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7億還虧本,春節檔最大遺珠,《刺殺小說家》你未必看懂了

2021-02-24     無尾電影

原標題:票房7億還虧本,春節檔最大遺珠,《刺殺小說家》你未必看懂了

春節檔戰局差不多塵埃落定。

《你好,李煥英》逆襲成功,登頂春節檔票房冠軍。

《唐探3》屈居第二名。

而榜單第三名的位置由始至終都是同一部電影——

《刺殺小說家》

無論是片名還是內容,都不符合春節檔合家歡的定位。

即便票房已經突破7億,仍然難以收回成本。

路陽為了這部電影,暫時放下了《繡春刀3》的項目,花了五年死磕。

特效能打,是所有觀眾一致認同的觀點。

電影完美呈現出小說中描述的波雲詭譎、荒涼破敗的異世界。

毒液般的黑甲、驚艷的紅甲武士、巨大壓迫感的赤發鬼,讓人身臨其境。

最後半小時的boss戰完美呈現了路陽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冒藍火的加特林、代表月亮消滅你、人間大炮……

老二次元了。

劇情方面,分歧就大了。

有人覺得劇情不知所云,邏輯漏洞太多。

有人覺得許多細節埋得夠深,需要反覆咂摸才有味。

的確,雙雪濤的小說本身篇幅不長,留白還很多。

文學作品留白,可以提升作品的意境。

但電影如果這麼玩,就會讓人覺得劇情有割裂感,敘事太跳躍觀眾容易跟不上。

說實話,第一遍看完,我也覺得這部電影很多情節不能細想。

全是漏洞。

後來我又看了一遍,突然就豁然開朗了。

第一遍看認為是漏洞的地方都能找到解釋。

看似荒唐的劇情實則在瘋狂暗示真相。

細品之下,《刺殺小說家》的後勁還挺大。

說它只有特效,是對這部電影最大的誤解。

開始分析之前還是先簡單聊一下故事。

路空文(郭子健 飾),一個沒有名氣的十八線作家。

在過去的六年時間裡,他一直在寫一本名為《弒神》的小說。

他這一行為引起了科技巨頭,阿拉丁神燈老總李沐(于和偉 飾)的注意。

李沐非常肯定,這本小說里的最大反派赤發鬼,和現實中的自己存在著聯繫。

每一次小說寫到赤發鬼受傷,自己也就會病倒。

按照路空文的進度,還有三天小說就要完結,屆時赤發鬼將會被寫死。

那現實中的自己也要死翹翹。

於是李沐想先發制人,派手下屠靈(楊冪 飾)去找一位叫關寧(雷佳音 飾)的男人。

許諾幫助他尋找被拐的女兒,條件是刺殺路空文。

關寧沒得選擇,只能接受這個任務。

在和路空文接觸的過程中,他驚訝地發現小說里的一個角色和他的女兒同名。

隨著一系列怪事的發生,他越發相信小說能夠改變現實……

只要相信,就能實現。

這是《刺殺小說家》的核心命題。

所以,小說真能改變現實嗎?

有人認為能,有人認為不能。

先說我自己的觀點:我認為不能。

與其說是小說照進現實,倒不如說是路空文把現實的一些事情寫成小說。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請謹慎閱讀。

01 李沐殺路空文的真正原因

李沐想殺路空文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因為小說能夠影響現實,而是他認為路空文把他以前干過的壞事寫進了小說。

小說中的赤發鬼和久天的恩怨,對應著現實中李沐和路空文的父親。

兩人本是好兄弟,共同創業,後來路空文的父親被李沐假借車禍殺害。

李沐獨吞了公司,公司在他的帶領下越做越大。

公司開發的神燈軟體,成了國民級應用。

民眾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它。

李沐藉此收集大數據,時刻監視著所有人的一舉一動。

當他得知路空文在寫小說的時候,他心虛了。

他懷疑路空文在收集他的犯罪證據,所以他想到斬草除根。

於是,他自編自導了一齣戲。

讓所有人相信,小說能夠改變現實。

哪裡看出來他是在演戲?

有一幕在車子上,他不停地在擦鼻血,但是醫生卻跟他說他的身體沒有任何毛病。

電影最後一幕,小說里的赤發鬼被路空文和紅甲武士打敗,然而現實中的李沐並沒有立刻死亡。

這就說明了決定他生死的並不是小說。

李沐是一個相信因果的人。

他做賊心虛,所有的巧合和心理作用更加篤定了他的想法。

他相信他想相信的,他看到他想看到的。

02 為什麼要找關寧

一個科技巨頭的老總,要殺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說家,方法千千萬。

為何非要大費周章去找關寧,還只能必須是關寧?

我的理解是李沐想從這起刺殺任務中全身而退。

他通過大數據知道關寧正在尋找丟失的女兒,恰好小說里的一個角色和關寧女兒同名。

利用這一點,關寧如果真的殺了小說家,就有非常明確的犯罪動機。

無法分清現實和虛構,憶女成狂,精神崩潰對小說家下殺手。

但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小說里的小橘子,原型真的就是關寧他女兒。

路空文曾經說過一句話:「小說里的人和事,都存在。」

佐證了小橘子這個角色不是虛構的。

電影裡頭出現過的流浪小男孩,結尾暗示他把小橘子從麻袋裡救出來並與小橘子在路空文家附近的街區流浪。

有沒有一種可能,路空文在現實中其實就見過他們。

電影里路空文帶著關寧到老城區瞎溜達,他突然問關寧「聽到了嗎?」

關寧不明所以。

然後路空文突然來了靈感,寫下了少年和小橘子的相遇。

猜測一下,路空文當時聽到的可能是「小橘子之歌」。就是關寧教她女兒唱的那一首。

可惜當時關寧沒有心情注意這些細節。

就這樣,和女兒距離最近的一次,被他錯過了。

03 屠靈的身世

關於屠靈,電影給到的信息非常少。

只從李沐的口中得知,她是一個棄嬰。

小說里,赤發鬼對少年說過「當初就該把你們姐弟都殺了。」

根據路空文所說的「小說里的人和事,都存在」的理論。

那現實中,路空文也有一個姐姐。

電影最後,出字幕的環節,赤發鬼手裡抱著一個嬰兒。

我忍不住腦洞一下,這個嬰兒會不會就是少年的姐姐。

直播的時候,彈幕有提到一句「姐姐和老人是一夥的。」

後來我們知道,姐姐反水了,犧牲自己讓少年往西走。

對應現實,只有一個可能性,屠靈是路空文的姐姐。

而且最後屠靈也開始反抗李沐。

李沐收養屠靈為自己所用,一直用雙親拋棄了她的說法來給屠靈洗腦。

讓屠靈效忠自己。

04 李沐公司背後的陰謀

以下完全是基於個人腦洞的大膽猜測,如果你不認同我的觀點,不要懷疑自己,你是對的。

路空文在直播上戴著的面具,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其中藏著一個詞語:

試驗品。

而且拐賣小橘子的於昌海和李沐是一夥的。

那麼是否可以推測李沐的公司涉及人口販賣?

那他需要這些孩子做什麼呢?

肯定不是為了錢,畢竟他最不缺的就是錢。

那麼只有一種可能,拿來做實驗。

電影開頭關寧打開人販子汽車後面的集中箱,我們可以看到小孩一個個被關在一個籠子裡。

像不像做實驗的小白鼠?

還有一個細節提到李沐是醫科大學畢業。

他或許想利用拐賣的小孩來做實驗,把他們培養成像小說里的紅甲武士那樣為他所用。

這麼想,圖書館大戰那場戲似乎就說得通了。

那個人為何注射完藍色液體之後就變得跟美隊一樣能打。

這藍色液體或許就是從小孩身上試驗成功而研發出來的藥物。

如果是真的,那非常細思極恐。

05 電影里其餘的一些小細節

赤發鬼的四隻手,代表著他的貪慾。

不明所以的百姓對他視若神明,整齊劃一地叩頭跪拜。

現實中,李沐開發的技術號稱可以「重塑時間」,他站在台上,用虛擬現實生成的大手撫摸台下的眾人,接受著眾人的狂熱崇拜。

那一刻,他想與神比肩。

啟發路空文寫小說的《蹺蹺板》,現實中是雙雪濤的另一部小說。

李沐之所以知道關寧的夢境內容,是因為關寧每次做夢後都會給妻子發簡訊告訴對方自己的夢,用的神燈app是正是李沐所在的阿拉丁公司開發的。

小說里,白翰坊的書生念的詩來自於曹植的《善哉行》:

來日大難,口燥唇乾。
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意思是前途艱難,就會焦慮不安,現在沒有什麼事,應當高興起來,及時行樂。

這不就是當下鼓吹的「消費主義」嗎?

傳統節日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購物節,主播們用盡所有方法要掏走你口袋裡的錢,還不忘給你洗一波腦:

對自己,要好一點。

END

以上便是我對《刺殺小說家》的一點淺薄的看法。

電影有突破也有妥協,總得來說我是持肯定態度的。

中國電影需要更多商業類型的大片。

《刺客小說家》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勇氣可嘉。

由衷希望片尾提到的「小說家宇宙」可以真正做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f5J1XcBMMueE88vGkT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