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把中國人最注重的那點事兒扒了出來......

2020-06-23   電影雜誌

原標題:這片把中國人最注重的那點事兒扒了出來......

中國人好面子是出了名的,每個人或多或少,似有似無都會有這樣的共性。

丈夫賺錢不多,妻子覺得沒面子;子女沒出息,父母覺得沒面子;同學聚會,比不上人家,自己覺得沒面子……

中國人的面子似乎是更關乎個人的榮譽和尊嚴。

林語堂也說過:「中國人的臉,不但可以洗,可以刮,並且可以丟,可以賞,可以爭,可以留,有時好像爭臉是人生的第一要義,甚至傾家蕩產而為之,也不為過」。

面子,真的這麼重要嗎——

《面子》

Saving Face

這部上映於2005年的老電影是由伍思薇執導,著名演員陳沖主演的家庭劇情片。

一個生活在美國,三代華人家庭的故事。

導演伍思薇1990年畢業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系,後在西雅圖從事計算機軟體方面的工作,離職前花了5年的時間把這個電影拍了出來,劇中的故事來源於自己的親身經歷。

小薇是個美國華裔,從小生活在紐約華人社區,說著一口不咸不淡的普通話,是醫院外科前途無量的年輕醫生之一。

小薇的外祖父是個退休的老教授,在華人圈裡頗有威望,為人傳統刻板,張口就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類的教條。

生長在這樣傳統的家庭里,小薇和母親無時無刻不被嚴格管束。

但管束得越是厲害,越是反彈。

小薇的母親高慧蘭是個漂亮,韻味十足的女人,跟隨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當年遵循外祖父的意見,嫁給了一個自己不愛的人。

生下小薇沒多久,丈夫就去世了,多年來,高慧蘭也沒有再嫁的意思。

在外祖父眼裡,女兒雖然沒有男人可依靠,但是在自己家裡吃好喝好,小薇事業有成,又聽話,根本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女兒應該是幸福的。

但事實上,女兒給他的衝擊最大——

48歲的高慧蘭懷孕了!

更讓他跌破眼鏡的是,孩子他爹是誰無人知曉,外祖父氣得把高慧蘭趕出了家門,並且勒令她,只有結婚了,才能讓她回家。

外祖父擔心的不止是女兒,還有他的臉面。

「高慧蘭高齡懷孕,經手人不祥」這件事一下子在整個華人圈傳開了,大家都在背後指指點點,笑話高家人丟人現眼,不要臉。

如果這件事放在一般的西方家庭,西方父母相對來說會比較容易接受,但是對於外祖父這樣的老古板,這件事簡直讓他無地自容。

他寧願不要命,也不能丟了面子。

無奈之下,高慧蘭只能搬進女兒小薇的家,然後開始和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男人相親,只有把自己儘快嫁出去,外祖父的面子才能保住。

母親的到來,徹底打亂了小薇原本的生活習慣。

高慧蘭就跟全天下的媽一樣,一到家裡就嫌三嫌四,對所有的事情都不滿意,沒完沒了地在小薇耳邊嘮嘮叨叨。

除了干涉女兒的生活,高慧蘭也開始操心女兒的終身大事了,自己相親之餘,還不忘地給女兒物色對象。

為了應付母親,小薇只能硬著頭皮和各種男人見面,但其實小薇對男性一點興趣都沒有,她喜歡上了一個叫Vivian的女孩。

Vivian很早就把這件情告訴了自己的母親,Vivian媽很開明,對女兒的事情表示支持。

相反,小薇卻一直不敢公開這件事,更不敢跟母親坦白,潛意識裡告訴她,這件事會讓母親沒面子,會讓她蒙羞。

所以,小薇只能將她和Vivian的戀愛變成地下情。

但問題是,小薇一邊要照顧懷孕的母親,一邊要忙醫院的工作,還要騰出時間來和Vivian約會,她試圖同時兼顧,但卻搞得焦頭爛額。

這部電影的故事雖然發生在美國,但整個故事卻很中國化。

譬如Vivian第一次去小薇家做客,Vivian對小薇的一些動作都被高慧蘭看在眼裡,她沒有聲張,只是旁敲側擊地和Vivian聊天。

這些都是中國母親的特質,只是一頓飯的功夫就能察覺出Vivian和女兒的關係不一般。

她之所以沒有當面質問女兒,也是想保全母女間的顏面。

但是到了最後,面臨Vivian即將和自己分手,小薇不得不把事實的真相告知母親時,苦苦支撐的顏面也隨即撕破。

高慧蘭的反應平靜而真實,她說自己不是一個壞母親,女兒怎麼可能喜歡同性?!

女兒性取向與眾不同,高慧蘭自覺沒有盡到做母親的責任,才造成今天這個局面。

事實上,這個問題跟高慧蘭有沒有盡責一點關係都沒有,全然是作為子女,有沒有按照父母安排好的路線走下去。

然而,不管是高慧蘭還是小薇,都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在掙脫父母控制的那一刻,無形中也會變成像父母那樣的人。

影片中很多情節都充滿喜感,最大的包袱在結尾處,高慧蘭和暗戀自己多年的老周舉行了婚禮,小薇卻意外得知母親心屬他人,急匆匆地跑到婚禮上阻止母親。

誰料想,陰差陽錯,卻把高慧蘭愛的人曝了出來,一個比她還要小20歲的小伙子,小余!

一時間,整個婚禮都沸騰了,老餘氣得跳腳,怒斥兒子愛上這樣的女人有辱門楣;

更有來賓看到此景,居然學著大膽地跟伴侶提出離婚;

看著失控的場面,外祖父長嘆一聲,說道:「我這輩子的臉,都被你丟光了」。

一句既熟悉又心酸的話語,這應該是子女最常聽父母說的一句話。

在中國的家庭中,面子是一個輻射性的概念,它是以「與相關的人共享」為特徵的。

雖然說每個人都是特立獨行的,但只要你還有個家,你的事就是大家的事。

中國家庭的內核是,你愛什麼人,和什麼人在一起,都需要給你的家庭一個交待。

因為幾千年來的骨肉親情,是中國家庭必須背負的。

如果你愛的人得不到家庭的認可,你的婚姻或者愛情也無法得到幸福。

所幸,在這部電影中,導演給安排了一個相對完美的結局,高慧蘭和小余即將迎來出生的孩子,小薇和Vivian也不在意他人的眼光公開在一起。

終於,個體主義的價值觀還是戰勝了面子,但生活卻要在結局之後才真正開始。

人與人的相處是需要妥協的,特別是父母和子女之間。

就像一向古板的外祖父,在看著即將出世的孫子,還是免不了會說:「孩子出生我要時刻監督,和你們倆在一起,孫子得長成什麼!」

這是一種默許,但也不是完全妥協,反正還是變著法兒「關心」子女,子女仿佛也很樂意接受這種安排。

不管怎麼說,每個人都有平等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或許就是中西方文化間最大的差異吧,必要的退讓才能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