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2點20分,就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醫護人員剛剛結束一位重症患者搶救的時候,護士站的呼叫器又一次響徹病區。與此同時,值班護士也聽到了從三病室里傳出的焦急的呼救聲音:醫生,快來呀,救命!
孟俊峰大夫第一時間就來到了11床老太太的床旁,發現患者喘息,呼吸困難,有明顯的三凹症,聽診雙肺呼吸音低,心率120次/分,指脈氧45%,孟俊峰大夫立即給予患者高流量、面罩吸氧,並給予甲潑尼龍和多索茶鹼針應用。
同時患者陪護自訴,患者是由於進食一顆葡萄後,突然出現這些症狀。
考慮患者是長期臥床、意識不清的老年患者,誤吸的風險極大,需要插管急救。孟俊峰大夫就立即請重症醫學科急會診,同時科里值班大夫和護士們都迅速作出反應,一起搶救患者。
陳豪傑護師將吸痰器備至患者床旁並給予有效吸痰,吸出20多ml黃色黏痰;張文芳主管護師將搶救車拉置病房;張嬌嬌護師立即協助患者頭低足高拍打背部,進行刺激咽喉,無效。遂迅速另建一路靜脈通路,並立即給予患者翻身拍背,一切都緊張而有序的進行著。
5分鐘不到的時間,重症醫學科的許智晶大夫就帶著緊急插管的急救物品趕到了搶救現場,根據經驗,許大夫再一次為患者鼻腔和口腔做吸痰處理後,徒手對患者的咽腔部位進行探查,並順利地為患者掏取出了卡在咽喉部位的葡萄,緊接著再次給予患者吸痰治療,患者的喘息和呼吸困難症狀有了明顯改善,指脈氧隨即波動於95%左右,生命體徵也都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目前,誤吸發生率不斷升高,進而引發吸入性肺炎等一系列疾病。老年人因為機體組織結構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減退及疾病增多等原因,容易在進食或飲水過程中發生誤吸。家中老人一旦發生誤吸,緊急合理處理至關重要。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發生誤吸
(1)疾病因素
伴有意識障礙、吞咽困難、氣道痙攣的疾病,如腦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晚期腫瘤等易引起誤吸。
長期留置鼻飼飲食,環狀括約肌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導致功能障礙;同時,留置的胃管易使食管相對關閉不全,胃內容物反流至口咽部而發生誤吸。
因病情需要使用鎮靜藥、抗焦慮藥等藥物可引起意識改變,增加誤吸的可能。
(2)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口腔黏膜萎縮,咽及食管的蠕動功能減退,喉部感覺減退,吞咽反射功能漸趨遲鈍而致誤吸。
(3)體位因素
老年人身體虛弱,進食時如採取臥位或半坐位(抬高床頭小於30°),在進食過快、過急、過多或由家人協助進食時都將增加誤吸的機會。
(4)照料人員因素
老年人若由家人或護工照料飲食起居,如照料人員缺乏必要的照料常識,不能正確掌握喂食技巧均可引起嗆咳或誤吸。
怎樣預防誤吸
食物選擇
以半流食為主,如粥、蛋羹、菜泥等,避免食用大塊狀、干硬類和刺激性食物。吞咽困難者應將食物做成糊狀,避免進食湯水類,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為主。
進食體位
進食時應儘量取半臥位或坐位。坐位進餐時,頭頸稍向前屈45°,不能坐位進餐者取頭高30°~45°半臥位,進食後保持坐位或半臥位30~60分鐘。為避免噁心引起食物反流,進食後不能立即做拍背、翻身等操作。
進食要求
保持環境安靜,心情愉快,細嚼慢咽,不與周圍人說笑,注意力集中。情緒不穩,大喊大叫時,應暫停進食,防止發生誤吸。
醫生提醒
老年人是誤吸的高危高發人群,因誤吸導致的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最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因誤吸導致的窒息也是老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有老人的家庭要高度重視對老年患者吞咽困難的評估與指導,加強老年人誤吸防範。做好老年患者進食、飲水護理,及吞咽功能鍛鍊,減少老年患者誤吸發生,為老年人的健康長壽保駕護航。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 辛可 肖婧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