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提出這些要求,當媽的要懂得拒絕,否則害了孩子還不知道

2020-02-20     木棉之城

文丨木棉媽媽

海藍博士說:做一個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容易,但做一個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做父母看到孩子受委屈,恨不得受委屈的是自己,看到孩子生病難受,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然而能夠捨得讓孩子吃苦,捨得讓孩子承擔失敗的父母最最難得,也最睿智。

父母愛孩子,如果愛錯了就變成了溺愛,如果孩子有這些要求,當媽的一定要懂得拒絕,否則會慣壞了孩子。

01、談條件威脅父母

你快點寫作業!

那我寫完作業,你得給我買酸奶。

很多孩子都是談著條件長大的,起初父母可能是為了哄孩子聽話,給孩子點獎勵,可是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把這些當成條件。

其實從一開始,父母就不能接受孩子的條件,尤其是孩子的分內事,比如寫作業,就算你不給孩子的獎勵,孩子也要按時完成作業,還有就是做家務,當孩子長大了,也是家庭中的一員,要讓孩子知道做家務是分內事。

有個同事,她兒子從上一年級開始就自己收拾自己的屋子,包括掃地、擦地,收拾書桌和床鋪,這些力所能及的事兒不可以讓孩子談條件。

如果父母已經讓孩子談條件,那麼媽媽要幫孩子糾正,告訴孩子這是孩子應當做的事兒,不可以談條件,第一次可能很難,只要第一次成功了,孩子下次就不再談條件了。

02、貪小便宜

去別人家玩兒,喜歡別人的玩具,一定要拿走,否則就要哭鬧不停。

你如果縱容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別人可能當時不說什麼,過後也會說孩子不懂禮貌,沒有教養。

還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有個孩子跟父母去父母的朋友家做客,朋友給了孩子一塊糖,在回來的路上孩子丟了,大哭不止,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全家出動找糖,結果那塊糖找不到了,孩子還是哭鬧不止,無奈之下,孩子爸爸去朋友家要了一塊糖,朋友很驚訝,不過沒說什麼,給孩子的爸爸拿了一塊糖。

後來男孩兒長大,喜歡上一個女孩兒,表白被拒絕後跳樓自殺了。

故事是個悲劇,當然也不是說所有從小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的孩子,將來都會自尋短見,只不過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卻是承受不住挫折的。

別再以孩子小,孩子性格太倔為藉口了,小時候拿別人家玩具,長大了卻沒有人慣著他了,喜歡的東西要自己爭取,爭取不來也要懂得放手。

03、不肯吃苦

現在的孩子還有什麼苦的?生活條件好了,孩子要什麼都有。

但是你要知道,孩子將來要憑著自己的本事吃飯,現在孩子所享受的一切都是父母奮鬥來的。

你想要取得好成績,你就要努力念書,你想要找到好工作,也要踏實肯干。

有個媽媽送女兒上學的視頻火了,女兒是盲人,從家到學校短短的一段路,女兒要走上好久,而媽媽就在一邊默默跟著,媽媽說:總要讓女兒自己學會自立,我不能照顧她一輩子。

天津也有一位媽媽,兒子是聾啞人,媽媽陪讀,孩子畢業後進入聾啞協會工作,媽媽說:這下我兒子就有生活的本領了,我就算走了也放心了。

人前所有的風光都是人後吃得苦,受的罪,你若不肯讓孩子吃苦,孩子抱怨學習累,你就說,別學了,沒有學歷的人將來也有飯吃。

每當孩子放棄的時候,你都答應了,那麼將來孩子遇到挫折第一時間就是當逃兵。

你不主動吃苦,那麼就要被動吃苦。作為父母,為孩子擋風遮雨很容易,但是你不可能為孩子擋風遮雨一輩子。把孩子養成有品德、有教養的孩子才是有遠見的父母。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dd9aXAB3uTiws8K0i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