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家長注意了!開學季,這些病正高發!速看···

2019-09-05   臨沂藝術

不知不覺暑假結束了

臨沭的中小學也已經開學

家長們是不是「樂開了花」

不過開心歸開心

但孩子們回到了校園

一定要小心傳染病「抱團」來襲!

開學季這些疾病高發

千萬注意預防

01

肺結核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易於在學校等聚集人群中流行傳播,排菌者為重要的傳染源。人體感染結核菌後不一定發病,當抵抗力降低時,就可能引起臨床發病。咳嗽、咳痰、低熱(午後為著)、盜汗(入睡後出汗)、痰中帶血是結核病患者的主要症狀。

預防結核,請注意以下幾點:

1.睡眠充足,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鍊。

2.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掩口鼻。房間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3.及早診斷,規範治療。如出現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等可疑症狀應及時就診,被診斷為肺結核後,應到結核病定點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

4.肺結核可防可治,規範全程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可以治癒。患者治療過程中,需嚴格遵醫囑,防止耐藥情況的發生。

02

水痘等呼吸道傳染病

水痘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其傳染力強,接觸或飛沫均可傳染,學齡前兒童多見。臨床以皮膚黏膜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和結痂,而且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特點。

流行性腮腺炎又叫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容易侵襲兒童和青少年,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徵,大多有發熱及輕度不適,可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常見的併發症為腦膜腦炎、睪丸炎等。

猩紅熱為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發熱、咽頰炎、典型的皮疹、楊梅舌等為主要特徵。

預防此類疾病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定期保持室內開窗通風、空氣流通,濕式清掃。

2.加強戶外鍛鍊;勤洗手,儘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注意做好戴口罩等個人防護。

3.幼托機構、學校等應加強晨檢,及時發現患兒,及時隔離並去醫院診治。

4.患兒污染的器具應及時清洗消毒,避免間接傳播。

5.對易感人群可適時接種疫苗進行免疫預防。

03

急性出血性眼結膜炎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傳染性強,人群普遍易感,發病率高,傳播快,發病集中。尤其是新生開學和集中軍訓期間,易因居住擁擠、環境衛生差、個人衛生習慣不良而傳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及經水傳播是本病主要傳播方式。

最常見的是通過眼分泌物污染的手,毛巾、面盆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預防注意做到:

1.要養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習慣,不用髒手揉眼睛,不共用毛巾臉盆等。

2.如果發現紅眼病,應及時就診治療,及時隔離,所有用具應單獨使用,毛巾、枕巾、被褥等經常換洗或曝曬後再用。

04

感染性腹瀉

感染性腹瀉系指各種病原體腸道感染而引起的腹瀉,其染病途徑大致相同,主要為「病從口入」即糞-口傳播,少數為個體接觸傳播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諾如病毒等)。

9月氣溫略有下降,但仍有利於部分致病微生物繁殖,學生開學及中秋小長假期間聚餐增加,容易引起群體性感染性腹瀉。

預防腸道傳染病,要牢記:「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

1.勤洗手,尤其是飯前便後、加工製作食品前。

2.吃熟食,生熟食品要分開,食物要煮熟煮透再吃,尤其是海水產品,無牌餐飲不光顧,腐爛食品不要吃。

3.喝開水,生水未煮不要喝。

4.不吃過期隔夜食品,吃剩的食物要及時儲存在冰箱內,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

5.每年5到10月份是腸道傳染病門診開放的時間,若出現腹瀉、發燒等症狀要及時去腸道門診就醫。

05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嬰幼兒常見的傳染病,主要發病人群為5歲及以下低齡幼童。如果發現孩子手心、舌頭出現有紅色皰疹,一定要高度重視。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發燒、皰疹、皰疹性咽炎等疑似症狀,切不可大意,要馬上到醫院就診。

預防措施:

1.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衣被。

2.家長教導孩子從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意識,阻斷糞-口傳播及避免呼吸道感染。

3.注意孩子個人衛生,勿接觸不幹凈玩具,大小便後要洗手,打噴嚏咳嗽時掩蓋住口鼻。

4.對於明確診斷為手足口病的,兒童家長要及時告知患兒所在的幼托機構,以防止疫情進一步傳播。

5.幼托機構等要加強晨檢,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患病兒童。

06

秋燥症

秋燥對人體傷害最大的是肺部,燥邪最易犯肺傷津耗液,從而導致我們出現鼻乾咽燥、聲啞乾咳、大便乾結等「秋燥症」。

預防秋燥措施:

1.多吃一些生津增液的食物,比如芝麻、梨、藕、香蕉、蘋果、銀耳、百合、柿子等食物,以此來潤燥養肺。

2.皮膚易乾燥,注意保養肌膚。

07

關節炎

進入秋季,天氣轉涼,關節病成為多發的骨骼疾病。夏秋換季的關鍵月份,百分之九十的關節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尤其當陰天、下雨、寒冷等天氣時,便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加重的症狀。

預防措施:

1.少穿短褲短裙。夏秋交替,天氣變化多端,經常出現早晚涼風,中午艷陽的情況,因此到該季節時不要長時間穿短褲、短裙。一旦受涼後可用熱水多泡泡腳,暖暖膝蓋。

2.運動後不洗冷水澡。運動後不能用冷水洗澡,以免著涼,誘發感冒和骨病等。此時沖熱水澡,可以消除身體疲勞,恢復精力。

3.常曬床墊可以防骨病。在預防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等骨類疾病時,也要注意經常曬曬床墊,每天睡在濕的床墊上,等於「久臥濕地」,寒濕入體,容易造成病情加重。

來源:大眾網淄博、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浙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