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安全該注意什麼?風險警示三字經來了!

2020-04-05     雲浮發布

3月31日

廣東省正式進入2020年汛期

汛期安全要注意什麼?

接地氣、有特色的

風險警示三字經來了

汛期風險警示「三字經」

粵入汛,清明近。雨紛紛,需牢記:

1.強降雨、危害大。聽銅鑼、速轉移。

2.強對流、風雨大。戶外物、務注意。

3.溝溪邊、遇山洪。往上跑、不下移。

4.連降雨、土疏鬆。山坡房、要警惕。

5.暴雨後、莫涉水。水位漲、車放棄。

6.有老弱、常關愛。遇險情、立躲避。

7.雷雨天、勿作業。空曠處,防雷擊。

8.泥土坡、易塌方。強監管、減傷亡。

汛期是什麼?

對廣東有什麼影響?

我們如何安全地應對它?

防汛科普

什麼是汛期?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體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由於各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和漲水季節不同,汛期的長短和時序也不相同。

汛期對廣東可能造成哪些影響?

1、持續性暴雨及洪水

我省地處低緯、背靠南嶺、瀕臨海洋的地理位置及特殊地形,使得我省暴雨、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多發,常會引發流域性洪水。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

2008年6月,全省出現5次持續性暴雨過程,20個市縣下了特大暴雨,特別是13日全省平均雨量高達86.8毫米,相當於4個三峽庫容傾瀉在南粵大地,持續性暴雨引發珠江流域嚴重洪澇災害。

應對措施

市民群眾要密切留意氣象預警信息,採取必要措施,確保自身安全。

2、強對流

雷雨大風、冰雹、龍捲風、短時極端強降雨等惡劣天氣,它具有突發性強、生命史短、局地性強、破壞力大、天氣劇烈的特點。

應對措施

春季是我省強對流多發期,市民群眾需密切留意天氣預報及預警信息,避免戶外作業以防雷擊,及時加固戶外構築物、清理陽台雜物、關閉門窗,避免受傷和財產損失。

3、山洪地質災害

山洪地質災害多為氣象次生災害,包括山洪、泥石流和山體滑坡、土方垮塌等。

山洪和泥石流多發在山區溪溝地帶,多由短時極端強降雨引發,它突發性強、形成時間短。

應對措施

遇到山洪、泥石流,市民群眾要「逆行」速往高處,尤其是農村居民要聽從鎮村指揮,聽到大喇叭廣播和銅鑼聲,立即轉移或撤離,特別要攙扶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

(圖片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山體滑坡和土方垮塌發生會相對滯後,往往在雨勢減弱甚至天晴時出現,易放鬆警惕,一旦發生則危害性更大。市民群眾要向工程單位及自然資源和行業部門反映,及時排除隱患,防患於未然。

(圖片來源:國家應急廣播)

4、城市內澇

持續性暴雨或短時極端強降雨均可引發城市內澇。市民群眾儘可能避免涉水行走,以免觸電,避免跌入窨井、地坑。

應對措施

遇到積水應儘量繞行,如低洼處熄火,切勿在車內等候,即刻離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雲浮融媒中心

來源:廣東應急管理

責編:莫穎琳

值班主任:趙軍鰻

值班總編:盧利文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8WdTHEBiuFnsJQVrEY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