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傳統圖書館設計,斯蒂文·霍爾紐約新作建成

2019-09-29     環亞室內

將自然景觀、光影變化與建築設計結合起來。

紐約獵人角社區圖書館


在迅速崛起的摩天大樓公寓的背景下,斯蒂文·霍爾建築師事務所加入了著名的「百事可樂」(Pepsi Cola)和「長島」(Long Island)標誌,完成了一座新的圖書館建築,為紐約濱水區帶來了社區專用空間。

關於斯蒂文·霍爾


斯蒂文·霍爾被認為是美國當下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有著「建築界小李子」之稱。他善於利用每個項目的特點,將自然景觀、光影變化與建築設計結合起來。

作為「建築現象學」的主要倡導者和實踐者,他的作品具有批判性,且與具有特定歷史文化的環境緊密融合。



南京藝術博物館

斯蒂文·霍爾在中國所設計並建成的南京藝術博物館、深圳萬科總部等建築物,都深受人們的喜愛。



他也是一位與眾不同的設計師,在設計初期,他會通過繪製水彩形式的草圖,來記錄下最初出現在腦海的建築概念和形象,同時通過繪畫引導設計,建立一個延續性的工作進程,最終帶領團隊推動項目落地。



顛覆傳統圖書館設計,斯蒂文·霍爾紐約新作建成


顛覆傳統圖書館設計,斯蒂文·霍爾紐約新作建成


不只是建築手稿,在過去的30年間,每天清晨,一塊5英寸×7英寸的水彩畫板成了他的冥想空間。這一幅幅小畫的意思雖都模稜兩可,但卻往往能讓他捕捉到某個靈感,進而促成某個建築設計。




在畫畫的同時,斯蒂文·霍爾會將自己想到的與之對應的文字也隨手記在筆記本上,這些文字變成了詩歌的碎片。他將飽含詩意的抽象元素轉譯為建築語言,使建築作品成為一個交織了繪畫、詩歌、音樂、主觀體驗等眾多元素的融合體。

紐約獵人角社區圖書館


獵人角社區圖書館位於皇后區的獵人角附近,占地32000平方英尺,可俯瞰其所在的公園,也可看到河東岸的曼哈頓。




水彩手稿

斯蒂文·霍爾的設計旨在通過各種空間(從私密的閱讀區到活躍的聚集區)來重新構想傳統的圖書館模型。



設計團隊解釋說: 「建築物的鋁粉混凝土外殼不僅是立面,而是承重結構,省略了幕牆和立柱。」



立面上雕刻而出的各個切口,在展現圖書館用戶於內部的各種行為動態外,還可以為其提供觀賞曼哈頓城市天際線的珍貴視角。



圖書館的落成,反抗並回應了那些高端住宅內的公共圖書館和社交空間。在2974平方米的建設用地上,建築僅僅占用了極小的一部分面積,並儘可能地將剩餘的綠地空間還給社區使用,構建一個充滿活力的河濱市民公園。



水彩手稿

從圖書館東側立面的切口中,可以直觀的看到建築師將閱讀空間分為了兒童區、青少年區和成人區,並為每個區域都設計了一個相應的立面切口。




水彩手稿

在圖書館的室內設計上,建築師在社交區域選擇了暖色的竹子,以創造一種邀請之感,使得社區的居民,無論長幼,都可以快速地融入其中。




水彩手稿

同時,從立面大玻璃射入的自然光照,還於無形中為室內增添了幾分生機。




圖書館的紙質書籍均被存放在開放樓梯一旁的書架之上,而電子書目則就被儲存於就近的電子工作站中。



位於地面層的禮堂則可為公共會議和日常活動提供所需的空間。而位於兩個夾層間的樓梯,還將閱讀區與屋頂的閱讀露台連接在了一起。平時,讀者們可以在這個開放的公共露台,盡情享受東河和紐約城的美麗光景。




儘管圖書館的平面看上去略顯緊湊,但建築師在剖面上下足了工夫,以確保其是流暢開放的,實現最節能的空間設計和最綠色的公共環境。



建築師在東側的入口,設計了一個與一旁稍低的公園辦公亭相連的閱讀花園,並在連接處種植了大量的銀杏樹。而到了晚上,既有的百事可樂廣告牌和龍門架上的長島標誌,配合明亮的獵人社區圖書館,將成為這一新興社區公共空間的一個完美代表。

設計模型









設計圖紙



基底平面圖


屋頂平面圖



項目平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手稿

斯蒂文·霍爾的其他作品

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當代藝術中心




這座博物館坐落於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市,是維吉尼亞聯邦大學最大的私人藝術項目。從不同方向看去,扭轉的雙重垂直幾何體量有著不斷變化的視角。到了晚上,屋內的光線會照亮博物館所採用的磨砂玻璃,從而創造了室內與室外空間的連續性。

馬吉醫療中心




該醫療中心坐落於倫敦市,並希望設計成一個具有「船中船」的建築,因此建築內部使用了分支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築內部使用竹子做為建築材料,建築外牆則使用了磨砂白色玻璃與彩色玻璃碎片混合的方式。從外觀上看,整個建築外牆是呈水平狀的玻璃幕牆,猶如音樂的五線譜。

格拉塞爾藝術學院




這座具有三層的藝術學院,創造了最先進的工作室和社交空間。建築布局呈現L形,從而限定了廣場的邊界,而階梯式的圓形劇場一路向上,構成了傾斜的屋頂輪廓。建築使用了178塊獨特的預製混凝土板交替設置了170塊玻璃面板做為建築外牆,使整個建築有了藝術的外觀,內部光線充足。

新昂熱收藏家博物館




該博物館位於法國昂熱,設計靈感來自於法國的一座十三世紀的古堡。博物館周圍設計了一系列反光水池,用來回應該場地曾經是河流某部分河段的歷史。建築外立面採用鈦白色清水混凝土,內部功能有用於舉辦各類永久或者臨時性展覽的畫廊。

甘迺迪中心擴建工程




該項目位於美國的華盛頓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目的是為了讓藝術家和參觀者具有更多的機會與中心進行互動和接觸。該擴建工程包括三座相互連接的展館,具有十一個落地窗的區域,為藝術、表演和教學提供了靈活的空間。

普林斯頓大學路易斯藝術中心




這座藝術中心位於普林斯頓大學內,該建築希望以最先進的設施來推動普林斯頓大學的藝術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擁有舞蹈廳、劇院、音樂廳、工作室以及音樂學院的教學和研究設施,弱化了對於排練空間的重視,更加注重社區與大學之間的互動與聯繫。

Ex of In House




這座樣子古怪的住宅位於紐約Rhinebeck,房子主人是一位藝術品收藏家,同時也是一位藝術家。這座房子只有85平米左右,斯蒂文·霍爾這次通過在一個主要的幾何體量上,通過一系列球體與之相交、相融,形成了最終的空間形態。

北京當代MOMA



北京當代MOMA是由美國建築大師斯蒂文·霍爾領銜打造的居住社區,憑藉出色的建築設計,項目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世界十大建築奇蹟」之一。連環的空中長廊串聯起8幢高度起伏的塔樓,加上一棟藝術酒店和一座多功能水上影院,構成一個立體的建築空間。

旭輝綜合體





斯蒂文霍爾建築師事務所被委託設計占地面積為26,000平方米的北京旭輝集團新商業辦公樓。項目位於北京豐臺區,是斯蒂文霍爾建築師事務所在北京設計的第二個綜合體項目。

深圳萬科




萬科中心是一個多功能的大樓,位於廣東深圳市。整個建築外形像一個個拼接在一起的「長方形盒子」,從造型上看,有點像飛機場的候機樓,由幾根大方柱子讓整個建築物成懸空狀態。底部形成自然透風和良好的遮陰效果,由水景、土丘、下沿式廣場組成的空間立體景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RAMhG0BMH2_cNUgUo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