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頭條號:蘇手手,抄襲必究。關注我,一起關注女性成長和婚姻情感問題~
近日,在一個青年電影展閉幕式上,演員海清面對台下一眾導演和觀眾,即興發表了一番演說。
她有些悲壯的說:「我們是一群非常努力、熱衷表演的女演員,我們在這個行業里一直在堅持……但說一句實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題材各種局限常常讓我們遠離一些優秀的作品,甚至從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
她順帶調侃了其它幾個和她一樣進入中年的女演員。
「姚晨親自擔綱投資、監製,才能抓住《上青雲》的機會;宋佳至今未婚,就是為了保持年輕人設;梁靜早早轉了行,一邊投資一邊問老公是否有好的角色給她……」
最後,她話峰一轉,激動的說道:「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而且和他一樣好用,所以,請給大家給我們更多的機會。」她的這個舉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適。
有網友評論,海清在電影節現場高調賣慘,有點像當眾討飯吃,雖然說的是實話,但太不雅觀了。
01
同樣作為一名中年女人,其實我很理解海清的困惑和焦慮。
我也曾在工作最順手的時候,被經驗、能力都不如我的年輕人擠開,只因老闆覺得她年輕,更有發展前途。
朱德庸說,人生就像迷宮,我們用上半生找尋入口,用下半生找尋出口。
這句話用在中年女人身上,真是非常貼切。
按道理,這個年紀的女人,正是一生中最好的時候。
論經驗,她通過前半生的累積和打拚,已成為某一方面裏手。
論閱歷,她看過繁華領略過風雨,有獨立的思維和思想。
論智慧,她歷經浮沉,在歲月沉澱中,升華了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
此時的她,自信獨立果敢,有思想有能力。
然而,當下的現實,卻並不對這樣的中年女人領情。
在事業的發展上,大部分職業對中年女人敞開的口子越來越小。
普遍存在的女人中年危機,才會導致曾被稱為「國民媳婦」女演員海清,也開始愁沒有戲可演,進入了迷茫期。
然而,這一切真的只是客觀外部的原因造成的嗎?
放眼中國,中年危機,其實在男女中間都存在。
我們在網上看到一些中年男人的訴苦,比這更慘。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任何時候,失敗,不能成為你抱怨的理由,而更應成為你努力的動力。
02
網上有一句話,很流行。
女人30歲以前的容貌可以怪父母,30歲以後的容貌,只能怪自己。
這句話,用在女人的事業上也是一樣的。
女人30歲以前沒有成功,可以怪父母,30歲以後還沒有成功,就只能怪自己。
如果你在中年的時候,還沒有擁有可以隨時跳槽的能力,沒有在業內打下江山和口碑,沒有累積一定的社會資源,整天只知道抱怨世道不公,還在一味的等、靠、要,期望別人來給你一口飯吃,其實是有點兒可悲的。
抱怨只會顯示你的無能,也許它能換來一時的關注和同情,但其實,真的一點用也沒有。
抱怨多了,甚至反而會引人厭惡,起到反作用。
魯迅筆下的人物祥林嫂,就是這樣一個悲劇性的女人。
祥林嫂的兒子被狼銜走了,沉醉於失子之痛中的祥林嫂到處向人訴說她的痛苦。
一開始人們聽了以後,都很同情她的遭遇,情到深處還跟她一起落淚。
然而,到後來祥林嫂說的實在是太頻繁了,以至於最後大家都覺得厭煩,沒有人願意再為她落下一滴淚了。
甚至到了後來,只要一提起祥林嫂,人們還把她的痛苦經歷當做一個笑料,彼此用來打趣。
所以,人在脆弱的時候,沒有必要去高調賣慘。
與其高調賣慘,不如埋下頭默默努力。
世界上有很多雙明亮的眼睛,那些真正有實力、真正努力的人,你的能力,總有一天會有人看得到。
03
女人中年,要像接受自己眼角上的皺紋一樣,學會接受這個社會對中年女人的偏見和現實。
然後,要學會勇於面對現實。
這,才是中年女人面對人生好的態度。
影視演員劉曉慶,曾經是紅遍全國的「小花」,曾在42歲多的年齡飾演15歲的武則天,她的演職青春期算是長的了。
然而,在她50歲那一年,因為偷稅漏稅,被判入獄一年。
等到出獄以後,她已經51歲了。
外面的世界已經變了模樣,想要重新開始的她,發現一切異常艱難。
作為曾經的影視女皇的她,第一時間面對現實,放下姿態,讓自己一切從零開始。
她從每天50塊錢的群演開始,從每一個小小的配角開始,重新開始了中年女人後半生的拼搏。
有實力的人從來不會被人忽視,劉曉慶用她努力和腳踏實地贏得了尊重和認可,事業又慢慢地有了新的起色。
海清是沒有戲演嗎?
應該不至於的。
只要她願意,很多配角、很多不那麼有名的導演的戲,她應該有很多機會。只是,作為一名曾經有名的女演員,讓她不願意那麼容易去跟現實妥協。
沒有人能一直站在頂峰。
與其抱怨自己在走的下坡路,不如好好想想怎麼走好當前腳下的每一步路,用腳踏實地的努力,去贏得新的認可。
前段時間看綜藝節目《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大S與小S的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在演藝圈沉寂已久、沒有拍戲的大S訴說自己演戲的苦惱,說自己進入中年以後,人家找她演的都是媽媽的角色,讓她覺得難以接受。
一旁的小S說:是的啊,這是對的。什麼角色都要演,這才是一個專業演員的態度!
04
亦舒說:人真的要自己爭氣,一做出點成績來,全世界和顏悅色。
對女人尤其是如此。
有些女人在年輕的時候,是沒有什麼危機感的。
工作一般般,能混下去就行;對自己的個人成長也不上心,總覺得自己會一直幸運下去。
不知不覺混到中年,等到中年危機到來的時候,才發現,此時後悔已經晚了。
所以,女人要想中年的時候少些焦慮和迷茫,就要在年輕時的時候多努力,為自己以後的人生提前鋪好路,累積三種資源。
第一種:金錢資源。當女人中年,青春老去,事業發展也慢慢變緩甚至停滯,年輕時努力打拚下的金錢,是一個中年女人最大的底氣。
第二種:能力資源。女人一生都要不斷地學習成長,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的能力能緊跟時代的進步,不被淘汰。
第三種:人脈資源。年輕的時候,要用努力打造自己的名聲,經營好自己的口碑,讓更多人認識你,了解你。還要學會加入自己所在領域的專業圈子,跟更多優秀的人在一起,積累更多的人脈資源。
當你在年輕時累積好了這三種資源,有錢有能力有資源,即使到了中年,你會發現,世上哪有那麼多中年危機,其實只有一種危機,那就是不努力、不進步的危機。
面對現實,腳踏實地的努力,是中年女人最好的選擇。
——END——
作者簡介:
蘇手手。今日頭條號:蘇手手。
當過宣傳,做過小記,寫過小說(差點出版)。在公眾號當編輯,寫過10萬+。後自創公眾號,一個月內文章擊點過萬。現專職帶娃寫文。十年全職媽媽生涯,讓我更關注女性成長和婚姻情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