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個藥日入萬元?試藥背後,是年輕人拿生命在賭的明天

2019-11-29     壹創新商學

有什麼東西來錢快,而且還不違法嗎?

試藥應該算是其中一個了。近年來,有關試藥的新聞一直層出不窮,職業試藥人這個名詞也從台前走到了幕後。

任何時候有關藥品研發上市,國家法律都有嚴格的規定。

根據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新藥出世後,在上市之前,率先要在動物身上進行動物實驗,在這之後沒問題了就開始進行人體實驗。

這個時候就需要職業試藥人的出現了,因為不實驗的話,醫藥公司就沒有辦法獲得相關藥物的數據及人體服用效果。

而之所以要試藥人去做如此高風險的事,就是為了通過他們的身體變化了解新藥的是否存在毒副作用以及副作用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在我們常吃的藥品上面經常會有各種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這些都是通過職業試藥人一點一點試出來的。

由於新藥上市一般都伴隨著未知的風險,所以職業試藥人這個職業一般同樣承擔著很多未知的風險,高風險伴隨著高利潤,這個職業背後的高利潤,使得許多大學生以及窮困人士趨之若鶩。

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每年大概有好幾百種藥物上市,在這背後,承載的是50多萬試藥人的付出。

而目前受試者已經開始走向年輕化了,很多在校的大學生或者年輕人只考慮到高收入,對風險一概不顧。

根據北京的一家醫院證實,目前在醫院參加試藥這個項目的人裡面,無業和大學生要占到80%~90%。

為什麼年輕人要趨之若鶩的嘗試試藥這麼一個高風險的方式來賺錢呢?

首先就來源於是試藥人這個行業的一個基本特點:收益高。

試藥圈到底有多賺錢?

數據顯示2019年應屆畢生的月平均工資在5000多左右,而試藥則可以讓你實現一天就賺千元的夢想。

之前據說試藥圈流行著這樣一個公式:錢數=天數*藥物的危險性,換句話來說也就是報酬越高,危險性越高。

有人會在網際網路上公開招募試藥的人,一般來說,住院幾天,能拿到的補貼在幾千元左右,而對於有些風險比較大的項目來說,可能能拿到一天高達一萬的補貼。

一天賺一萬,這樣的高誘惑力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完全無法抵抗。

而這樣的快錢花起來感覺完全沒有知覺,有一些年輕人可能一開始只是為了拿錢應個急。到了後面,享受到了這種賺快錢的感覺,花完了,就會再想要通過試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為了賺到這種快錢,很多人也是各種招數百出。

一般來說試藥人在試藥之間的時間差上面是有一個幾個月的緩衝期,有的人為了拿到更多的錢,除了偽裝自己試藥的時間,甚至還會利用假身份證等方式來掩蓋自己試藥的時間。

在通過體檢的時候,隱瞞自己的病史、在尿里摻水以降低蛋白濃度等招數也是常用的手法。

原因無他,只是因為在床上忍受一段住院的時間,就能獲得別人可能需要工作很久才能得到的勞動付出,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划算的生意。

其次為什麼會有一些年輕人熱衷於試藥這個項目,除了來錢快,還有就是對試藥這個行業的不了解。

試藥幾天,補貼了幾千塊錢,在很多試藥人的眼裡,他們只記住了每次試藥需要花費的時間以及最後得到的金錢。

而對於試什麼藥,後面會有什麼風險他們完全都不在意,只要錢拿到手了,一切都沒什麼可在意的。

正常情況下,我們服用的一些藥物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在身體內就排泄出去。

但是醫生也告誡:並不是所有的藥物最後都能夠完全排出體外,如果受試者試了很多藥物,各種藥物作用下,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因此頻繁的適用藥物實際上對身體是有很大的損傷的,尤其是一些剛上市的新藥,很多時候醫生自己都還不知道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每年因為試藥而造成損傷的人不計其數,而每次在試藥之前需要簽署的知情同意書,儘管裡面包含了試驗項目內容、雙方權責關係、藥物試驗風險等等,很多受試者還是認為「知情同意書根本沒用」,很多年輕人完全不重視。

因此作為臨床藥物試驗利益鏈最末端的受試者,很多試藥的人根本不知道這裡面存在的風險,出事了也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去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

我們不能否認臨床試驗會促進臨床醫學發展和新藥開發,沒有試藥人,更多的病人就會沒藥可用,國內甚至很多醫生都會參與試藥。

但是年輕人也要保持頭腦清醒,了解清楚試藥可能存在的後果,不要為了一己貪慾違規試藥,最後毀了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SSOu24BMH2_cNUgTTnd.html