韻如」,也是2019年的黃雨萱。

換句話說,本劇主要講述一個雙向穿越的故事。

主角二人都曾以不同的方式失去了心愛之人,通過時空穿越,他們再次回到彼此身邊。


02.

甜而不膩

即便是在主角互相深愛的基礎下,本劇照樣能做到甜而不膩。

它的訣竅,或者說與當年那些狗血台偶的差距在哪?

其一,在於甜虐交織的敘事節奏。

劇中並未按照線性敘事的傳統,按部就班地呈現主角的戀愛往事。

而是以虛實結合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穿插曾經的點點滴滴:一起慶生、一起聽演唱會、一起裝修兩人的小天地、共同計劃未來。

既能撩撥少女心,又不至於讓人覺得肉麻。

就算是正經撒糖,也要嚴格遵循「一顆糖配一把玻璃渣」的配比——

前一秒,鏡頭對準王詮勝給黃雨萱慶祝生日時的溫馨回憶。

下一秒,臉上的笑容還未完全褪去,眼前的人就已消失。

過去的戀愛橋段越是溫馨美好,就愈發襯托出現實的殘酷。

如此強調反差的手法,顯然要比一上來就簡單粗暴地撒糖,硬是把觀眾喂飽要高明的多。

甜,就要甜的有層次感。

虐,也必須言之有物。

兩者結合,才能最大程度上激發觀眾的共鳴(眼淚)。

又甜又燒腦,這樣的台劇看一集就上頭

其二,在於人物塑造力求貼近現實。

說到這裡,不如先舉幾個反例。

這種時候,怎能忘了《王子變青蛙》中的單均昊?

他除了會彈鋼琴、射飛鏢、品紅酒、跳華爾茲,還會修水管、換燈泡、輔導功課,堪稱十項全能小王子。

難怪有人調侃,其他霸總在他面前頂多算是部門經理。

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比一山高。

非要較真的話,大概只有《公主小妹》的男主才配穩坐霸總界的頭號交椅。

憑什麼?就憑他的外公皇甫雄是人稱「Emp」的亞洲首富。

別的霸總是家裡有礦,他倒好,直接就住在礦里。

說回《想見你》。

除了顏值很難復刻之外,王詮勝的設定與身邊常見的大男孩基本吻合。

既是陽光暖男,又是幼稚鬼,動不動就把女友撩的又哭又笑。

偶爾,還不忘蹦出幾句土味情話。

既然男主都能從「狂拽酷帥」「家裡有礦的霸總」的虛偽人設中抽離。

女主當然也不再需要遵從「倔強灰姑娘」「貧民窟女孩」的固定範式。

作為都市獨立女性,黃雨萱的性格比王詮勝還要強勢。

無論是職場還是情場,主動權都掌握在她手中。

人設是立體化的,那麼刻畫的情感便也顯得真摯自然

劇中先是徹底扭轉了過去男主尬撩、女主死心塌地的套路。

再是圍繞「愛」這個字,展現出細膩動人的情緒變化:

暗戀的卑微與酸澀,情竇初開時的懵懂與曖昧,情意正濃時的臉紅心跳,以及失去愛人的痛苦與糾結。

以上種種,都是《想見你》試圖關照的情感要素。

正主陳韻如在面對暗戀對象時,不由自主躲閃的眼神


發現自己好像越來越在意「陳韻如」之後,原本大大咧咧的李子維終於開竅。

每一次不經意間的觸碰,都會讓他有酥酥麻麻的感覺;

看到她的眼淚會不知所措,盯著對方的睡顏會不自

地表露出溫柔的一面;

甚至,他開始嫉妒她和好兄弟莫俊傑的「親密接觸」。

聽到其他男生誇她立刻就感到不爽,想方設法把這些好感都扼殺在搖籃里。

慌張、茫然、時而失落,時而歡喜,這無疑是專屬於青春期的敏感信號。

又甜又燒腦,這樣的台劇看一集就上頭

除了要表現時間線B中的校園純愛,時間線A中那些成年人的煩惱也不曾被編劇遺忘。

劇中兩人曾因為未來規劃大吵一架,差點分手。

直到王詮勝逝世,這層心結都不曾解開。

有甜有虐,既有至死不渝也有不歡而散,這才是真實世界裡符合現代人思維的愛情模式。

過去,一直存在某種論調:「偶像劇就是少女不切實際的白日夢」。

不得不承認,諸如《公主小妹》《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這類浮誇偶像劇,本質上確實屬於「王子愛上灰姑娘」的變體。

既然是夢,那就遲早要醒,任誰也不可能一輩子沉迷於睡前童話。

台偶註定要走出無腦、狗血的舒適區,流媒體興起、市場萎縮、人才流失等問題只能算作一個契機罷了。

這些台詞以前看來是霸道,如今只剩下羞恥和沙雕

誠然,本劇未能完全擺脫上世代遺留下來的窠臼:節奏拖沓、沒完沒了的回憶殺、濫用慢鏡頭。

也許部分性子急的觀眾根本熬不過第一集。

相應的,《想見你》從人物到劇情發展,都做到了穩紮穩打,不落俗套。

正如台偶的金牌製作人陳芷涵所說,給觀眾輸出產品就像給金魚喂飼料,後者已經習慣一種飼料,想要換並不是那麼簡單。

「我不能一下子換,金魚會跑光,只能在舊飼料裡面加一點新的再加一點新的。這個過程很漫長。」

「以舊換新」的這一步,新台劇走的足夠踏實、穩當。


03.

莫比烏斯環

撕開甜蜜迷人的外衣,《想見你》的內核依然是部懸疑推理劇。

一方面,編劇負責在劇情推動過程中撒下大量「麵包屑」,將觀眾一步步引導至探尋真相的道路上。

另一方面,不少「福爾摩斯」也響應號召,樂此不疲地二刷三刷,只為找到關鍵證據,提前破案。

這樣的良性互動一來有助於提升「留存率」,二來還能吸引更多慕名而來的路人。


要想在吊足觀眾胃口的同時做到自圓其說,就必須在「謎題設置」方面花心思。

為此,本劇設計了兩個相當出彩的核心概念:一個是莫比烏斯環,另一個是倒帶
什麼是莫比烏斯環?

簡單地說,這是一個象徵著無限循環的圈環,假如沿著它的曲面前進,你永遠都停不下來。

由此延伸出的「循環敘事」算不上多麼高深的設定,在穿越題材的電影中可謂屢見不鮮。

隨手舉幾個例子,《環形使者》《復仇者聯盟4》《恐怖遊輪》《前目的地》等等。

王詮勝的求婚戒指被刻意設計成莫比烏斯環的形狀


對應到劇中,這個循環依然成立——我們無法斷定到底是誰先穿越,然後愛上她/他。

一切正如莫比烏斯環,無始無終。

如果把以上邏輯推理單純視作解密,或許會覺得很燒腦。

可一旦與本劇的基調相結合,頓時催生出更浪漫的解讀:這段愛情始終處於互相纏繞的狀態。

或者用另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命中注定我愛你」。

接著再看這枚婚戒上刻的字。
「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 our meeting would be meaningful to me. 」
英文出自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越洋情書》,翻譯過來就是「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這時候,「契訶夫法則」就要開始彰顯存在感了。

第一幕中出現的槍一定會在第三幕中派上用場——正經編劇不會平白無故地設計某處情節和對白。

表面上看,戒指上的字是王詮勝在表達心意,他希望兩人不要因為工作調度的關係就分開。

結合後續,這既是劇情轉折點,更是為「循環敘事」預設的鋪墊。
第一次穿越結束以後,共有兩個選擇擺在女主面前。

一、放棄穿越,聽從親友的勸說,放下對王詮勝的思念,早日回歸正常的生活軌跡。

二、繼續穿越,然後追查李和王的關係,直到水落石出。

內心動搖之際,她看到了筆記本上那句「他就是王詮勝」,於是再次穿越,來到李子維身邊。

正是有了這次相遇,才有後來李子維逐漸愛上「陳韻如」的故事。
這麼看來,本劇的編劇簡直是個細節控,連伏筆都鋪陳的這麼含蓄。

接著再來說倒帶。

不難發現,本劇在設定上帶有幾分《不能說的秘密》的影子,兩者同樣具備「時空穿越」和「音樂」元素。

但《想見你》卻在前輩的基礎上玩出了更多花樣。

隨身聽磁帶通常分為AB面,與雙線敘事中「黃雨萱與王詮勝」、「陳韻如與李子維」兩組角色形成對照。

磁帶對應時間線,而女主穿越時空就相當於倒帶。

不僅如此,她每次穿越到時間線B之後,都會在原本的進度上回退一步。

穿越=倒帶=磁帶重錄=覆蓋原本內容,如絲般順滑的劇情思路。

又甜又燒腦,這樣的台劇看一集就上頭

此外,攝製組還不忘在片尾添了一個小彩蛋——以耳機線暗喻紅線。

類似的巧妙設計,劇中比比皆是。

由於劇集尚未完結,至今留有許多未解之謎。

比如,當初殺害陳韻如的兇手究竟是誰?穿越後的黃雨萱能否成功改寫這起悲劇?

比如,李子維到底是憑藉什麼手段穿越到未來?而他身後的那塊黑板上又藏了哪些關鍵信息?

在以上拼圖補全之前,不止是「福爾摩斯們」的推測隨時會被打臉,就連已有劇情也說不準只是煙霧彈。

一邊推理,一邊等待真相,這才是追劇的樂趣所在。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觀眾在享受樂趣時,最擔心的就是編劇挖坑不埋或是剎不住車。

前期要麼運用各種強設定推動敘事,要麼堆砌大量伏筆,最後卻草草了事,直奔爛尾。

近期那部「跌落神壇」的《輪到你了》正是絕佳的反面典型。

但願,本劇的編劇能保持水平,別讓觀眾空歡喜一場。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d2aMm8BMH2_cNUgPrt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