嘞是霧都
沒有廣告軟文的公眾號
以下是沒事幹研究院的月度推薦
請放心食用
身為碼頭城市的重慶自帶匪氣,讓人容易代入一種,獨占山頭的江湖形象,連菜也是。
重慶菜也叫江湖菜,火大油多,辣椒花椒隨手撒,噼里啪啦疾風驟雨,潑辣得很。
一筷子下去,配料可能比主菜還多。
酒館中午就開始人聲鼎沸,你一杯我一杯,幹完還有三四五六杯。
老闆和吃客都看心情,想放假就放假,吃不上就是沒緣分。
想吃的時候就算奶娃兒也不礙事兒。
偏偏這個血性義氣的粗人,偶爾也有些許閒散和細膩。茶館即牌館,篤悠悠來幾局:
牌要打,但茶也要喝,輸贏皆天定。
心急吃不了嫩豆花,慢慢撈,再蘸料。
「 江湖菜館子不完全攻略 」
辣椒泡椒花椒各種椒
是江湖菜的魂
重慶人的熱情好客全在味道里
重慶人的熱情耿直都投射在了江湖菜里, 「火大油多,味精起坨坨」。
江湖菜依靠長途司機和碼頭工人的飲食需求而生,重口下飯分量多,強調刺激味蕾和食慾。
第 1 家 論如何將一隻雞吃干抹凈
預約一隻整雞,現點現殺,可以做出兩道大菜,兩道小菜。
白砍雞,成都口水雞的前身,選用雞腿和雞胸,薄切,然後泡在紅油醬汁里,滿滿一大盤。
刀工沒得說,每一片都很薄,且均勻,還能投過光。
也正因為薄,雞肉很容易入味。
雞頭和雞骨頭也有用處,跟著芋兒一起燉,就是頂好吃的芋兒雞。
芋兒極其軟糯,綿綿的,毫無渣感,無牙老奶奶也能吃得很happy。
雞關節和雞皮另外挑出來,做成了椒麻雞,QQ脆脆的,清涼開胃。
雞雜清洗乾淨,和辣椒、芹菜一起爆炒,嫩嫩的,沒有腥味,但要趁熱吃。
一群人樂此不疲得在辣椒堆里挑雞雜吃。
最後端一份雞血白菜湯,齊活。
走之前我們還參觀了一下員工餐,臘肉黃瓜空心菜,加多多的辣椒爆炒,都好香好想吃噢。
第 2 家 愛這裡的釀酒,更愛下酒菜
重慶人喝酒真的不挑時間,早上啤酒配小面,中午吃飯約酒館。
雖然是酒館,但這家下酒菜也很好吃,最喜歡泡椒脆腸,小小一顆好上癮。
答應我,別去百度什麼是脆腸
,真心勸誡。
吃米飯的時候來一勺,脆脆的,混著泡椒香氣,好吃好吃。
花椒嫩牛肉,夾一片分量紮實,名副其實的嫩,青花椒也很香。
下面用黃瓜片打底,麻辣又清新。
活捉萵苣,其實是涼拌生萵苣葉,重慶人真的很會取名字了。
香辣中帶點點苦,感覺像在吃重口版的沙拉。
還有香辣藕條、燒椒茄子、五香鵝肝,都是鹹鹹辣辣的小菜,好吃好下酒。
既然是酒館,這家的自釀酒也值得喝一喝,酸酸甜甜的,沒什麼度數,不勝酒力的人也能小酌。
最喜歡米釀,有濃濃桂花香。
第 3 家 花樣吃蛙的老字號
據說是開了二十多年的老字號,如果要說吃青蛙牛蛙,重慶人基本推薦來這家。
每桌必點的水煮青蛙,比牛蛙更細嫩入味,麻麻的很給勁兒,鍋底有酸菜、苕皮等配菜,吃完可以繼續涮菜。
來看一隻肉質緊實,渾身腱子肉的運動健將
干燒美蛙,外皮略焦脆,帶著干辣椒過油的香,連骨頭都是酥的。
爆炒蛙肚,影響最深刻的一道菜,原來蛙肚還能這樣吃。
口感和脆腸很像,脆嫩入味,一口接一口,安逸得板!
入夜後來吃,門口起數桌,那種大排檔的煙火氣更甚。
第 4 家 終於吃到不辣的家常菜了
在重慶之行中,突然吃到樸實開胃的家常小炒,我們簡直要留下感動的淚水。
喜歡魚香肉絲,酸甜香辣都很均衡,沒有任何配菜,只加了蔥白段和姜,一筷子下去全是肉。
肉絲類的菜著實不錯,我們又另外加了盤泡椒牛肉絲。水芹菜脆,牛肉絲嫩,調味剛好,要夸。
肝腰合炒,處理的很乾凈,沒有腥氣,極嫩。
切了花刀的腰花,在嘴裡彈彈的,像在跳舞。
回鍋肉,五花肉切得薄,肥肉的油都被榨出來了,只剩下焦香,不覺得膩。
裡面還加了排骨,香香的,能吃到脆骨。
家常鱔魚也可以點,鱔魚切得大片,火候在線。
米飯是一定要吃的,不來個綜合大拌飯,那就白來了。
最後加個青菜,就是一桌完美的家常菜,撫慰了那幾天如同經歷過山車的腸胃。
第 5 家 芋兒雞火鍋賽高!
雖然店名叫燒雞公,但其實大家都是來這吃芋兒雞火鍋,是辣度比較強的紅油湯底,很重慶了。
重慶人對火鍋的喜愛深入骨髓,感覺好多菜最後都變成了火鍋。
雞肉好嫩,連胸腹肉都嫩,芋兒耙軟,一勺撈下去,滿滿的料。
是吃過最香滑的芋兒,看看這個細膩的組織
想給它打一輩子的call!
能吃辣的盆友可以試試油碟,直接用芋兒雞的紅湯,調和榨菜、芝麻和蔥花,又香又辣。
以及,攻擊性極強。
夾塊胖胖的魔芋,在料碟里蘸一蘸,Q彈入味,一口讓你感受到重慶的熱情。
芋兒雞的熱辣,配冰啤酒的清涼,哎喲一口下去,是真的爽。
第 6 家 為靈魂充電的深夜食堂
好些重慶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店,一到晚上就想來這裡吃剁椒蹄花和姜鴨面。
「雖然生意大不如前,但記憶里的味道還在」,重慶朋友如是說。
蹄花燉得耙爛,一撥就散開,夾起來都困難,但不肥膩。
裹點剁椒一起吃,軟糯入味,辣嘴但不辣胃,很過癮。
芽菜炒皮蛋,皮蛋提前炸過,略有脆感,也很香,芽菜比較有嚼勁,搭配在一起很有趣。
捲筒黃瓜,把黃瓜像削蘋果皮一樣片成圓卷,有自然的捲曲度,很妙的一道涼菜。
感覺這家店的廚師,很有自己的想法。
不怕死的勇士,可以試試這家著名的姜鴨面,有鴨油香和姜獨有的辛香。辣也是真的辣,連重慶人也會被辣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不要高估自己,先點 1 兩的嘗嘗!
冰冰涼和甜蜜蜜
小吃是這座城市的溫柔
第 7 家 重慶夏日不可或缺的豆花飯
開了十幾年的豆花店,相比「上過舌尖」的名頭,對重慶人來說,這裡不過是家豆花飯好吃的蒼蠅館子。
一份豆花、一碟蘸料、一碗米飯,就是重慶人愛吃的「豆花飯」。
特色是「水上漂」,也就是很嫩很嫩的豆花,綿密如絮,漂浮在水上。
用青豆做的,味道更清新一些,適合重慶悶熱的天氣。
食用還比較考驗手法:把豆花輕輕推到碗邊,然後輕壓擠出水分,豆花成團後才能兜起來。
放在紅油蘸水裡一滾,咸辣生香,爽滑帶甜,很輕盈的口感。
老闆娘實在太忙了,我們一群人只能自己動手,最後弄出這麼一丟丟...
推薦這裡的豆花甜品,基本達到了甜品店的水準。
紅豆白雪冰豆花,豆花嫩滑,下面埋著牛奶冰,甜味基本來自最上面的紅豆。
深舀一勺,嫩豆花+綿紅豆+牛奶冰,是悶熱天裡的續命神器啊~
花生紅糖豆花,紅糖給得不算多,但很香。
豆花會直接滑進胃裡,混著濃郁的紅糖味,香香甜甜的。
第 8、9 家 重慶人的街邊消夏甜品
重慶人格外喜歡吃紅糖,熬成紅糖漿,冰粉涼糕涼蝦里都要加一勺。
涼糕和涼蝦都是用大米製作而成,只是形態不一樣。
沒什麼胡里花哨的配料,最多再加點醪糟,酒香混著紅糖香,一碗下肚,真醉人啊~
街邊隨便買的冰粉都很好吃,冰冰涼甜絲絲,入嘴像咬破了一汪清泉,只要遇到了就會買來吃。
涼糕更推薦吃阿亮涼糕,米香明顯,口感紮實有嚼勁,蘸上黃豆面,很是香糯。
另外,之前在二火鍋吃到的紅糖醪糟冰湯圓,是整個重慶行程里,最喜歡的一碗,也很推薦。
第 10 家 一直開到深夜的早飯店
據說早先,這家店只賣五樣小吃:豆漿、油條、油茶、糍粑塊、糯米糰,而且每樣只賣5元,是謂「五大金剛」。
現在菜品更豐富,都是重慶傳統小吃,依舊是5元每份。
火鍋粉,辣辣的很入味。
是火鍋里會吃的紅薯寬粉,據說因為太受歡迎,所以單拎出來做小吃。
油茶,是磨碎的米糊糊,搭配油辣子、饊子等配料,綿軟中帶著酥脆,咸鮮香辣。
紅薯粑粑,把紅薯切丁後,裹漿油炸,吃起來脆脆甜甜。
還有糯米糰,拌了白糖的糯米包裹一段老油條,外層撒黃豆粉,是熱量炸彈帶來的好吃。
就是這個
吃光碟才發現沒拍照,只能截個小圖,好後悔
此處出差,火鍋、小面、江湖菜,重慶三大「美食名片」,我們都體驗到了。
戳以上圖片,可閱讀相關舊文
看似都是紅彤彤一片,但重慶人明白:咸香麻辣,餘味帶甜,吃的都是百味人生。
嘞是重慶,是霧都,是大隱隱於市的江湖。
三個題外
以上 10 家館子,店名和地址都在二條
記得戳
酣暢淋漓雲吸一波重慶後,來點實在的。快中秋了,現在去評論里可以領取20-40元月餅專享優惠券福利。(領券後再複製下方禮盒淘口令即可。)
飽記中秋大團圓禮盒傳送門 ¥ejtrYRlfvae¥複製上方淘口令後打開tb
飽記中秋小團圓禮盒傳送門 ¥GqRMYRc74Z2¥複製上方淘口令後打開tb
️️️本次特設和研究員一樣無辣不歡的川香麻辣群!掃碼進群一起吃~
本文的研究員
安 妮
武漢籍研究員,嗜好香辣咸鮮的煙火食物。解鎖過小太陽燒烤指南,永遠和碳水相愛相殺,不吃香菜。
TOTO
少女心影像工作者,視頻組陳偉霆
曾拍過「湖州羊肉」「陝西富平柿餅」「龍華寺素麵」
落 落
餐飲管理廚藝學畢業,東北與湖南的混血鵝
擼得一手好貓,炒的一手好菜;
寫過「葡萄酒鹽」
文章轉載請加微信「baojiclub」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3JMp2wBvvf6VcSZdmK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