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炒房客的「矛」VS調控政策的「盾」

2019-12-18   大偉看樓市

全國房地產從業人員這幾個月肯定都希望自己在深圳!特別是北京,在樓市寒冬里的北京,遙望夏天一般的深圳,的確是冰火兩重天。


按說是最有底氣說「房住不炒」的深圳,最近的確出台了一些寬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

官方數據:深圳的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了1.4%,全國第三,也是一線城市裡唯一一個價格上漲城市。當然,最近很多人在關注深圳怎麼了,也在期待看看一直沒有發布的10月份經濟數據。

這不是重點,相比北京業主互相比著降價,深圳多個小區控盤,提高價格。這事其實很普遍,在2016年的時候,全國各地都有,只是最近的市場蕭條下,深圳鶴立獨行,才顯得這麼的顯眼。



深圳炒房客的「矛」VS調控政策的「盾」!




其實,所謂說一起漲價的小區,深圳不少,只是鳳凰里成為了典型。這個項目的房源在二手房中介已經基本都下線了。


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房地產調控調二手房業主:

12月17日晚間,深圳市寶安區住房和建設局(簡稱「寶安住建局」)發布通報稱,近期福海街道中糧鳳凰里花苑小區個別業主發布集體漲價言論,涉嫌惡意炒作二手房價。


中糧鳳凰里小區位於深圳寶安區福永街道,於2016年建成,小區由8棟樓組成,總戶數為1304戶。該小區於2015年開盤預售時價格約為3.5萬/平米。如今,根據貝殼找房APP顯示,該小區今年11月份以來參考成交均價為5萬元/平米左右。對比一下,深圳業主真是太幸福了。其實這種所謂控盤,都是少部分炒房客所謂,畢竟大部分業主賣房都是為了換房,直接賣掉離市的很少。對於控盤帶來的時間成本、交易風險都很難把控。


整體看,最近深圳的樓市可以說在一二線城市裡一枝獨秀:

  • 11月在政策利好刺激下,各區的二手成交量都有上升。其中,南山成交1377套,環比上升23.1%,升幅最大;而羅湖區成交1200套,環比上升6.3%,升幅最小。
  • 豪宅標準調整後,市場繼續回暖,寶安區成交1985套,突破1900套,繼續刷新年內新高,連續四個月成為成交最熱區域。

  • 11月新房市場訪客指數大幅上升,一方面11月樓市政策利好不斷,市場信心大增,另一方面新房市場供應大幅增加,尤其是月底開發商集中推盤。11月入市的項目中不乏市場關注度較高的項目,兩項目採用政府公證搖號選房,三項目開盤售罄。臨近年底,開發商推盤節奏加快,訪客指數有望維持在高位。

上周深圳二手住宅成交2226套,環比上升19.3%;成交面積185393平,環比上升17.66%;上周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51294元/平。

12月以來,全國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30次,累計四季度看,高達170次房地產調控!其中11月全國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控次數刷新最近一年最高紀錄,高達72次,而在2018年11月則只有20次。

累計數據,2019年1-11月,合計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554次,同比2018年同期的425次上漲幅度高達30%。

樓市政策密集發布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人才購房相關政策、公積金政策、市場亂象監管政策。

從歷史規律看,在政策的方向性變化關口,樓市政策會非常密集,特別是最近幾年一城一策下,各地密集發布地方政策。

從政策內容看,部分城市市場不穩定出現了各種亂象,而要房地產市場穩定則必須針對這些亂象制定政策。

目前樓市調控主要出現了兩種趨勢:人才政策放鬆吸引人口活躍市場,監管亂象避免市場炒作。從全國看,年內超過60個城市發布了監管樓市亂象的政策內容。

最後簡單的總結幾句:

1:很多人都說深圳領先北京3-6個月,偉哥不太同意,市場分化。北京可以說反而成為了對房地產依賴度最低的存在。北京房地產市場不可能出現深圳這種大波浪。

2:最近的確是購房的窗口期,政策普遍性寬鬆難免,信貸微調肯定會出現,這種情況下,北京土地供應結構變化下,對於限競房裡的優質項目、明顯降價的二手房,的確值得買。

3:質量為王,這兩年千萬別買最近排行榜突然上漲的開發商項目,質量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