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吹捧」別有用心
陳水扁與韓國瑜
一場決戰在即,韓國瑜將對陣蔡英文。代表國民黨參選2020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韓國瑜,勝算幾何?這恐怕是台海未來半年最大的懸念。島內首先跳出來搶答這個問題的,居然是陳水扁。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第一時間,急不可耐地在他的「新勇哥物語」發聲:「2020韓國瑜還能過關斬將嗎?政治與選舉都是千變萬化的化學。」他預測:「韓流」還沒退燒,韓國瑜是國民黨2020的最強棒,帶動的將是台灣立法機構民代席次的大幅增加,國民黨多個二十席,相信不是夢。
從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開始,就不斷唱衰他的陳水扁,為何突然轉而「吹捧」韓國瑜?恐怕並不簡單。
果然,陳水扁話鋒一轉,稱當初韓國瑜高雄勝選,「不是韓國瑜多行,而是民進黨當局與地方執政累積的民怨,剛好在韓國瑜身上找到出口。」
作為老對頭,阿扁不想漲他人威風,卻也不得不承認,「韓流」的勢頭壓過蔡英文。他的「良苦用心」,是希望民進黨與蔡陣營要善於「千變萬化」。而阿扁的兒子,民進黨籍高雄市議員陳致中,則要求韓國瑜立即辭去高雄市長職務,同時作為2020參選人,必須說清楚兩岸政策。
劉結一在深圳會見韓國瑜
就在4個月前,韓國瑜出訪港澳和深圳廈門,簽下超過52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1.3億的訂單,他到訪深圳時,還與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他表示「九二共識」是海峽兩岸交往的「定海神針」。
為此,保外就醫的陳水扁,就在社交媒體上開直播,不顧自己的「病體」,大罵韓國瑜25分鐘,激動地「警告」說:如果讓韓國瑜當選地區領導人,解放軍就會進入台灣。
「大家就一起死!你要嗎?」陳水扁聲色俱厲,極力對韓國瑜進行所謂的「抹紅」,挑起台灣民眾的「恐陸」情緒。不過,招來的卻是民眾的一片「貪污犯」的痛罵。
陳水扁兒子、民進黨籍高雄市議員陳致中控告韓國瑜犯「外患罪」
上陣父子兵。同一時間,陳致中帶著幾個人,來到台灣地區「高等檢察署」高雄分署,煞有介事地按鈴控告,並向在場媒體宣稱,韓國瑜涉嫌違反所謂「外患罪」。
陳致中拿起「統獨議題」的大棒說事,一向也是民進黨打壓對手的招數。不過自己不爭氣的陳致中,這次踢到的是一塊鐵板。韓國瑜四兩撥千斤,拋出一句,「他為何不到法院按鈴自首,有沒有犯了外遇罪」,諷刺陳致中9年前被法官認定召妓一事。
對於對手的攻擊,韓國瑜展現出了「非典型國民黨」的一面,將國民黨一貫的「溫良恭儉讓」傳統,變為「溫良恭儉,但不讓」。
「韓流」挑起新仇舊恨
韓國瑜曾把陳水扁打進醫院
為什麼陳水扁父子對打壓韓國瑜如此「上心」?原來,他們不僅有新仇,還有舊恨。二十多年前,韓國瑜正是因為痛毆陳水扁而小有名氣。
那是1993年,剛當上民意代表的韓國瑜,在一次有關「榮民」預算的會議上,聽到同樣是民意代表的陳水扁說:「養榮民等於養豬」,當場火冒三丈,衝上前去掀翻桌子,還打了陳水扁一巴掌,結果陳水扁腦震盪住院三天。
「榮民」是指跟隨國民黨退守台灣的退役老兵。而韓國瑜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他本身就是「榮民」二代,出身軍人世家,父親、兄弟、就連岳父都有過從軍經歷。從小在眷村長大的韓國瑜,18歲時也進入陸軍官校就讀。
到了2006年,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貪腐弊案東窗事發,島內爆發「百萬人民倒扁」行動。韓國瑜正是當時行動的副總指揮,多次帶領民眾,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集會示威等活動。
如今,一年之內,62歲的韓國瑜從「賣菜郎」當選高雄市長,現在又踏上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之路,勢不可擋的「韓流」被島內媒體贊為「庶民政治的奇蹟」。而以陳水扁為代表的民進黨陣營如坐針氈、如臨大敵,說明頗得人心的韓國瑜,的確是有幾分勝算。
「一人救一黨」
2018年,韓國瑜與陳其邁參加高雄市長選舉辯論
再來看韓國瑜在去年11月高雄選舉時發生的「神奇一幕」。當時空降到高雄選舉的韓國瑜,以15萬選票,大勝對手 。高雄幾十年的「綠地」變「藍天」。而在此前4月宣布參選時,「外鄉人」韓國瑜的民意支持率,比民進黨陳其邁低了30多個百分點。
僅僅半年多的時間後,長期仕途失意的「非典型」國民黨人韓國瑜,幾乎是以「一人救一黨」,不僅在深綠營地的高雄,颳起了「韓流旋風」,還整體拉升了國民黨的人氣。四年前在「九合一」選舉中潰不成軍的國民黨,拿下了22個縣市長席位中的15席,一舉扭轉頹勢。
「庶民」奮鬥 打動選民
韓國瑜曾笑稱禿頭是因為熬夜
與前三任台灣地區領導人都出身於台灣大學法律系的「學霸精英」身份不同,今年62歲的韓國瑜,中學時代成績不佳,談戀愛、逃學和打架,都是家常便飯。父母將他送到陸軍軍官學校,直到退伍前一年,他才發奮考入東吳大學英文系。
在眷村長大、家境貧寒的韓國瑜,為了賺學費,每天都需要做多份兼職。熬夜的保安、接線生都干過,韓國瑜回憶起這段生活時還笑稱,「我禿頭是因為熬夜」。
後來他考入台灣政治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師從「九二共識」概念的提出者蘇起。
韓國瑜的從政路也一波三折。他在29年前進入政壇,1990年首度當選台北縣議員,後又在時任國民黨秘書長宋楚瑜的提攜下,當選台灣地區第二、三、四屆民意代表。他在台灣立法機構活躍了十年,又在2001年落選民意代表後沉寂了十年。
這期間,除短暫擔任中和市(今新北市中和區)副市長,掛名雲林一家私立學校外,韓國瑜長時間處於失業狀態,曾四處奔走謀生。他在接受採訪時曾回憶說:「當時我就一個人,一隻手機,誰理過我?」
2012年,韓國瑜從商,擔任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自嘲是「賣菜郎」。到2017年,韓國瑜復出參選國民黨主席,最終還是落敗。
2018年參選高雄市長後,韓國瑜的機智反應和真性情,才成為競選路上的利器,甚至他的禿頭形象,都成為「親民、接地氣」的優點。而韓國瑜向民眾展示的,正是一個「庶民」奮鬥的故事。
不怕敵人 自我救贖
「韓流」在選舉中的威力為什麼如此巨大?有台媒認為,韓國瑜在國民黨內部初選民調中「一騎絕塵」,勝出關鍵是「韓粉」黏性高、排他性強,「非韓不投」成為國民黨內最大聲量。而此前默默無聞的韓國瑜,為何能激發出明星般的效應?
一方面,韓國瑜痛斥民進黨「沒有為高雄年輕人找到一條回家的道路」;而他「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主張,切中了日漸沒落的高雄港的經濟困境和選民的痛點。
另一方面,在具有開創意義的政治心理學著作《政治之腦》中,總結了選民最喜歡的兩個故事:一個是「不怕敵人的勇敢故事」,另一個是「自我救贖的奮鬥故事」。哪個候選人會講這兩個故事,哪個候選人就能當選。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的過程,正應了這兩個故事的「致勝法寶」:
韓國瑜多次公開自嘲「一人對抗千軍萬馬」。他主動與國民黨「劃清界限」,多次強調選舉沒拿國民黨一毛錢,擔任高雄市黨部主委也不拿薪水。除高雄出身的王金平等特例外,國民黨高層幾乎全部缺席韓國瑜的造勢晚會。
儘管困難重重,但自己是「禿頭的不怕別人拔毛,放馬過來」。在韓式語錄里,韓國瑜講的就是他隻身一人,挑戰民進黨的大本營高雄的故事。這恰恰是選舉政治中,最受歡迎的第一個故事:「不怕敵人的勇敢故事」。
而曾經多年失業後,好不容易找到賣菜工作的韓國瑜,可謂屢敗屢戰。在百折不回的韓國瑜身上,勞工城市高雄的選民們,找到了強烈的共鳴。這正是另一個「自我救贖的奮鬥故事」。這就難怪,韓國瑜在高雄盡得天時地利人和。
實際上,高雄困境是整個島內經濟低迷的縮影,民進黨執政這三年來,忙於搞政治鬥爭,卻不顧民生議題。結果搞砸兩岸關係,撕裂島內族群,悶殺台灣經濟。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韓流」迅速擴大到全島,「韓粉」劇增。
儘管外形不出眾,但韓國瑜的「庶民人設」相當成功,他的奮鬥經歷、他的詼諧「金句」,最能打動選民。一句話,贏得「人心」成為韓國瑜制勝法寶。但反過來,這也是雙刃劍。因為民意如流水,「人心」是最善變的。
「庶民」爭議 破壞形象
韓國瑜曾在臉書發文稱「庶民與否不重要,拯救台灣靠你我」
因此,很早前就預測韓國瑜將當選高雄市長的台灣作家苦苓指出,韓國瑜的支持者立場並不穩固,大家對他期待值也過高。「大家對現實反感,對生活不滿,但又無能為力,於是就希望用選票選出一位救世主,」但苦苓也擔心,這種希望恐怕會「再一次成為夢幻泡影而已。」
的確,如何讓「賺錢賺錢再賺錢、發財發財再發財」的口號,真正變成高雄民眾手裡的真金白銀,如何解決高雄環境污染、產業轉型和勞工生活水平停滯等問題,不是靠選舉「金句」和故事,就能夠解決的。也因此,民進黨早就有人提出,韓國瑜是最容易打擊的對手,因為他爭議很大。甚至有傳聞,要給韓國瑜灌票,讓他在國民黨初選中順利出線。
對此,直新聞記者認為, 韓國瑜出線後亟需解決的是多個大難題。且不說,韓國瑜該如何團結國民黨?如何對付蔡英文將發動的攻勢、民進黨的選舉「奧步」?僅就韓國瑜的家事與人事而言,韓國瑜的故事就有不少漏洞。
比如:韓妻李佳芬是雲林的政治世家,財富積累豐厚,島內政界商界人脈廣泛,並非「庶民」身份。加上,島內名嘴黃光芹與韓國瑜撕破臉後,連日在網絡上爆料《你所不知道的韓國瑜》,爆出韓國瑜夫妻的18張保單,大部分是壽險與儲蓄,說明閒錢大把。她質疑這18張保單未見金額,形同隱形金庫。這與韓國瑜自我標榜的庶民形象,以及所謂十多年失業的落魄形象,都大相違背。這段日子以來,韓國瑜的個人形象,被這些陸續爆出的各種爭議大傷。
報道指出,韓國瑜及挺他的媒體,已經被污名化。尤其有不少年輕人不但棄韓而去,而且視韓為敵。事實上,綠營已經開始了對韓國瑜的「圍剿」。高雄「罷免韓國瑜」案聯署人數已達13萬,可以成案。按照島內法律,將在韓國瑜當選一年後才能提出。到時候,恰好是選舉期間,對韓正式提罷免,無論成功與否,都有極大的殺傷力。
競爭激烈 謹防「暗算」
韓國瑜面對的,是「最會選舉」的民進黨。阿扁父子對他的所謂「抹紅」,只是其中一招。有不少島內外的政治觀察家都預測,2020韓蔡之爭,可能成為1996年台灣直選地區領導人以來,競爭最激烈的一次。
島內民調顯示,韓蔡二人互有領先,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正因如此,民進黨為了死守政權,必然花招盡出,看蔡英文如何擅改「遊戲規則」、斗垮黨內對手賴清德就知道,她對付韓國瑜的招數必會更辣更狠。
加上蔡英文目前掌握著行政、立法和媒體等大量資源,抹黑、抹黃,都易如反掌。國民黨政策會前執行長蔡正元提醒韓國瑜,將經歷史上招式最卑鄙、手段最「血腥」的選舉。因此,韓國瑜即使有勝算,也要謹防「暗算」。
「最會選舉」的民進黨
與此同時,「最會選舉」的民進黨也是講故事和製造輿論氣氛的高手。各方面跡象顯示,蔡英文的選戰主軸將是「恐中牌」和「統獨牌」。而她要講的,是一位特別「堅韌」的女性領導人,如何在中國大陸所謂的「重壓」之下,為台灣「拼安全」和「反併吞」的故事。
就好像周一晚,蔡英文在「外訪」途中,恭喜韓國瑜在國民黨初選中勝出時,搬出「無論對手是誰」,自己都要「守衛台灣民主生活方式」的一套說辭,又把自己打扮成所謂「捍衛民主的鬥士」,虛情假意地操弄兩岸議題,時刻不忘渲染恐懼、訴諸悲情。
這個「反併吞」的故事,在三年多前已經為蔡英文成功助選。這次選舉,她再次攪動台海局勢,除了政治立場上的偏好,更是不得已的選擇。因為她實在拿不出發展台灣經濟、改善民眾生活的政績。
美國支持?自作多情
蔡英文「過境」紐約遭抗議
所以就算吃了去年「九合一」選舉的苦頭,蔡英文依然沒有把重點放在民生議題上,依舊繼續在統「獨」問題上煽風點火,並抱緊美國大腿。近日她借「外訪」之機,罕見地用四天時間「過境」美國,藉此炒作獲得美國的所謂「禮遇」和「支持」。
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蔡英文將自己處心積慮的「過境」美國,以及美方搞對台軍售,等同為美國「支持」她競選連任,明顯是太「自作多情」了。
實際上,對於2020選舉,美國政府目前還在觀望,並沒有押寶在哪一方。從過往經驗來看,美國是最現實的:誰能讓台海維持平衡,且不影響美國利益,它基本上都會支持。換句話說,美國如果現在就明確表態支持蔡英文,萬一明年民進黨沒有取得勝利,對美國而言就出現了政策上的失誤。
半年後的島內選舉,依然是一場充滿不確定性的博弈與拼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