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名頭和現實差距最大的公園,市民:想不到居然這麼多名人來過

2019-04-25   冒眼看世界

重慶的公園名目繁多,大公園、好公園不計其數。比如需要2天才能逛完的園博園、亞洲最大的城市公園中央公園、第一個濕地公園彩雲湖公園、人氣最旺的龍頭寺公園、承載國民記憶的鵝嶺公園等等。其實,重慶還有一個公園,或許人們聽說過它的名字,但並不知道在哪兒,也從來沒有去逛過。這就是重慶人民公園,以前叫做重慶中央公園。

人民公園就坐落在解放碑地區,離解放碑核心區不過200米左右。它是重慶近代以來最先修建的一座公園,建於1929年,距今90年了。剛成立的時候,由於地處市區中心,所以取名為中央公園,抗戰時候,更名為中山公園,解放後,最終定名為人民公園。

雖然人民公園名頭很大,但面積僅為1.2公頃,還不到20畝,這與現代公園動輒幾百畝、上千畝、數千畝的面積相比,的確有些寒磣。而這裡的老居民,最喜歡來此閒坐喝茶、觀鳥,也是一大休閒之地了。

和一般城市人民公園的高大上不同,重慶人民公園主要依地勢而建,高低落差上百米。由無數上下蜿蜒的石階組成,石階之間劈有多個平台,修建有涼亭等……公園內有大轟炸慘案消防人員遇難的紀念碑。

對於重慶當地市民而言,人民公園既是他們休閒、打牌、遛鳥的地方,同時也是解放碑地區連接望龍門等下半城地區的人行通道。對於遊客而言,沒有人指路,是絕不會找到的,也不會想像這個公園就是重慶的人民公園。

其實,重慶人民公園雖然目前少有人來遊玩,但在以前的確是非常重要的。陪都時期,國民政府外交部歐洲司就設於中央公園內。而許多知名人士,例如郭沫若、茅盾、巴金等就經常在人民公園內喝茶聚會。人民音樂家、《黃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甚至還在公園內舉行過音樂會。而這些,暫時都沒有看到留下任何遺蹟了。這些值得大書特書的歷史,就連當地的居民也沒有多少了解過,輸為遺憾。

重慶目前正在進行舊城改造,歷史悠久的人民公園也於去年得到了較大規模的修繕。不管歷史如何變遷,社會如何發展,人民公園條件如何受限,但它曾經輝煌的歷史地位卻是永存的。期待舊城改造的進一步落實,公園更多人文的東西能夠得到挖掘和保護。

而作為普通遊客,即使你對這些都不感興趣,但來感受一下公園的爬坡上坎,從白象街一路步行上到解放碑,再坐一次朝天門索道,豈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聲明:圖文原創,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