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豪門400億搶「媳婦」,圖個啥?散戶對這公司不感冒

2019-09-04     錢耳朵

9月2日晚上,格力「比武招親」迎來終極戰,高瓴和厚朴兩大豪門「下聘禮」

自從4月份格力集團決定轉讓格力電器15%的股份以來,經過5個月,25個武林「高手」競相角逐後,就剩下兩個候選人,終於快到了塵埃落定的時候。

兩家受讓方的背後分別是高瓴資本和厚朴投資,這兩大財團光是締約保證金就各自交了63億。

格力電器轉讓價格除權除息後不低於44.17元/股,所以這至少是一筆400億的大買賣,如果按照9月3日收盤57.8元的價格,這筆買賣已經超過了500億,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下的。


高瓴資本和厚朴投資是何方神聖呢?

高瓴資本是亞洲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2005年3000萬美元押注騰訊一戰成名,當時騰訊的市值還不到20億美元,現在已經接近4000億美元。此外還投資過很多明星公司,如京東、美團、滴滴、愛奇藝等。2019年中報顯示,它還進入了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愛爾眼科等白馬股的前十大股東。

厚朴投資同樣實力不凡,低調但出手闊氣。2009年5月,厚朴資本聯手淡馬錫共耗資約567億港元,接盤美國銀行預減持的135億股建行H股。2009年7月,厚朴投資耗資60億港元入股蒙牛乳業,創下中國食品行業中交易金額最大的一宗。不久前,厚朴投資因參與哈藥集團混改而引發關注。

為何兩大財團都要爭搶格力電器?如今格力的市值已經接近3500億,典型的大盤股,大多喜歡短線或者波段的投資者,對這種大白馬並不太感冒,這麼大的市值想要翻個倍太難了。

況且2019年上半年格力的業績差強人意,中報顯示,營收983億,同比增長6.9%,凈利潤137億,同比增長7.4%,而在2017和2018年,格力電器的凈利潤增幅分別為45%、17%。


另外,格力電器還存在一些問題,如線上渠道乏力,打不過奧克斯和美的;空調收入占比高達96%,一條腿走路。

但是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這背後就是強者恆強的邏輯。高瓴資本的創始人張磊就曾說過,「社會早晚會獎勵不斷瘋狂創造長期價值的企業家。」

最近看到一個投資者的故事,很有感觸。他說09年到14年曾經投資茅台和伊利,但是賠得稀里嘩啦。

三聚氰胺的事一出來,奶製品行業大跌,他被嚇跑了,塑化劑風波還有嚴查腐敗期間,茅台也大跌,他又被嚇跑了。

那個時候茅台還不到200元,他覺得這麼高的股價,是不是要見頂了。最後他總結了下,虧損的原因就是交易次數太多了,心裡想的是價值投資,手上的操作卻是個短線客,整天看著K線,心裡七上八下的。

網上有個投票,你認為10年後格力的股價會漲多少,其中60%的人都認為股價至少翻倍。其實大多投資者並非是不明白道理,大趨勢也看的很明了,但是行動起來就壞事了。


說是說,做是做,就算自己認為格力十年後翻倍,讓他拿十年也是堅決不願意的,或者說根本拿不住。

從2015年牛市崩盤以後,A股的風格越來越轉向業績驅動,尤其是近三年,很多拿著大白馬的都賺翻了,很多死扛中小創的一臉苦逼,典型的如樂視、暴風、華誼,基本絕望了。

如果說A股以前炒作和業績驅動是五五開的,現在基本是二八開的,最近漲的比較好的醫藥、科技、豬肉等,背後也都是業績在撐腰。

所以看好大趨勢,投資本來就是做勝率大的事情,強者恆強要比垃圾股鹹魚翻身勝率大得多。現在依然有不少投資者視白馬而不見,掉頭去抄底樂視、暴風這種一跌看不到頭的股票,真是揪心。

如果你看不懂業績,那就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錢耳朵基金團隊在這上面絕對是一把好手,專業的投資調研,準確掌握大趨勢,帶你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W0v_GwBJleJMoPMhm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