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游泳會傳染「那種病」?聽聽醫生怎麼說…

2019-07-24     西安科普

游泳既能消暑保健,

還不用汗流浹背的減肥,

可謂是夏季最適宜的運動,

可總有各種「游泳病」,

令人很心塞!

如何才能遠離這些「小煩惱」?

如何預防耳朵疾病?

01

預防游泳引起的耳病:

(1)游泳時可使用耳塞,避免進水;

(2)如有水進入外耳道,可用棉棒放在外耳道口將水吸出,或進水側的耳朵向下,蹦跳幾下,讓水流出後擦乾;

(3)不要在髒水中游泳;

(4)改掉不良的挖耳習慣。

有下列耳病的人不宜游:

(1)原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不定時有流膿者,此時游泳耳朵進水後可引起中耳炎的急性發作;

(2)剛做完外耳道或中耳手術的患者;

(3)感冒時禁止游泳,因此時人體抵抗力差,耳朵進水後容易導致外耳道炎和誘發中耳炎,使小孩更加容易發病;

(4)經常有眩暈發作者,因耳朵進水對人體的刺激容易誘發眩暈或加重病情。

無耳病史的人也要注意一些特殊情況,例如無症狀的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較多「耳屎」(耵聹)者,因耳朵進水後可膨脹堵塞壓迫外耳道皮膚,引起發炎和疼痛。如果能提前清潔外耳道則可避免。

醫生提醒

游泳後如只出現耳癢或輕微耳痛,可用家中備有的滴耳藥或滴眼液滴耳,同時注意其變化,如無好轉或加重或出現發熱和耳痛者、耳朵堵塞甚至伴有疼痛者、出現眩暈者、突然聽力下降者,應到醫院就診。

警惕感染紅眼病

02

紅眼病是流行性結膜炎的通俗叫法,該病發病特別急,通常在游泳後不到24小時就可發病,發病時眼紅、結膜水腫、分泌物多,會感到發燙、沙澀、刺痛,常被誤以為是眼外傷,部分患者可伴耳前淋巴結腫大,病情較重者,常有乏力、頭痛、流涕、嗓子痛及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患上紅眼病應該立即就醫

(1)抗生素如氯黴素、氧氟沙星類眼藥水等對細菌性結膜炎效果好,但對病毒性結膜炎無療效;

(2)急性結膜炎不宜使用眼藥膏,眼藥膏會造成分泌物排泄不暢;

(3)不要用紗布等將眼封閉,以免引起分泌物排泄不暢,加重病情。

醫生提醒

(1)要儘量選擇水質好、污染少的游泳場所游泳;

(2)游泳時佩戴泳鏡,能有效地隔開水和眼睛的接觸;

(3)游泳結束後洗完手再脫下泳鏡,滴幾滴具有消炎作用的眼藥水,減少感染病菌的幾率;

(4)有條件情況下最好在游泳以後,及時用乾淨水洗臉、洗澡。

有傷口或皮疹別游泳

03

很多人會疑惑,游泳會不會被傳染性病?淋病、梅毒等病毒,人體是它們唯一的宿主,離開了人體,它們的生命力就變得非常「脆弱」,游泳池中的消毒劑都可能將它們殺死,所以通過游泳而被傳染上性病的幾率是非常低的。對於足癬等其他皮膚病,如果游泳池按照要求消毒,而你本身也沒有皮膚破損的話,其實被傳染的幾率也是非常小的。

患有足癬、皮疹、濕疹等皮膚問題的人最好不要去游泳,有可能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而且在水中長時間的浸泡,會使得角質層軟化,皮膚的破損加重,那些隱藏在皮膚表層的細菌就可能趁虛而入進入到身體的更深處,而可能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比如淋巴管炎、丹毒等。

醫生提醒

游泳池的消毒劑對於一些敏感體質的人可能會引起皮膚過敏,這部分人群最好不要游泳時間過長、過於頻繁,游泳後要立即用中性沐浴露清洗皮膚(不要用有殺菌功效的沐浴露,可能會加重對皮膚的刺激),然後要擦乾皮膚,尤其是皮膚的皺褶處。

莫把「游泳肩」當成肩周炎

04

游泳肩在游泳的人群中常見,這是游泳太過疲勞所致。游泳時上臂旋轉外展,但又受到水的阻力,對肩部的壓力很大,無論哪種泳姿,游泳的時間過長,都會讓肩處於過度運動狀態,造成筋腱過勞,或者發炎引起腫脹,而腫脹的筋腱因頂住附近的骨頭互相摩擦,因而產生疼痛感,有時更會摩擦至筋腱撕裂,有部分患者更會在拿起筷子夾菜時都覺得疼痛。

除了急性損傷的「游泳肩」患者,很多慢性損傷患者會誤認為自己的肩部疼痛是普通的肩周炎,從而忽視病情或擅自採用治療肩周炎的方式來處理「游泳肩」,導致病情加重。

如果肩關節出現疼痛,更明顯的症狀是上舉無力,甚至無論怎麼用力,抬起的手臂就是不能抬得過高,感覺好像被人扯住了袖子一樣,出現這些症狀就要小心,可能肩組織已經發炎,如休息數日後情況持續,最好求助專業醫生。

醫生提醒

(1)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準備,將肩關節先活動開來,有條件者宜在下水前後採用溫水沖洗關節;

(2)在游泳過程中,注意採用正確的游泳技術,避免使用蠻力,如果出現疼痛,則應減少訓練量並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來源: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PqYKmwBmyVoG_1Z1L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