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抗跌板塊的扛把子,醫藥板塊有哪些機會?

2019-08-05     匯通研究所

近期,A股進入中報密集披露期,沉寂多時的醫藥板塊迎來好消息,多家醫藥上市公司業績大幅預增。

8月1日,麥肯錫發布報告稱,在宏觀環境的推動下,中國醫藥行業正站在新一輪發展的關鍵階段。如果能夠抓住寶貴的機遇窗口,中國醫藥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和創新力將得到有力提升。

目前,我國醫藥市場的增長勢頭持續迅猛,經過前期密集利空帶來的調整後,醫藥板塊能夠迎來估值切換的機會嗎?


1.醫藥公司中報業績預增


截止8月2日,共有123家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半年報,其中,大約80家公司預計上半年的業績同比增長。其中,天宇股份、啟迪古漢、興齊眼藥、泰合健康、海普瑞、廣生堂等13家公司預計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0%。

具體來看,7月14日,海普瑞披露了2019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告顯示,預計2019年1-6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5億至6.30億,同比增長139.62%至187.55%。

另外,7月15日,廣生堂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廣生堂預計盈利1080萬元—1200萬元,同比增長149.57%—177.3%。


2.帶量採購使醫藥板塊估值承壓


截至目前,醫改已經進行了10年,目標是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老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

近兩年,通過醫保改革帶動醫療改革、醫藥改革的醫改正在進入攻堅期,相關政策加速落地。2017年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實行兩票制;2018年試行帶量採購,以及2019年的醫用耗材管理新規,這些醫改政策的目標只有一個,降低藥費和耗材費用,實現「醫藥分開」。

其中,2018年11月落地的帶量採購政策的影響最為顯著。首批帶量採購在上海為代表的11個城市進行試點,執行力度及效果均超預期。

需要注意的是,帶量採購主要涉及的藥品以仿製藥為主,中標企業相關藥品的平均降價幅度在52%左右。

其實,對於仿製藥企業來說,無論是否中標業績都會受到很大影響。中標企業以價換量,但是量的增幅比不上價的降幅;未中標企業則近似顆粒無收,營收大幅下降。

估值在30倍左右,仍處在歷史低位。在帶量採購實行以後,醫藥板塊整體業績和估值承壓。目前,醫藥行業整體


3.新版醫保目錄即將公布

按照《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的規劃,擬在7月發布常規目錄、8-9月進行談判、9-10月發布談判准入目錄。目前,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未來將會有更多救命救急的藥品被納入到醫保報銷目錄中。

醫藥目錄調整的目標是在確保基金可承受的前提下,適當調整目錄範圍,努力實現藥品結構更加優化,國家基本藥物中的非醫保品種、癌症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療用藥、兒童用藥以及急搶救用藥等將納入優先考慮。


4.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


醫藥行業是典型的價值成長型行業,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變化是推動醫藥行業長期穩健增長的內生邏輯。從醫藥製造業的數據來看,2019年第二季度,行業利潤增長已經開始轉暖回升,預計醫藥行業有望迎來確定性的估值切換拐點,投資者可以跟蹤關注恆瑞醫藥、藥明康德、泰格醫藥等相關個股。

1.恆瑞醫藥

恆瑞醫藥是國內創新藥龍頭,研發投入占比約15%,2019年有望實現6個創新藥在售。

恆瑞醫藥的PD1產品卡瑞利珠單抗正式獲得批准,2019年下半年有望實現5億以上的銷售量。同時,恆瑞醫藥是國產PD-1/L1適應症開發最多、進度最快的企業,憑藉領先進度和強銷售團隊的加持,恆瑞醫藥有望占據國內PD1市場的較大份額。

2.藥明康德

藥明康德的主營業務可以分為合同研發服務(CRO)和合同生產/合同生產研發業務(CMO/CDMO)兩大類別,已經成為全球醫藥外包服務行業中最全面的領軍企業之一,具備強大競爭力。

同時,藥明康德內生成長動力強勁,新客戶開發數量持續增長,目前擁有全球最多的臨床前CRO項目。

3.泰格醫藥

泰格醫藥是國內臨床CRO龍頭企業,行業景氣度高。受益於國內創新藥行業的發展,臨床CRO需求旺盛,泰格醫藥在手訂單充足。

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泰格醫藥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為3.28億元至3.72億元,增長幅度為50%至70%。


免責聲明:文中的信息均來源自市場公開消息,本平台對這些內容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投資者需自行承擔據此操作可能導致的風險。交易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xM7YmwBUcHTFCnfri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