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農村傳統的「九大碗」,看得人口水直流

2019-12-24     珙縣兜兜

說起農村九大碗大家並不陌生,城市裡的人也去過農村吃九大碗,味道就是跟城市不一樣,選材、做法、味道、場景完全不一樣。


「九大碗」 又被農村人習慣稱作壩壩宴,是農村傳統特色菜肴之一,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


由於各地菜品各一,所以不同的菜品分別也不同。前些年九大碗確實只有九個碗,由於時代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九大碗已經變成了10多個碗的酒席,但統稱還是叫做「九大碗」。



「蛋圓子」是九大碗中的一道主打菜之一,蛋圓子是筠連人們最喜歡的美味佳肴。



這是在蒸籠中香噴噴的本地烏骨雞肉與紅蘿蔔製作成的叫做「蒸雞」



用芽菜和肉製作而成的「燒白」,燒白是一道四川的地方特色菜肴,是川蜀民間不可缺少的美味。



這是用豬蹄和白芸豆製作而成的蒸菜「香蹄花」



九大碗菜品其中之一的「扣肉」,味道特別巴適。


涼菜「乾巴牛肉」



用豬舌頭和豬香嘴配置而成的涼菜味道鮮美



油鍋炸魚,經過油炸過的魚,在盤子中不容易爛,添加秘制的調料味道特別香。



是農村九大碗中不可缺少的菜品,製作方法特別多,有清蒸魚、糖醋魚、水煮魚、麻辣魚等等,這是「豆豉巴魚」。



用調料和紅薯粉、豬肉製作而成的「酥肉」,也是農村九大碗中的一道葷菜之一。



炒肉絲,炒肉絲不屬於九大碗品茗之一,但它可以當做一道菜代替其它菜品。



炒四季豆是農村的土菜品之一,葷素搭配是九大碗中的一道菜品之一。


炒豆子



做燙菜用的「豌豆莢」



豆腐片配豌豆莢製作而成的燙菜,純天然,美味可口。



各種菜端出去讓朋友們品嘗家鄉九大碗的味道。


豆漿


純天然「甜豆漿」


現在農村有一種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用純天然「甜豆漿」代替飲料,算起來經濟價格比較實惠,簡單又划算,滋補營養價值更高。


親朋好友在喝豆漿的場景


據記載:「九大碗」最初是秋後農民為慶祝豐收擺的一種酒席。


在清代、民國時期民間凡是婚嫁、喪葬、壽辰、滿月、開業等事都會設這種酒席。


傳統席多為九種葷榮宴客,俗稱「九大碗」或「九斗碗」,一直流行在宜賓筠連民間。九十年代至今,「九大碗」不僅大換「包裝」,由豬肉為主推廣到以雞、鴨、魚、海產品為普遍 ,菜式也由九個發展到10多個,但是,傳統的「九大碗」一直都流行於今。

你吃過珙縣的「九大碗」嗎?你覺得味道如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動動手指

讓更多人知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OGoW3ABgx9BqZZI01L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