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 vivo 的成功哲學

2019-11-10     風雨雲

成功沒有偶然,也沒有理所當然,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概莫能外。

頭圖來源 | 視覺中國

在競爭激烈的手機界,什麼品牌在話題炒作上足夠低調,在產品上卻又足夠高調?

答案是——vivo。

印象中這家企業的CEO似乎永遠不會出現在社交媒體上和友商互懟,但它的產品卻從不低調,源源不斷的黑科技在占據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心智。

全面屏、升降攝像頭、屏下指紋……也許你會問,為什麼總是vivo?

vivo的成功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在這種巨大的反差背後,隱藏著一種獨有的創新方法論。

為什麼不自研晶片?

讓我們從一顆小小的晶片來管窺這家企業背後的成功哲學。

在手機界,不管是小廠還是大廠,大家對於晶片,都懷有一顆敬畏之心。

小小的晶片,卻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型行業,還需要智能終端、軟硬體層面不斷的經驗積累,准入門檻非常高。

從功能機時代起沿用至今的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是,結合消費者的需求向上游供應鏈採購已有產品或技術解決方案。

帶來的問題是,整個過程通常需要一年左右時間,且晶片規格鎖定之後再修改,時間和成本代價誰都承擔不起。

此外,這個模式的弊病是,終端產品會同質化嚴重,想要做出差異化難於登天。

隨著手機競爭從紅海進入血海,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深入,如果繼續固執這種模式會被市場所拋棄。

第三方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的調研結果顯示,其他國家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更在乎手機的質量、拍照等,但中國用戶卻最在乎智慧型手機的晶片。

面對變化和挑戰,有人選擇了從零開始,自主研發,但業界並不全然看好這種模式。

「光做晶片,無論長線還是短線,投入產出比都不高。」一位手機行業資深分析師表示。

另一種路徑是「聯合研發」,為了降低試錯成本,同時也為了拿出更強的晶片和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即終端廠商聯合上游供應鏈做更深入的定製化開發。

這種模式能夠將有限的資源最大化利用,同時實現與合作夥伴的共贏。

在上述分析師看來,拓展晶片人才,為了以後和上游深度定製,建立自己的技術壁壘做差異化,是有必要的。

實際上,聯合研發並不簡單,這需要終端廠商提前對消費者需求有精準的洞察,也需要有紮實的技術團隊能夠根據用戶需求做產品和技術規劃,即建立一套新的創新體系。

但這就是vivo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在做的事情,沒有去獨立設計、製造晶片,而是選擇與行業先進的合作夥伴一起進行晶片的深度定製和聯合研發。

即使在晶片領域有一定的人才和技術儲備,vivo依然選擇了走聯合研發這條路。

為什麼選擇三星?

Exynos 980處理器就是vivo第一款聯合研發的成果。

11月7日,vivo聯合三星在北京舉行了媒體溝通會,展示了這顆聯合研發SoC(系統級晶片)。

就像許多人會問「為什麼不自研晶片」一樣,也有人會疑惑:晶片廠商中,為什麼偏偏選擇三星?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回答一個問題,全球通信網絡的下一個戰場是什麼?

不言而喻——5G。

而目前市場上具備5G基帶與應用處理器研發能力的廠商中,三星無出其右。

三星是唯一一個具備自主研發、自主經營半導體生產線能力的企業。

而進入寡頭時代的手機晶片行業,有能力生產SoC晶片的廠商並不多,三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Canalys研究總監Rushabh Doshi分析指出:「5G是三星的下一個戰場。它是極少數有能力設計自己的晶片組和數據機的智慧型手機廠商之一。」

自從去年推出5G modem之後,三星就一直在為推動5G SoC的研發不懈努力,目前已為5G產業化發展和5G手機的普及推廣鋪平了道路。

此外,三星SoC設計部門的獨立運作,能夠讓終端廠商深入至晶片定義階段,這恐怕是vivo最終選擇牽手三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vivo在5G技術方面積累深厚,早在2016年,全球5G標準剛剛確立不久,vivo就已經搶先在北京成立了5G研發中心,全面參與5G核心技術與標準化研究。

截至目前,vivo累計申請2000多項5G發明專利,向全球最重要的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化組織3GPP提交5G提案3000多篇,影響力位列前十。

今年下半年以來,vivo已接連發布了2款5G手機:iQOO Pro 5G版和NEX 3 5G版本。

iQOO Pro 5G

在聯合研發Exynos 980的過程中,vivo投入研發工程師500餘人,輪流駐場和派遣團隊,研發時間近10個月。

期間,vivo將積累的無形資產400多個影像等方面的功能特性和技術補充到了三星平台中,聯合三星在硬體層面攻克了近100個技術問題,與三星一起提前完成產品的聯合設計研發。

vivo與三星一起對5G場景不斷優化,提供國際漫遊優選解決方案、針對5G場景的耗電解決方案、遊戲延時解決方案等。

此外,vivo與三星分享了自身對終端使用的洞察,在系統資源整合調度框架和建立遊戲性能測試標準等方面提供支持,提升高頻使用場景下的用戶體驗。

vivo還基於以往的相機開發經驗,為Exynos 980平台貢獻了100多個相機相關的功能特性,涉及算法、雙攝、三攝系統通路設計等,顯著提升了算法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vivo與三星的聯合開發,讓Exynos 980的整體進度提前了2-3個月,這對於縮短5G的產業周期起到了示範作用。

另一方面來講,這顆聯合研發SoC的誕生,第一次讓手機配置的定製化深入到晶片設計中去,讓手機品牌在差異化的路上走出了新路。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麼偏偏選擇三星?這個答案已經無須贅言,從一開始似乎就一註定。

兩家品牌的強強聯合,必然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這顆聯合研發SoC有什麼不一樣?

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看它的參數和性能就夠了。

據介紹,作為行業首批雙模5G SoC產品,Exynos 980晶片同時支持NSA和SA兩種組網模式。

在超高速通信方面,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在5G通信環境下,即Sub-6GHz以下頻段下,Exynos 980可實現最高2.55Gbps的下載速率。

在4G-5G雙連接(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 EN-DC)狀態下,Exynos 980下載速率最高可達3.55Gbps。

Exynos 980還將5G基帶集成在SoC中,大幅節省布板面積,給機身設計留出更多空間,同時部件之間的調度更快、更高效。

除了更豐富的5G體驗外,Exynos 980的AI計算能力也實現了全面優化。高性能的CPU、GPU、NPU、DSP、ISP、數據機(modem)等部件協同工作,共同實現旗艦級的人工智慧計算性能。

另一大亮點是,Exynos980首次採用了ARM新一代的Cortex-A77 CPU架構,同頻性能方面較Cortex-A76架構提升了20%,確保快速處理大容量數據。配合高端GPU Mali-G76,高清遊戲輕鬆運行。

此外,Exynos 980內置高性能NPU和DSP單元,實現旗艦級運算速度,同時還內置高性能ISP,最高可處理以1.08億像素拍攝的圖像,與強大的NPU配合,可識別拍攝物體的形態、周圍環境等,自動調節至更佳值。

從以上參數和性能可以看出,Exynos 980將大大加速5G手機的普及和產業發展進程。

據悉,vivo X30系列將率先搭載這顆集成出眾的雙模5G和AI能力的晶片將於12月正式面市。

Exynos 980不僅是一款面向5G、AI時代的晶片,也是推動手機行業從智慧型手機到智慧手機演進道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vivo的成功是偶然嗎?

成功沒有偶然,也沒有理所當然,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概莫能外。

這些年來能在角逐激烈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始終保持不敗戰績,vivo身上的那些吸引人們不斷追逐的黑科技功不可沒,在這背後自然有常人所不能想像的執著和付出。

當vivo第一個把「正面全是螢幕的手機」從兜里拿出來的時候,看到獨創式的升降攝像頭,以及略帶科幻色彩的屏下指紋識別、全螢幕發聲技術,相信所有人都不會吝惜自己的掌聲。

vivo是低調的技術實力派選手,如今搭載集成出眾的雙模5G和AI能力的晶片vivo X30系列將於12月面市。

但如果你理解成vivo是為了做晶片而布局晶片,就並不是真的了解這家企業,無論是選擇布局晶片,還是聯合研發,這背後都只有一個目的,消費者至上。

做產品、做研發,可以看出的一點是,vivo都是在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不斷的提升產品和技術實力。

這需要一個企業時時刻刻都具有超人的前瞻性和卓越的洞察力,從而能夠在每一次消費需求變化和技術浪潮來臨之前就能率先布局。

這次Exynos 980的研發,vivo就充分發揮了自身對消費者的深入洞察與技術積累優勢。

近日,IDC發布的中國5G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vivo以54.3%的優勢占據了中國5G市場的半壁江山。

而國金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在售5G手機銷量情況顯示,iQOO Pro 5G版成為國內最暢銷5G機型。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兩份數據告訴我們這個時代,總是在犒勞那些默默執著付出的人和企業。

vivo再一次走在了前面並不是偶然,是必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oF5VW4BMH2_cNUgCno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