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而不休 奉獻不止——朱茂峰義務教授、傳承傳統文化20載

2019-06-19     臨沂高新區

今年79歲的朱茂峰,是高新區羅西街道中石埠村人。退休後,他用翰墨奉獻自己、用韻樂回報社會,義務教學長達10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2009年,雙月湖小學為傳承華夏文明,弘揚民族文化,秉持「啟迪智慧,潤澤生命,為每一個孩子的終身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籌建楹聯書法廣場,朱茂峰應學校之邀義務參與籌備工作。從那時起,他心裡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將自己的特長回報社會,教孩子們書法,傳承中國的書法文化。自此,朱茂峰便留在學校義務教授學生們學習書法。

從2014年開始,朱茂峰每周二都會到雙月湖小學教授孩子們學二胡,他還成立了課外興趣小組。讓學校老師們記憶猶新的是,朱茂峰有一段時間身體不好,但他仍堅持帶病給孩子們上課,學校老師們紛紛被朱茂峰老人大無畏的敬業精神所打動。

每到春節期間,朱茂峰就積極參加「送福進萬家」、「送春聯下鄉」和「送聯送福」春節送文化到社區、送文化下鄉惠民演出等活動,現場為村民寫春聯、送福字,讓群眾感受到傳統節日的無窮文化魅力。

「羅西街道辦事處東石埠村前,原有一座寺廟,名曰大聖寺(亦稱大晟寺),始建於隋,興盛於唐,為沂州四大名寺之一……」近年來,朱茂峰又先後走訪羅西街道多個村落,義務為高新區整理、編纂方言俗語和高新民俗。在編纂《臨沂高新區文史資料》時,作為副主編的朱茂峰,突發腦血管堵塞,他僅住院十幾天後,就繼續撰寫。熟悉朱茂峰的人都知道,他一隻眼球神經壞死,嚴重影響視力,且他不會使用計算機……就是在這種艱難的環境條件下,朱茂峰老人克服種種障礙,手寫了26萬字的文史資料稿。

朱茂峰老人為了下一代不顧年事已高、不計回報、不圖名利的無私行動,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與熱愛,不是依靠強制,更不是依靠物質刺激;他為了文化傳承不辭辛苦、退而不休的奉獻行為,是發自肺腑的主動和擔當,不是為了名利,更不是依附虛職高帽,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無私奉獻,這種奉獻始終是一種真誠、自願的付出行為和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

退而不休,奉獻不止,老有所為。朱茂峰10年如一日,踐行匠人匠心,在高新區這片熱土上,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工委宣傳部 徐菲 張曉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__3WwBJleJMoPMcY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