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岐山教師的援藏故事
文/崔敏
我叫崔敏,今年42歲,中共黨員,畢業於咸陽師範學院歷史教育專業,本科學歷,2015年受岐山縣教育局委派赴海拔4500米西藏阿里地區參加三區支教,在西藏阿里地區中學任教一年,2016年,參加教育部組織的組團式教育援藏在拉薩阿里地區高級中學任教,「組團式」 教育人才援藏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給予西藏教育的特殊政策,充分體現了中央對西藏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和特殊關懷。為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和祖國的召喚,2016年8月15日,我隨著陝西省首批組團式教育援藏隊來到了美麗的拉薩。根據學校安排,我負責高三年級兩個班級的英語教學工作,並擔任英語學科組長。回首這三年的援藏工作,我克服高原反應帶來的種種不適,肩負使命努力工作,多次受到寶雞電視台,寶雞人民廣播電台西部之聲,寶雞日報等各新聞媒體的特別報導。
拉薩阿里高級中學屬於異地辦學,學校成立於2014年,占地200畝,學生1500人,27個班級,學生全部來自於牧區,是一所全寄宿制軍事化管理的學校。學生離家基本上都在1700公里左右。
這麼久了,你應該適應了那裡的氣候了吧?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在高原待一段時間,身體就適應了。事實並非如此,缺氧是無法克服的狀態,氣短、失眠始終伴隨左右。只是頭痛、頭暈、嘴唇乾裂、流鼻血的症狀會好一些而已。每一次進藏都會有強烈的高原反應,每一次放假回到故鄉,都會醉氧十天左右。並且在高原待的時間久了,身體的耐受力就會明顯下降。此外,阿里高中高三的娃娃,不會分數和有理數的四則運算,不會解方程和方程組,更不要說解不等式,甚至三角形的內角和多少度也不知道。
整個西藏高考數學,英語平均成績也就40來分。阿里又是西藏教育最差的地區,阿里高中的學生娃愛好音樂和運動,課間操時候,全班同學會圍成一大一小兩個圈,手牽手,身穿藏袍(班服),般的金嗓子,唱起藏族民歌來,味道十足。
在這裡,體罰式教育基本是家常便飯。學生犯錯就要挨揍,就好比感冒了就要輸液一樣,習以為常。不誇張的說,這裡的娃娃幾乎是在父母和老師的巴掌下長大的。剛到阿里高中,上課時我從講台上走下來,走到某個學生座位跟前,隨手示意他起來回答問題,他會以為要打他,總是習慣性地雙手抱頭,做出防禦動作。這裡沒有學生走讀,全都是住校生,當然更沒有家長陪讀。國家對西藏所有農牧民子女上學實行經費「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學費書費和必要的文具。我不知道需要多少年,這裡的教育水平才能趕上岐山。我希望岐山的娃要知道並記住,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有一個叫阿里的地方,一個曾經創造了象雄文明的地方,有一群和你們同齡的孩子,到了高中,依然無法分辨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
孩子們的學習成績讓我大吃一驚,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搞好援藏支教工作,不負黨組織和藏族同胞的期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在思想政治方面:身為岐山的援藏教師,我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為準繩,「以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職業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健康文明的形象言傳身教,關愛學生,愛我積極響應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教體局及學校的各項號召,積極參加政治學習,講政治愛核心。思想上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同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自開學至今,我從未遲到、曠課、早退一次。
二是在教學工作方面:我始終做好送經」和「取經的關係」。既要做好「教育真經」的「送經」者,又要做好西藏「實踐真經」的「取經」者。教學和求學。既要傳授內地的教育觀念、教學模式、教育資源,也要深入學習了解西藏自治區的區情教情。成長和成熟。既要推動西藏教育體制機制的成長成熟,也要實現自身的成長成熟。所以我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到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工作精神從事教育教學。為了適應西藏教學的特殊性,我在教學中不斷摸索,探究適應西藏孩子們的教學方式方法,欣慰的是我很快形成了一套在西藏這種特殊環境下的課堂教學模式,並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很好的效果。我的課堂總是激情徜徉,方法靈動,輕鬆高效。無疑也深受學生的歡迎。一句話我從入藏以來一天都不敢懈怠,因為我知道我們是肩負使命而來,我們是代表陝西第一批組團式援藏教師團隊而來,我是代表我的家鄉全體教育同仁而來。肩負援藏的使命,我怎麼敢懈怠。
三是在教研方面:我一直積極參加教研組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在教研會上,我把岐山的教學改革理念向西藏的同仁推薦,辯證地吸收內地的一些好的,在西藏可行的教學方法,積極做好傳幫帶工作並虛心向藏族同仁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形成了適合西藏教學特點的三段六部四清法的教學模式,同時也和西藏同仁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除了做好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我還積極參與學校和陝西援藏工作隊安排的其它工作:如利用周日休息時間設輔導,義務為高三學生答疑,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習差的學生補課等。另外還參加了數次校園維穩值班、監考,西藏自治區高考閱卷評卷等工作。總之這三年的援藏工作,我盡力了。我也贏得了西藏孩子們,西藏的同仁們的認可,孩子們親的的稱呼我為崔爸爸。在團隊建設上我作為援藏隊比較年長的一位我也做到身體力行,陝西教育組團式援藏隊的衛校長私下裡也過譽我是援藏隊定海神針,領導的誇獎是對我的鞭策,我深知我做的不夠,繼續努力吧。
來到西藏,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國需要我們,我們要努力把西藏的孩子們培養成為民族團結的一面面旗幟,我深信,教育好一名學生就是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雖然貢獻的只是綿薄之力,但是一絲一毫,一點一滴匯聚成就是一股偉大的力量。
我們肩負使命而來,我們一定努力,不辜負岐山各位教育同仁賦予我的神聖的使命!為國貢獻,為岐山教育爭光!
作者簡介
崔敏,生於1977年,中共黨員,故郡馮家村人,畢業於咸陽師範學院歷史教育學專業,現為岐山縣第一初級中學教師。崔敏在2015至2019年期間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其中在海拔4500米最為艱苦的阿里地區工作一年。在援藏期間,崔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藏族同胞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受到了藏族同胞的好評和教育部門的表彰。
來源:愛我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