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防疫 不止於防疫
「安康碼」應用場景向全覆蓋延伸
自從2月23日蚌埠「安康碼」上線以來,我市已有324萬餘人申領。如今,不論是出入社區、企業復工、商超購物,還是交通出行,拿出手機亮出「安康碼」,已經成為蚌埠人習以為常的動作。如今,「安康碼」不僅是隨身攜帶的健康檔案,作用正在從疫情防控在向更多應用場景延伸。
打開手機中的支付寶或者皖事通APP,掃一掃核驗檢查點的二維碼,就能亮出綠、黃或者紅的健康底色,成為能否通行的關鍵。
「『安康碼』能有效減少人工登記時間、避免交叉感染風險,提升群眾通行效率。」說到這裡,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副局長路雪峰十分自豪。他介紹說,目前我市在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住宅小區、公共運輸工具、商場、超市、復工企業、醫院門診等場所已實現「安康碼」的應用。
採訪中,他熟練地報出了一組數字:全市已設立「安康碼」各類核驗檢查點20116個,包括機關事業單位962個、企業2023個、居民小區2172個、交通卡口145個、公交車1451個、計程車4139個、長途汽車951個、醫療機構590個、學校1047個、商超1068個、營業場所4568個等,累計核驗次數達到1676萬餘次。無論是人均申領量還是使用量,在全省各地市都位居前列。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
安康碼是否很快就將完成歷史使命?
「『安康碼』源於防疫,但不止步於防疫。我市正在探索建立『一碼多能』的應用體系,賦予『安康碼』長久的生命力。」路雪峰指出,『安康碼』不僅作為疫情期間的個人健康憑證,未來還將在個人信息集成、政務服務通辦、健康服務融合和生活服務拓展等領域實現深度應用,逐步成為個人「第二身份證」,在更多應用場景尤其是衛生健康、社保、醫保三大領域中發揮大用場,「進化」為社會治理、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據悉,從交通、社區、商超、企業等生活必需,到公共服務機構、學校、出入境管理等各類應用場景,我市正著力推進互認通用,打通障礙堵點,實現「安康碼」應用場景全覆蓋。採訪中記者獲悉,目前「安康碼」已實現省內所有城市和長三角的互認通用,全國認證工作也基本完成,屆時可實現全國範圍內的人員健康信息共享和「綠碼」全國通行,解決「一人多碼、多次申領」等問題。而我市後期也將以互認通用為基礎,在交通出行、企業復工、學校複課和景點開放等方面實現深度應用,從「一碼通行」到「賦碼生活」,真正做到全覆蓋、多功能、「一碼通」。
來源:蚌埠日報全媒體
記者:靳 瑾
編輯:成 凱
校檢:袁玉柱
監製:成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