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中最美的時光,莫過於此時楓紅銀杏黃的季節。日光溫潤,滿目繽紛,天高和爽,桂花馥郁,風乍起,漸現肅然滄桑。不去古都看一看,怎麼能算過秋天?
清華大學秋景。圖/視覺中國
北京的秋天太短了。夏季剛過,冬季又急促而至,
夾在中間的秋被寒戚戚的雨一打而過。
雖然如此,它仍舊是許多北京人最愛的季節。
秋風習習,日光傾瀉,
藍得清透的天空下搖曳著片片銀杏,
紅牆黃葉,萬分明媚。
再懷揣一袋兒糖炒栗子,這就是最逍遙的時刻了。
秋色籠罩著潭柘古寺。圖/視覺中國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
穩坐西山的潭柘寺已有1700餘年歷史,
經歷過十數王朝更迭,可以說是北京的源頭。
「帝王樹」和「陪王樹」在寺中靜靜佇立,
林立的佛塔,巍峨的殿宇,完好的明清風貌古建築群,
在秋風裡靜靜守候著北京城的安寧。
而穿越在北京的胡同,又是另一番秋天景象。
幽幽的四合院、沿街小販的吆喝聲、
閒庭信步的老人們、餘音悠長的鴿哨兒……
這是北京秋天獨有的風情,是皇城根里濃濃的京味兒。
「何事古今詩句里,不多說著洛陽秋?」 圖/視覺中國
洛陽城一入秋,便漸染上肅然蕭瑟,
些許悵然、些許思念,
或許這才是九朝古都真正的模樣。
洛陽秋雖短暫,但仍值得人們去追趕留戀。
廣被樂道的洛陽八景之一「洛浦秋風」,
即洛水沿岸的秋日景觀。
洛陽市東10餘公里處,
坐落著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馬寺」,
始建於東漢明帝年間,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
民間「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的佳話,
便是白馬寺鐘聲與洛陽城內鐘樓之鐘的共鳴奇景。
洛陽城的古意,也盡在這悠揚馬寺鐘聲里、
寺院紅牆之上、秋葉繽紛的色彩之中了。
不同於印象中西北秋季的天高爽朗,
這時候的西安,卻是秋雨纏綿。
滄桑的厚重感,
也自然而然爬上了這座十三朝古都的眼角眉梢。
想來,這便是盛唐遺風的模樣了吧,
這裡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為「京」的都城,
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秋天的西安,和古寺最配。
距市區30公里處的古觀音禪寺,
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是終南山千年古剎之一。
寺中的古銀杏樹下,落滿的秋葉如同一層薄毯。
風吹過,便捲起一地金黃翩躚。
據傳,這棵樹是當年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種,
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
與大雁塔比鄰而居的大慈恩寺為皇家寺院,
每年及至深秋,寺中不僅灑滿銀杏,
還能賞火紅如朝霞的楓葉。
金陵秋色。圖/視覺中國
南京的秋頗為安靜,來得悄無聲息。
陽光溫柔如斯、空氣清新舒暢。
十一月下旬的晚秋時節,滿城秋景最盛。
秋意正濃,巴掌大的梧桐葉片片飄落,鋪成一地金黃。
看到梧桐樹,便想南京城。
法國梧桐是南京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痴情種子」老蔣為宋美齡種下寶石項鍊狀梧桐樹的故事,本是歷史上沒有的事兒。圖/視覺中國
南京人對法國梧桐極為偏愛。
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奉安大典,
城裡陸續栽種兩萬棵懸鈴木(即法國梧桐)。
從此梧桐成為南京的標誌之一。
梧桐讓南京充滿溫情,
相去不過百年的民國舊景又是別樣滋味。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
200多座兼容古今中西的別墅和高級住宅,
堪稱萬國建築博物館。
這裡的秋色,可謂民國第一景。
要感受南京的秋意,前朝古蹟必不能少。
南京城東北20多公里處的棲霞山,
入秋後,漫山紅葉,層林盡染。
這座歷史名山,如同半部金陵史,
見證著六朝古都的興衰。
始建於春秋時期的蘇州城,
每至秋天更具「蘇式韻味」。
姑蘇寺廟多,最美是西園。
相較於大名鼎鼎的寒山寺,
這裡顯然要低調許多,獨守一片寧靜之地。
西園寺始建於元代,也名「戒幢律寺」,
曾是盛極江南的古剎。
秋天的西園寺,廊院幽幽,曲徑環繞,滿地落英。
秋葉靜美,大抵就是這般景象。
蘇州大學,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校園」之一。這裡的秋色,頗具民國韻味。圖/視覺中國
除此外,還有」江南勝境「天平山的片片紅葉、
拙政園中嫻靜蘊藉的楓樹、
蘇州大學灑滿一地的銀杏、
太湖邊上隨風搖曳的蘆花……
滿目美景流連,耳邊吳儂軟語馨香,
秋天的蘇州可謂「詩情畫意」的典範。
自古文人雅客,最愛是杭州。圖/視覺中國
杭州的秋,最美就是那一樹一樹的桂花。
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每及金秋,滿城桂花如雨,
「未見花色,先聞花香」。
賞桂花,嗜桂如命的杭州人自有心中首選,「滿覺隴」。
自明代起,此處便是杭州桂花最勝之地。
這一帶家家植桂,村民們「春做茶、秋打桂」,
沿街擺滿桂花藕粉和桂花栗子羹的攤鋪,
吃一口桂花味兒的秋天。
五雲山西面山麓的「雲棲竹徑」,
有著杭州最早的桂花群。
這裡曲徑通幽、遠離繁華,只一條路通往竹林深處。
同時伴有桂香飄渺,桂花景致更是別具風情。
秋意正濃的還有龍井山,
入秋後,漫山開遍銀杏紅楓,
茶林清新,清泉叮咚。
來碗桂花龍井,最知江南秋味。
佛門凈地,光影醉人。圖/視覺中國
秋聲、秋色、秋味、秋意,古都的秋,在靜默了千年的時光里蕩漾,牢記著時間和匆匆來往的人的模樣。在你的記憶深處,有古都的秋哪些遺忘不掉的影子呢?
文丨Sa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