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副擔子一肩挑」大數據助力山東疫情防控 推進數字經濟發展

2020-03-09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3月9日電(記者 杜鄭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省大數據系統迅速響應,充分發揮大數據的資源、平台、技術等優勢,加強數據分析應用,利用大數據精準防疫,為疫情防控提供大數據有力支撐。

據9日省新聞發布會現場消息,疫情期間,全省大數據系統會同各部門單位,展開大數據應用。疫情初期,公安等部門綜合運用大數據比對等方式,迅速排查出來自武漢的人員名單,實現精準鎖定,第一時間築起阻斷病例傳播的「防火牆」。各地也積極創新開展防控工作,青島、淄博、煙台、濰坊等市開發了防疫管控追溯、外來人員登記等相關信息系統,讓疫情防控「有跡可循」;濟寧市上線人臉識別測溫通行系統;濟南、青島、濰坊、東營、菏澤等市還開發了口罩等防疫物資預約系統;煙台市搭建了生活必需品供應「掌上」平台等。基層一線也都主動運用信息化手段,採取小程序、掃二維碼等形式,讓信息摸排簡單易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成效。

此外,山東省大數據局開通的「愛山東」APP,設立了疫情防控服務專欄,並及時發布相關疫情信息及復工復產政策,開展在線服務。依託山東公共數據開放網,梳理2000餘項疫情防控數據資源,形成結構化、可機讀的「數據包」,向社會無條件開放。既方便各類媒體快速製作清晰直觀、通俗易懂的可視化圖表,也為高校、科研院所和網際網路企業開展科研分析,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撐,真正把數據「用好用活」。

山東省大數據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越男在會上表示:「疫情期間,全省大數據系統將更加努力地做到『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腿』,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網上辦事、網上辦公,及時作出安排,儘可能減少人員聚集,提升辦事辦公效率。」進一步加大OA辦公系統、「山東通」移動辦公平台和公務郵箱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推進覆蓋省市縣鄉各級的視頻會議系統建設,提高網上辦文、辦會、辦事服務水平。

按照「兩副擔子一肩挑」的要求,全省大數據積極幫助企業應對疫情衝擊,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推廣應用網際網路平台。省大數據系統先後彙集發布了650多項可用於疫情防控、協同辦公、生產服務等領域的網際網路平台產品,其中浪潮集團的「『疫防控』信息填報一指禪」、海爾集團的海智物聯網成套服務平台、華為welink、京東雲的「眼見-疫情隱患市民上報系統」等400多項產品,在疫情期間供社會免費使用。

同時,加快推進山東數字經濟發展。積極推進數字經濟園區、平台建設,會同財政、工信、農業、商務等部門,研究支持數字經濟園區、平台建設的具體政策,推動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加快向園區、平台集聚。經積極爭取,近期山東省15個大數據產業項目被納入工信部2020年示範項目名單,在全國排第二位(僅次於北京)。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區域分中心、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等項目被列為全省補短板強弱項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大項目。

疫情之下,山東更加意識到大數據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下一步,山東省大數據系統將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措施,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大數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