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見證昌圖有多努力

2020-04-07     東北新聞網

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

見證昌圖有多努力

得益於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牢牢抓住國家全面振興東北政策,尤其是支持在玉米主產區建立燃料乙醇生產基地這一機遇,昌圖縣成功吸引由國投生物能源(昌圖)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落戶。

全縣召開四大班子聯席會議推進燃料乙醇項目

爭取到發債資金10800萬元投資建設四項配套工程;抽調相關部門精兵強將全力以赴服務項目建設各個環節,推出「部門+企業」合署辦公創新機制;同類項目別人用一年跑完手續,昌圖僅用3個月就完成;耗時8個月完成項目卷宗,在國投公司歷史上尚屬罕見……經過2年多的緊張籌備,如今,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被列為2020年我省「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重點項目,預計於今年6、7月正式開工建設。

這個項目見證了昌圖縣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有多麼努力!

聚焦產業優勢精準發力

昌圖縣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玉米和秸稈資源豐富。作為全國產糧大縣、玉米主產區,全縣玉米種植面積333.9萬畝,總產量達到266萬噸,糧庫總儲存能力500萬噸,非常適宜燃料乙醇項目發展,足夠滿足年產90萬噸燃料乙醇的需求。基於玉米燃料乙醇項目落地對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激發種糧積極性、提高糧食價格、穩定農業生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解決勞動力就業、提高財政收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早在2017年,昌圖縣就把招商引資目標盯准了玉米燃料乙醇項目。

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項目推進會研究項目推進事宜

據昌圖縣發改局副局長魯慶國介紹,在開展吸引項目落戶前期工作時,為了避免走彎路,縣裡組織專業人員對全縣資源、區位、交通、配套基礎設施和土地、規劃等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充分借鑑調兵山市經驗,提前謀劃用地指標,在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按照年產6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規模對1033畝土地進行調規,具備了項目引進的先決條件。「我們牢牢把握國家支持在東北地區建立燃料乙醇生產基地的好機遇,積極與國投公司建立聯繫,推介我縣的優越資源條件,積極爭取燃料乙醇指標。」魯慶國說。

2017年12月,國投公司首次到昌圖縣調研,考察農高區、八面城等多個園區,考慮選址事宜。項目落戶要具備鐵路專用線、引水源等多個條件,綜合考慮最終選址農高區。對此,昌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組建了燃料乙醇項目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親自抓,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直部門一把手任組員,在全縣抽調10餘名專業領域人才全力服務項目建設。

常務副縣長蘆衛帶領職能部門到現場進行征地指界

2018年4月中旬,國投公司陸續派來20餘名工作人員,縣發改局妥善安排,選派10餘名工作人員全程跟蹤服務,開始了緊張的前期準備工作。「在推進項目審批、土地組卷、配套基礎設施及鐵路專線等各項工作中,我們都積極溝通協調,必要時請市政府出面協調解決。鐵路問題就是市裡多次與瀋陽鐵路局溝通才妥善解決的。」魯慶國說,燃料乙醇項目其他市也在爭取,推進的過程中困難重重,但昌圖全縣上下共同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

項目將成為昌圖經濟新增長點

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由國投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約14億元,主要建設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25.8萬噸酒槽蛋白飼料工藝生產裝置及其輔助生產設施、儲運設施和辦公生活服務設施。投產後,年可消耗玉米100萬噸。

為了能夠滿足項目需求,昌圖縣積極向省里爭取到發債資金10800萬元,作為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完善規劃道路硬覆蓋、供水管線鋪設、建立一級消防站以及設計供電四項配套工程,進一步提高農高區服務功能,為項目建設鋪路。

相關人員對鐵路專用線進行現場踏勘、選址及設計

當前,配套的道路工程硬覆蓋已完成;排水管道、臨時用水管網鋪設已完成,供水工程可研報告已批覆完成,正在準備招投標;一級消防站已開工建設,地基已完成;臨時供電方案已由市供電公司設計完成,正在準備施工。

這一項目是昌圖縣有史以來包裝推進最大的項目,將成為引領昌圖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對進一步優化我市能源生產、改善大氣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部門企業合署辦公為項目護航

昌圖縣在推進年產30萬噸燃料乙醇項目中,創新服務機制,推出「部門+企業」合署辦公模式,做到真抓實幹解難題,不等不靠高效服務。

昌圖縣縣域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朱洪石介紹說,由於項目還未開工建設,國投公司前期工作人員沒有辦公場地,為此,在政府辦公場所非常緊張的情況下,昌圖縣專門騰出10間辦公室供企業使用。為更好服務推進項目,2018年4月10日,縣發改局組織縣直有關部門為企業開展聯合辦公服務,使國投公司與政府各部門進行深入對接,確定了每個部門的服務秘書,並制定了《燃料乙醇項目單項重點工作責任分工》《乙醇領導小組推進方案》《乙醇項目涉及各部門完成時限清單》。在項目前期核准手續辦理過程中,政府和企業工作人員彼此支持配合,遇到問題共同研究解決,企業交給政府每一項工作都能得到及時承辦。乙醇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與國投公司人員定期召開例會,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制定下步工作計劃,確保按時限保質保量完成各部門承擔工作任務。

常務副縣長蘆衛帶領職能部門現場研究土地徵收問題

「通過合署辦公,使企業全面共享政府資源,讓企業徹底輕裝上陣,更好專注於開展前期工作,實現了政府與企業工作無縫對接。同類項目別人用一年跑完手續,我們僅用3個月就完成了。」朱洪石告訴記者,他們中心10餘名工作人員每天忙於接函,為項目提供服務,加班已是常態。他個人最多一天要接通50餘個電話,項目進展有任何問題都要及時處理。 「一個項目的引進所經歷的一系列過程和實際問題比想像的難多了。我們要做的就是耐心、再耐心,服務好項目落地、落實。」朱洪石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hf8U3EBfwtFQPkduY4N.html














北國雲讀 ⑫

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