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水下發射任務,首枚海基飛彈具備實戰功能,儘管射程較近但意義重大

2020-11-15     榮華之武器堂

原標題:開始水下發射任務,首枚海基飛彈具備實戰功能,儘管射程較近但意義重大

接上文 改裝潛艇,完成水面發射,首枚海基飛彈裝備蘇聯海軍

在水面發射取得成功後,隨後開始了水下發射試驗任務。根據海軍、造船工業部和國防工業部門各方商討的提議,蘇聯部長會議在1955年2月發布命令,確定了研發工作的參與人員。任務同樣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專門的水下試驗台上發射模型飛彈;第二階段從水下運動潛艇上發射模擬彈(專門改裝了1艘613型潛艇);第三階段從改裝的潛艇上瞄準和發射飛彈。

1956年12月末,在黑海造船廠製造的水下試驗台進行了C4.1型模擬彈的第一次發射試驗,該模型彈與P-11ФМ飛彈相同尺寸和外形,並配備有固體燃料發動機。在水下試驗台共進行了4次C4.1型模擬彈和4次C4.5型模擬彈發射試驗。1957年7月,在613型潛艇C-229號上進行了3次C4.1型模擬彈的發射,發射深度30米,潛艇航速分別為2.3、3.5和4.5節。1958年3-4月又用液體燃料發動機進行了3次C4.5型模擬彈水下發射試驗,發射深度30米,潛艇航速分別為3.5和4.5節。

1955年9月16日Б-67潛艇發射Р-11ФМ飛彈

最初兩個階段試驗證明了水下發射的可能性。為此,將B611型潛艇Б-67號按照ПВ-611型潛艇改裝,準備水下發射C4.7型模擬彈。改裝內容包括將1個制式發射井更換為配備CM-85型實驗裝置的水下發射用發射井;改變了飛彈與發射井之間的環形間隙的注水系統;安裝了新的遙測裝置;使用拖曳式天線基陣來傳送遙測信息。不過1959年8月第一次發射沒有成功,飛彈未能按預定時間出水,最後出筒離艇後只是按照隨機彈道飛行了15千米,便在科拉半島沿岸墜落。之後,技術人員找出失敗原因是控制系統故障,雖然遙測數據表明,控制系統根據預定算法發出了所有點火命令。試驗隨後又進行了一年,因為需要對飛彈進一步完善和試驗。1960年8月試驗重新開始。第二次發射也未能成功。在射前準備階段,發射井注水時,飛彈突然從發射台上脫落,飛彈頭部受損。事故原因是發射井注水系統在工廠生產時有缺陷。1960年9月10日,試驗性C4.7型飛彈在水下30米深、航速3.2節終於成功實現了水下發射,命中125千米外靶標。這是蘇聯潛射彈道飛彈第一次從水下成功發射。試驗委員會評估結果認為,試驗任務圓滿完成,因而建議停止研究工作。因為新的P-13潛射飛彈飛行試驗已經在1960年8月結束,並在10月列入裝備,這就使得製造水下發射的P-11ФМ飛彈已無必要。

1959年2月20日,根據政府命令,P-11ФМ飛彈列入裝備。研製該武器系統和第1艘B611與AB611型潛艇的研發人員獲得列寧獎金。他們是第16中央設計局的Н.Н.伊薩寧、第402造船廠的И.С.巴赫金、第1特種設計局的И.В.波普科夫和П.В.諾沃日洛夫、第885研究所的В.П.費諾格耶夫、第49研究所的В.П.阿列費耶夫、П.М.澤連佐夫和В.Ф.佩秋林、第385特種設計局的В.П.馬克耶夫和第592研究所的Н.А.謝米哈托夫。由於按照規定,每人只能獲得一次,因而科羅廖夫無法再次獲得。

從1958-1967年該型飛彈共進行77次發射,其中59次發射成功。1967年該飛彈退出裝備。

Б-67潛艇水下發射C4.7模擬彈

飛彈全長10.34米,直徑0.88米,全重(未加註燃料)1.67噸,加註燃料後全重5.47噸,起飛質量55噸,最大投擲質量1噸,攜帶單彈頭,採用單級液體火箭推進和慣性制導,最大射程150千米,圓機率偏差8千米,只能在4-5級海況水面發射,用於打擊大型面積目標。飛彈由彈頭、儀器艙、燃料箱、箱間段、氧化劑箱和尾段組成。儀器艙呈圓筒狀,用於旋轉制導控制儀器,內部固定有十字形隔板。燃料箱和氧化劑箱連成一體。尾段為圓筒形殼段,內部安裝一台液體火箭發動機。外部裝有4個穩定尾翼。尾段殼體上開有便於操作維護的艙口。

飛彈採用擠壓式單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彈上有增壓燃料供應系統。推進劑預先儲存在推進劑箱內,加註好推進劑後即焊死加註口以防止泄漏。一次加註可以保存數月到數年時間。使用時,彈體與戰鬥部不分離,由發動機和彈體外的4個穩定尾翼提供飛行控制。

P-11ФМ飛彈,左面為原型

該型飛彈設計採用РДС-4核彈頭,當量3萬噸TNT,不過在正常巡邏期間只攜帶常規彈頭。只有在發生危機時,核彈頭才會從岸上倉庫轉送布置到潛艇上。

飛彈發射時準備過程都在水下完成,需要2小時。發射飛彈時,潛艇指揮塔升出水面,飛彈筒蓋打開,飛彈被升到發射筒頂部。為防止海風造成飛彈不穩定,飛彈固定在兩個支架之間。5分鐘即可發射第一枚飛彈,之後再過5分鐘發射第二枚。飛彈發射時,潛艇可以以12節速度行駛。

應該說,該型飛彈是蘇聯第一種具有實戰功能的潛射彈道飛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潛射彈道飛彈。當然由於射程太近,必須行駛到敵方近海發射,而近海恰恰也是對方反潛力量最強的區域,因而顯得實戰意義不強。就該型飛彈而言,最大貢獻是技術上驗證了潛射飛彈的可能性。雖然它的Д-1發射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制導系統都比較原始,不過卻為後來的先進發射系統提供了技術積累。而它的另一個貢獻就是戰術戰法的研究。

РДС-4核彈頭

全文完,謝謝觀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VKYy3UBjdFTv4tAtd8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